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羔羊的管理
    来源:辈宠网

(一)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初生羔羊,特别是瘦弱母羊所生羔羊体质较弱,生活力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尚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弱,保持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羔羊周围的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干燥,空气应新鲜又无贼风。羊舍内最好铺一些干净的垫草,室温保持在5~10℃,不要有较大的变化。刚出生的羔羊,如果体质较弱,应安排在较温暖的羊舍或热炕上,但温度不能超过体温,等到羔羊能够吃奶、精神好转时,可逐渐降低室温直到羊舍的常温。喂羔羊奶人员喂奶之前应洗净双手。平时不要接触病羊,要尽量减少或避免致病因素,出现病羔应及时隔离,由单人分管。病羔、健康羔都由同一人管理时,应先哺喂健康羔,换上衣服再哺喂病羔。喂完病羔应马上清洗、消毒手臂,脱下的衣服单独放置,并用开水冲洗进行消毒。羔羊的胃肠功能还不健全,消化功能尚待完善,最容易“病从口入”,因此羔羊所食的奶类、豆浆、粥类及水源、草料等都应注意卫生。例如,奶类在喂前应加热到62~64℃保持30分钟,或80~85℃瞬间,可以杀死大部分病菌。粥类、米汤等在喂前必须煮沸,羔羊的奶瓶应保持清洁卫生,健康羔与病羔的奶瓶应分开用,喂完奶后随即清洗。

(二)加强运动

运动能增加食欲,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和减少疾病,从而为提高羔羊肉用性能奠定基础。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应将其赶到运动场附近的牧地上放牧,加强运动。

(三)搞好圈舍消毒

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羔羊出生7~10天后,羔羊痢疾增多,主要原因是圈舍肮脏,潮湿拥挤,污染严重。这一时期要深入检查,包括食欲、精神状态及粪便,做到有病及时治疗。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要严格消毒,隔离病羔,及时处理死羔及其污染物,控制传染源。

(四)断奶

发育正常的羔羊2~3月龄即可断奶。羔羊断奶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即将母、仔分开,不再合群。断奶后母羊移走,羔羊继续留在原羊舍饲养,尽量让羔羊保持原来的环境。断奶后,根据羔羊的性别、强弱、体格大小等因素,加强饲养,力求不因断奶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羔羊断奶后的适应期为5~7天,应饲喂优质新鲜的牧草和豆科干草,并逐渐增加精料,适应期结束精料增加到40%以上。断奶后开始每天饲喂5~6次,经过3~7天后每天饲喂3~4次,以后可改为自由采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