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味或若干药物按一定原则配合组成的药方。方指医方, 剂指调剂。由药味组成方剂后, 不仅能使药物互相协调,加强疗效,并能减少或缓和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消除不利作用,还能全面照顾, 更好地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也就是说, 药有个性之特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剂的理论与运用, 是中兽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点。它既包含有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和法则, 又反映出用方遣药的精当思维和严密配伍。
方剂是从属于治法的, 治法则是立方的依据。即所谓“方从法立,以法统方”。例如冷肠泄泻的治疗,根据辨证确立暖肠利水之法, 处方用药就要以暖肠利水这个原则为依据。既可以选用桂心散加减处方, 也可以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化裁, 或选用其他方剂。但无论运用何方,都不能违背暖肠利水的治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治法落实到处方上,以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目的。
方剂中各味药物是按一定原则组织起来的, 即互相配合,又各有不同的功用。习惯上将它们分为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因此, 君臣佐使就成了方剂结构的体现。成方应用于临证时, 需根据病畜的具体情况变更, 这就是方剂的加减化裁。
古今方剂,浩如烟海;方剂的功用又复杂纷繁。为便于应用和研究, 还要将方剂分成若干类见方剂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