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内容物通过体壁的天然孔或异常孔突入到皮下的病证。首见《司牧安骥集》。多因劳役太重,上坡爬岭,跳跃障碍,腹痛打滚,气虚下陷以及外伤等所致。此外,先天性缺损常为发病因素。
阴囊疝 小肠或小结肠通过腹股沟窜入阴囊。证见阴囊一侧或两侧增大,阴囊皮肤紧张,无热无痛,触诊有柔软感。当发生钳闭性疝时,患畜突然出现高度腹痛,起卧滚转,患侧阴囊水肿、紧张。运动时两后肢开张,步样紧张,重则可见脉数,体温增高。
鞘管疝 腹腔脏器落入鞘管内,一般不易发现,当发生钳闭性疝时则见钳闭性综合症状。直肠检查可发现肠管或网膜进入鞘管内环里。
脐疝 多发于幼畜,在脐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半圆形柔软肿胀,无热无痛。
腹壁疝 多发于马、牛。患部柔软肿胀,用手按压时,内容物可被还纳。可复性疝在皮下能直接摸到疝轮。
治疗:①整复法,适于阴囊疝、鞘管疝。患畜取前低后高抑卧姿势,在阴囊部慢慢推送还纳脱出肠管,或经直肠牵引脱出肠管。整复后,用布带扎住阴囊根部。②手术疗法,适于钳闭性疝、脐疝、腹壁疝。对钳闭性疝,在靠近外环的阴囊颈处,切开阴囊,还纳肠管。未经去势者先结扎总鞘膜及精索,然后摘除睾丸,并在精索游离端穿入缝线,缝合在外环上。幼畜脐疝常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