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司牧安骥集》
    来源:辈宠网

中国唐代的一部综合性兽医学著作。简称《安骥集》。原书约成于833年以前。内分医三卷、方一卷,共四卷。作者李石。1135年冯长宁、卢元宾等重新梓刻刊行,称为新刊校正本。金元时期,本书增补成八卷,增添的主要内容是卷五黄帝八十一问并序,此卷为金朝人于1192年所写;卷六为新添马七十二恶汗病源歌,治一十六般蹄头头痛,杂论十八大病;卷八为北宋王愈编纂的《蕃牧纂验方》。本书曾多次校正重梓,元代兵部员外郎张穆仲,明代太常卿杨邃庵、苑马寺卿车霆等都曾校正重刻梓行。明代弘治十七年的刊本为现存的最善本。

本书内容系汇集唐代及其以前的主要疗马学著作编成集刊形式的一本书。内容包含相马外形学、针灸火烙、脏腑学说、中药方剂、马病各论和诊断治疗等五部分。在相良马论、相良马宝金篇中,指出有利于马体运动速度和负载力的各种体态外形,特别指出“相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已认识到良马与品种、血统谱系有密切关系。在旋毛论中指出马的六个优良品种的毛色特征,并痛斥旋毛主吉凶的迷信思想。口齿论根据马的切齿形态以鉴定1~32岁马的方法,本书收载的伯乐针经,是现存最古的兽医针灸学文献,列穴位77个。这些穴位在兽医临证上至今广为应用,成为基础穴位。增补进去的伯乐画烙图和歌诀是治疗顽固性跛行的一种特殊疗法,对马四肢关节部位的鞬鞘炎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五脏学说是中兽医的基础理论,本书共收载五脏论四篇。它们是中兽医学中脏腑经络学说的古典性著作,其中王良先师天地五脏论侧重于马体针灸解剖和经络,因而《马书》将它列在针灸卷卷首。师皇五脏论、胡先生清浊五脏论、碎金五脏论3篇侧重于马体的生理、病理和药治。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兽医学均以此4篇五脏论作为理论依据。

马病诊断和治疗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其中造父八十一难经侧重于疾病的区别诊断;看马五脏变动形相七十二大病罗列了72种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起卧入手论和三十六起卧图歌对粪结症的直肠入手触诊和打碎结粪,对真性疝痛、假性疝痛的区别诊断和治疗有系统的介绍;三十六黄、二十四黄、疮肿病源论是专论疮、黄、疔、毒病症的篇章,内容广泛而系统。卷七和卷八为《安骥集药方》和《蕃牧纂验方》,共录经验效方209个,其中有许多方剂现在还在应用。由于本书是集刊,且增补过,故对疾病的认识、治疗水平等存在着差异。这在参阅本书时应有所了解。

本书经历多次重刻和翻印,错漏字很多。1957年谢成侠据南京图书馆藏五卷残本加以标点,由中华书局重印出版,但对原残本的错字未加校刊。1959年邹介正将现存各版本集中,作校注1 800多条,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