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东溪素问碎金四十七论
    来源:辈宠网

中国传统兽医学中的一篇重要学术杂论。作者为16世纪名兽医喻仁。东溪是袁希廉的号,曲川是喻仁的号。每论均以东溪提问,曲川作解答的方式写成,共论述了47个问题,故以之作为总标题。谈论的有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中兽医学的学术思想、诊断方法、辨证准则、针灸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填补了中兽医学中的一些空白。重要论点和内容有:①马为役畜,马匹有许多病是由于使役不当和管理的失误引起的。喻氏为了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用“骑骤有法则”和“拴系有法则”来说明使役时和使役后保护马体健康、不生外感内伤的法则,应用这些方法可使“万里乘骑百病无”,“终身强健四蹄轻”。②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是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但在16世纪以前的古兽医文献中缺乏专论的文献,仅散存于应用的有关章节中。喻氏则用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经络中的六阴六阳与脏腑之间的关系,阴阳相互资生,此消彼长,始终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认为公马易患精气不足,母马易患血气不足,治疗应该用泄火药和放血法治公马,对母马则应惜血以养娠和用养血滋阴药治疗。如果马患寒证用暖性药无效,患热证时用凉性药无效,多系寒证兼心血不足,热证兼肾水不足所致。心血不足应加养心生血药;肾水不足时应加降火滋阴药。阴阳和五行还应用到预测疫病的发生和发展领域,称为五运六气学说或运气学说。③诊断是正确认识疾病和取得疗效的首要问题。喻氏在诊断问题上用了许多篇幅来讨论,认为望、闻、问、切四诊各具特点,临证必须四诊合参,“四者备矣,以定阴阳之病,哑(家畜)症则无差误矣。”病畜的口色、脉象是辨证的重要依据,根据口色的演变,亦可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喻氏对54种死症(不治之症)的症候还作了详细的叙述,指出肠套叠、肠扭转在发生坏死时,无药可治;36种起卧症中有8种起卧症的预后不良;72症中有9种症的转归以死亡告终。喻氏还根据马病症候学来区别马的“形病脉不病,脉病形不病”的两类疾病。认为形病脉不病的易治愈,脉病形不病的难医,并且是发生“猝死”的先兆。疝痛和蹄病是马属家畜的常见多发病,区别诊断真性疝痛、假性疝痛和各种跛行是治愈这些病的先决条件。“论马十六般蹄头痛”和“论马起卧观形状分别脏腑”二论是关于这方面的专论。针灸是中兽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喻氏在“论马明堂针灸者何也”一文中补充进一篇针赋,并指明各穴的功能和主治病症。对于针灸的禁忌、穴位的对称性、放血疗法对马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等也作了专论,用以补充《伯乐针经》和《伯乐明堂论》的不足。④东溪素问碎金四十七论所述说的47个问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是体现喻氏学术思想的一份重要文献。所提的问题有些在《司牧安骥集》、《痊骥通玄论》中已提出,喻氏在这里又重新提出,并加以阐释。它从诊断到治疗发展了中兽医学,其中有些理论和技术至今仍在沿用。如关于去势、槽结(马腺疫)等手术治疗操作规程的描述,使人们可据此与现代外科所规定的操作规程相比较,这便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素材。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