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感染了猫白血病病毒的猫仅次于几种免疫介导性疾病,对猫白血病病毒反应过激或无序均可导致溶血 性贫血。
病因学 造血干细胞初期感染和支持性基质细胞的感染,引起骨髓抑制,导致非再生性贫血。病毒诱发贫 血的一种类型是与红细胞的巨红细胞症和在红细胞成熟时缺乏有丝分裂有关。严重的红细胞再生不良,十分常 见,与骨髓红细胞前体的衰竭和突变停止有关。
病理生理学 与猫白血病病毒有关的贫血主要是正常性贫血和正红细胞性贫血到大红细胞性贫血。多数病例 是非再生性贫血,与红细胞前体细胞的抑制或破坏有关。另外,病毒影响着与贫血发展相一致的骨髓基质微环 境。约有10%的病例是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破坏有关的再生性溶血。
临床症状 患畜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病态,其特征是黏膜苍白、精神抑郁、食欲不振。
鉴别诊断 应与淋巴肉瘤、全身性海藻糖或其他慢性浸润性疾病、其他病毒感染以及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相 鉴别。
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阳性可确诊本病。骨髓穿刺涂片或活组织检查可见细胞构成降 低。感染与增生性白血病无关则有脂肪浸润增加的现象。
治疗 根据肿瘤形成、巴尔通氏体病、猫白血病病毒感染或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其治疗 方法也有不同。
输血、使用抗生素、进行食欲刺激和同化甾类等的支持疗法常常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