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畜体正气和祛除致病邪气的理论和方法。为治疗法则之一。家畜疾病过程,实际上是畜体的正气(抗病能力)与邪气(致病因素)相互斗争的过程。因此,治疗时就有扶正与祛邪两种方法,以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恢复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各种治疗措施,都是根据该治疗法则制订出来的。扶正与祛邪二者须紧密相联。扶正是为了增强畜体的抵抗力,以战胜病邪; 而祛邪又是为了保持正气,也就是消除致病因素,而使畜体脏腑气血恢复正常。故有“扶正即可以祛邪, 祛邪即可以扶正”的说法。
扶正 使用补益正气的方药, 加强护理,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战胜疾病, 恢复健康的方法, 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病证。临证可根据病情,分别运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治疗方法。
祛邪 使用祛除邪气的方药, 或采用针灸、手术等手段, 以祛除病邪, 达到邪去正复的方法, 适用于以邪盛为主的病证。临证可根据病情,分别运用解表、攻下、清解、消导等方法。当病情比较简单、正虚或邪盛比较突出时,可单独使用扶正或祛邪的治疗方法。但在临诊时, 邪正虚实常混杂出现, 病情较复杂, 这时就应根据情况, 分别采取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的扶正与祛邪并用的治疗方法。
扶正兼祛邪 以补益扶正为主, 攻逐病邪为辅的方法。适用于以正虚为主, 兼有留邪的病证, 治宜以补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扶正为主, 清热、解表、消食、泻下等法为辅。
祛邪兼扶正 以攻逐病邪为主, 补益扶正为辅的方法。适用于以邪盛为主, 兼有正虚的病证。
先扶正后祛邪 先用补益之剂以扶正, 后用攻逐之剂以祛邪的方法。适用于邪盛而正气过虚之证。此时若先祛邪则更伤正气,只有先扶正增强病畜体质,再祛邪才较安全有效。
先祛邪后扶正 先用攻逐之剂以祛邪,后用补益之剂以扶正的方法。适用于虽有正气虚弱,但邪气更盛,扶正反而更助长邪气,或使邪气更不易祛除时,可先行祛邪,然后再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