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病理学诊断
    来源:辈宠网

病理剖检是羊病现场诊断比较重要的一种诊断方法。羊发生了传染病、寄生虫病或中毒性疾病时,器官和组织常呈现出特征性病理变化,通过剖检,就可迅速做出诊断。如羊患肠毒血症时,除肠道黏膜出血或溃疡外,肾脏常软化如泥。山羊患传染性胸膜肺炎时,肺实质发生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羊患细颈囊尾蚴病时,网膜、肠系膜和胃肠浆膜等腹腔浆膜上可见到借助粗细不一的蒂悬挂着的成熟的囊尾蚴囊泡。在实践中,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剖检病羊尸体,必要时可剖杀典型病羊。除肉眼观察外,必要时采集病料,进一步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一)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

剖检前应事先准备好消毒药、乳胶手套及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镊子等有关器械。如需采集病料,还要准备灭菌的容器;剖检时,最好多剖检几只病死羊,以便寻找出共同的病理变化;剖检时应做好记录, 内容一般包括羊的品种、性别、日龄、死亡日期、剖检日期、外观检查内容和病理剖检内容等。剖检时间越早越好,不要超过12小时,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尸体易腐败。剖检工作最好在白天进行, 以便于观察病变;剖检地点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牧场、水源、道路的地方, 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剖检时应保持清洁、注意消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和衣物的污染,并做好个人防护;剖检后将尸体和污染物做深埋处理(禁止流入市场)。在尸体上撒上生石灰或洒上10%石灰乳、4%氢氧化钠液、5%~20%漂白粉溶液等。污染的表层土壤铲除后投入坑内,埋好后对埋尸地面要再次进行消毒。

(二)剖检方法和检查

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检查尸体内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尸体剖检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其方法和程序如下。

1.外部检查 主要包括羊的一般情况(品种、性别、年龄、毛色、特征、营养状况、皮肤等)、死后变化、天然孔(口、眼、鼻、耳、肛门和外生殖器)与可视黏膜。

2.剥皮与皮下检查 第一是剥皮方法。尸体仰卧固定,由下颌间隙经过颈、胸、腹下(绕开阴茎或乳房、阴户)至肛门做一纵切口,再由四肢系部经其内侧至上述切线分别做四条横切口,然后剥离全部皮肤。第二是皮下检查。应注意检查皮下脂肪、血管、血液、肌肉、外生殖器、乳房、唾液腺、舌、咽、扁桃体、食管、喉、气管、甲状腺、淋巴结等的变化。

3.腹腔的剖开与检查 第一,腹腔剖开与腹腔脏器采出。剥皮后,让尸体左侧卧位,从右侧肷窝部沿肋骨弓至剑状软骨切开腹壁,再从髋结节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将此三角形的腹壁向腹侧翻转,即可暴露腹腔。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在横膈膜之后切断食道,用左手插入食道断端握住食道,向后牵拉,右手持刀将胃、肝脏、脾脏背部的韧带和后腔静脉、肠系膜根部切断,腹腔脏器即可取出。第二,胃的检查。在沿皱胃小弯瓣皱胃孔→瓣胃大弯→网瓣胃孔→网胃大弯→皱胃腹囊→瘤胃腹囊→食管→右纵沟切开的同时,注意内容物的性质、数量、质地、颜色、气味、组成及黏膜的变化。特别应注意皱胃的黏膜炎症和寄生虫,瓣胃的阻塞状况,网胃内的异物、刺伤或穿孔,瘤胃的内容物。第三,肠道检查。检查肠系膜后,沿肠系膜附着缘对侧剪开肠管,重点检查内容物和肠系膜,注意内容物的质地、颜色、气味和黏膜的各种炎症变化。第四,肝脏、胰脏、脾脏、肾脏与肾上腺的检查。主要检查这些器官的颜色、大小、质地、形状、表面和切面等有无异常的变化。

4.骨盆腔器官的检查 除输尿管、膀胱、尿道外,重点是公羊的精索、输精管、腹股沟、精囊腺、前列腺及外生殖器官,母羊的卵巢、输卵管、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与阴道。注意观察上述器官的位置和表面、内部的异常变化。

5.胸腔的剖开与检查 第一,胸腔的剖开。可切割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除去胸骨;也可在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切断肋骨,再在肋骨上端锯断所有肋骨,并切断横膈,就可整片掀除一侧胸壁或用扭脱肋骨小头的办法,一根根地除去肋骨。第二,胸腔器官的检查。割断前腔静脉、后腔静脉、主动脉、纵隔和气管等同心脏、肺脏的联系后,将心脏、肺脏一同取出。心脏检查,应注意观察心包液的数量、颜色,心脏的大小、形状、软硬度,心室和心房充盈度,心内、外膜的变化。

6.脑的取出与检查 先沿两眼的后缘用锯横行锯断,再沿两角外缘与第一锯相接锯开,并于两角的中间纵锯一正中线,然后两手握住左右角,用力向外分开,使颅顶骨分成左右两半,即可露出脑。应注意检查脑膜、脑脊液、脑回和脑沟的变化。

7.关节检查 尽量将关节弯曲,在弯曲的背面横切关节囊。注意囊壁的变化,确定关节液的数量、性质及关节面的状态。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