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养剂之一。出自《脾胃论》。黄芪90克、甘草(炙)45克、人参(党参可代)50克、白术50克、当归50克、陈皮30克、升麻30克、柴胡30克。为末,开水冲调, 候温灌眼,亦可煎汤灌服。马、牛300~400克; 猪、羊200克。功能升阳益气, 调补脾胃。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方中黄芪补中益气, 升阳固表; 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 补脾益胃; 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升举清阳; 当归补血和营。诸药合用, 升阳益气, 调补脾胃。
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对小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 能改善机体的蛋白质代谢, 防止贫血的发展, 增强体力; 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动物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对细胞内各成分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方常用于脾胃虚弱诸证, 如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泻痢脱肛、子宫脱垂或气虚自汗、倦怠无力、草料减少等。《抱犊集》中的儿肠外翻吃药方, 即本方少白术。本方去当归,加阿胶、焦艾, 名加减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功能补气安胎,升阳举陷。本方去当归、白术, 加木香、苍术, 名调中益气汤(《脾胃论》), 功效大同小异。《脾胃论》中的升阳益胃汤(黄芪、半夏、党参、炙甘草、白芍、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黄连、防风、白术、生姜、大枣)亦能升阳益脾, 甘温补肺, 与本方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