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因、病位、病性、证候等因素, 分别轻重缓急,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治疗法则之一。标和本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用以说明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以疾病的病因和证候来说,病因为本, 证候为标; 从正邪关系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 从病证的发生来说, 内因是本,外因是标; 从病变部位来说, 病在脏腑是本, 病在体表是标; 从新病与旧病的关系来说, 旧病是本, 新病是标。临证时, 应抓住疾病的本质, 即疾病的主要方面进行治疗。例如,马患结症而继发肠臌气时, 结症为本、气胀为标, 如果病势缓慢, 气胀不严重时, 只要破除结症之本, 气胀之标就会迎刃而解。但是, 疾病是错综复杂, 千变万化的,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因此, 标和本常有主次轻重的不同, 治疗时就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别。
缓则治其本 凡病情缓而不急的,皆需从本论治。这个法则与“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一致, 对治疗慢性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急则治其标 在疾病过程中, 如果标症危急, 不及时治疗, 可危及患畜的生命或不利于治疗时, 就应首先治标。例如, 患结症继发肠臌气的病畜, 如气胀严重, 病势急剧, 已危及患畜生命并影响治疗时, 应先穿刺放气, 缓其标症后, 再考虑破除结粪以治本。
标本同治 在疾病过程中, 如出现标和本并重的情况, 应采用标症和本病同治的方法。例如, 因脾胃虚弱而致胃肠食滞, 可采用健脾益胃及消食导滞的消补并用的治疗方法。但标本同治并非不分主次地治标与治本并重,而是应根据临证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因此, 也叫做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