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槟榔
    来源:辈宠网

驱虫杀虫药。出《药录》。见《司牧安骥集》。又名榔玉。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剥去果皮,晒干,润透切片或打碎。生用, 炒用, 炒焦用。主产海南、福建等地。苦、辛, 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杀虫, 消食, 行气, 利水。主治: ①绦虫、蛔虫、蛲虫, 可单用, 或与鹤虱、使君子、芜荑、雷丸、贯仲、炒干姜等配伍,如驱虫散。②胃肠积滞,痢疾腹痛,与木香、枳壳、陈皮、黄连等配伍,如木香槟榔丸。③寒湿困脾,宿食不化,与山楂、苍术、陈皮、厚朴、甘草配伍,如消食平胃散。牛12~60克,马9~18克;猪、羊6~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脾虚泄泻不宜用。槟榔含生物碱主为槟榔碱(arecoline),其余有槟榔次碱(arecaidine)、去甲基槟榔次碱(guvacine)、去甲基槟榔碱(guvacoline)等。另含脂肪、槟榔红色素(areca red)。槟榔碱为有效驱虫成分,对猪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对牛绦虫仅能使头部及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对蛲虫及蛔虫也有麻痹作用。有兴奋M-胆碱受体作用,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高,肠蠕动增加,唾液、肠液分泌旺盛;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对中枢神经也有拟胆碱作用;可兴奋子宫平滑机,使大鼠妊娠子宫痉挛。对流感病毒PR8有抑制作用。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