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养耕集》。又名互草、鸡骨常山、恒山、七叶、翻胃本。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 Dichroa febrifu-ga Lour. 的根。除去茎苗及须根,洗净, 晒干。生用或炒用。主产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苦、辛,寒; 有毒。入肝、肺、心经。功能除痰催吐, 杀虫。主治: ①牛寒痢, 与白术、栀子、苦参、苍术、黄芩、黄连、白芍药等配伍,如固肠散(《养耕集》)。②焦虫、锥虫病, 与槟榔配伍。③猪打摆子, 与榔片、青皮、陈皮、厚朴、草果、甘草配伍(《猪经大全》)。④食物中毒, 单用。牛、马30~60克; 猪、羊9~15克。煎汤,灌服。体弱及孕畜忌用。本品含黄常山碱甲、乙、丙(α-、β-、γ-dichroines)、黄常山定、4-喹唑酮 (4-quinazolone)、伞形花内酯等。常山碱甲、乙及丙对麻醉狗均有明显的降压、抑制心脏、扩张血管作用,降压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剂量有关。口服常山碱乙可刺激胃肠道的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末梢, 而反射地引起呕吐。常山碱甲、乙、丙均有抗疟疾作用, 疗效与奎宁相似。常山根水浸膏对鸡疟有显著疗效, 常山叶抗疟效价为根的5倍, 但不能防止复发。常山碱乙还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 但毒性高, 易复发。总碱对小鼠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煎剂对人工发热兔有解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