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剂之一。出自《牛经备要医方》。栀子30克、黄连15克、生石膏200克、鲜生地60克、木通20克、滑石60克、车前子60克、白矾30克、青皮30克、皮硝30克、生甘草30克、广木香25克、青木香30克。煎汤去渣, 候温灌服。牛400~600克。功能清热泻火, 利水顺气。主治牛里实热证, 证见身热、角热、目赤、尿赤短、口渴、脉洪数者宜用。方中栀子、黄连、石膏清热泻火以除烦热, 为主药; 鲜生地清热生津, 木通、滑石利小肠导热下行, 为辅药; 车前子、白矾利水止泻, 青皮、芒硝、广木香、青木香等理气疏导,为佐药; 生甘草甘缓和中, 为使药。诸药相合,共起清热泻火、利水调气的作用。
本方通治牛的热证。临证应用时, 可根据所患热证的气血、虚实和脏腑不同, 酌情加减。据《牛经备要医方》原方载: 牛“角热、目赤、皮毛肌肉俱热, 躁扰不眠, 口渴苔黄, 便秘溺赤, 皆属实热在于五脏。宜以大黄芩连汤(大黄、黄芩、赤芍药、车前子、黄连、生石膏、白矾、朴硝、滑石、生甘草、木通、野椒根、陈茶叶、生姜,水煎服)通泄之; 便通者, 宜栀连二石汤主之。”
本方和白虎汤均能清热生津, 但白虎汤以石膏配知母等,主于肺胃。而本方以石膏配黄连等,治重胃肠,且本方为佐理气利水之药,更能适应牛热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