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8.3 药理学概述
    来源:辈宠网

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如运用得体,能够对患犬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使之恢复健康或控制病情的发展,此即药物的治疗作用; 如运用不当,不会产生治疗作用,反而会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药物的两重性。因此,在没有查明病因的情况下,能不用药就不用,避免临床上乱用药,防止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当爱犬患病时,只有在药理学基础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早日康复。因此,对于一般犬主来说,掌握一定的药理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书附录中列出了一些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希望能给爱犬的朋友提供借鉴性帮助。

1.药物作用机理

药物作用机理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本质,即药物是怎样选择地作用于组织细胞而产生药效的。

药物作用于机体发挥药效的途径有: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性质产生药效作用;参与细胞的物质代谢,促进或抑制某些酶的活性;非特异性地与细胞某些成分相结合,从而产生作用。

尽管药物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但疾病最终康复还是取决于机体自身。因此,如何提高犬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犬的体质、提高犬的抗病能力是临床上预防犬病发生的主要原则。

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来自于药物和机体两大方面。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①药物的剂量: 一般而言,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药物作用的强弱。剂量小,起不到作用; 剂量大,药物的治疗作用就会变成毒性作用。

②合并用药: 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称合并用药。在合并用药中,各药的作用相似,用药后药效增加,称协同作用;各药的作用相反,用药后引起药效减弱或抵消,称拮抗作用。

③重复用药: 应用药物治疗疾病时,不可能用一次药物就能使机体痊愈,通常需反复用药一段时间,以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发挥连续性作用。

④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作用的快慢不同,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药理作用。如硫酸镁,口服具有泻下作用,注射具有镇静作用,而外用具有消炎、去肿和止痛作用。

⑤配伍禁忌: 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临床用药时,通常将几种药物配合到一起制成复方制剂。由于各药的相互作用能呈现有利的一面,也能产生不利的一面,如沉淀、结晶、变色、产气等反应,使药物失效或产生毒性。配伍禁忌就是研究药物在配合应用时所产生的不利变化、变化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2) 机体方面因素

①动物种类: 动物的品种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

②年龄与性别: 一般而言,幼龄犬、老龄犬和母犬的药物敏感性较高。

③机体的机能状态: 当机体处于异常状态时,则药物的作用明显,而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有些药物作用不明显或无效。如解热镇痛药,不能降低正常犬的体温,却能明显地降低发热犬的体温。

④个体差异: 虽然动物的种类相同,体质状况相似,但对药物的感受性却不一致。同样的药量,有的动物可能中毒。

⑤体重:在临床用药时,给药的剂量一般主要依据动物的体重。体重较大的,用药量可适当地增加。

3.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副作用

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作用。一般比较轻微,容易恢复。如麻黄碱治疗哮喘病时,会兴奋神经中枢而出现失眠。

(2) 毒性作用

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毒性作用的性质因药物的种类不同各有差异,但严重程度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当超过极量时即可发生毒性反应。如长期应用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3) 过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是指少数经过致敏的人或动物再次接触同种药物时所发生的特殊免疫反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如微量青霉素就可引起人过敏性休克,但犬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