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羔羊生产计划
羔羊生产计划主要是指配种分娩计划和羊群周转计划。分娩时间的安排既要考虑气候条件,又要考虑牧草生长情况,最常见的是产冬羔(即在11~12月分娩)和产春羔(即在3~4月分娩)。产冬羔的优点是母羊体质好,受胎率和产羔率高,流产和疾病减少;羔羊可以避免春季气候多变的影响,断奶后能够充分食用青草,到枯草期时已达到肥育标准,可当年屠宰。产春羔的优点是,由于气温转暖,母羊可以在羊圈中分娩,在剪毛时已分娩完毕,随后进入夏季草场,对喂养羔羊有利。但春季气候变化剧烈,特别是北方时常有风雨和降雪,易使体弱羔羊死亡。当年羔羊如屠宰利用时需要进行强度肥育,方可达到育肥标准。母羊的分娩一般应在40~50天内结束,故配种也应集中在40~50天内完成。分娩集中有利于安排育肥计划。在编制羊群配种分娩计划和羊群周转计划时需要掌握以下材料:计划年初羊群各组羊的实有只数;去年交配今年分娩的母羊数;计划年生产任务的各项主要措施;本场确定的母羊受胎率、产羔率和繁殖成活率等。
(二)产品产量计划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产量计划,是依据羊群周转计划而制订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反过来计算,即以销定产,以产量计划倒推羊群周转计划。根据羊场不同产品产量计划可以细分为种羊供种计划、肉羊出栏计划、羊毛(绒)产量计划等。
(三)羊群周转计划
羊群周转计划是制订饲料计划、劳动用工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生产资料及设备利用计划的依据。羊群周转计划必须根据产量计划的需要来制订。羊群周转计划的制订应依据不同的饲养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羊舍的设施设备条件、生产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技术水平,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编制。首先要确定羊场年初、年终的羊群结构及各月各类羊的饲养只数,并计算出“全年平均饲养只数”和“全年饲养只数”。同时还要确定羊(种)群淘汰、补充的数量,并根据生产指标确定各月淘汰率和数量。具体推算程序为:根据全年羊产品产量分月计划,倒推出相应的羊饲养计划,并以此推算出羔羊生产与饲养计划、繁殖公母羊饲养计划,从而完成周转计划的编制(表11-2)。
表11-2 羊群周转计划表(单位:只)
续表
(四)配种分娩计划
配种分娩计划是肉羊生产计划的重要环节。该计划的制订主要是依据羊群周转计划、种母羊的繁殖规律、饲养管理条件、配种方式、饲养的品种、技术水平等进行倒推。第一,确定年内各月生产羔羊数量计划;第二,确定年内各月经产及初产母羊分娩数量计划;第三,确定年内各月经产和初配母羊的配种数量计划,从而完成配种分娩计划的制订(表11-3)。
表11-3 年度羊群配种分娩计划表
(五)草料供应计划
草料是养羊生产的物质保证。生产中既要保证及时充足的供应,又要避免积压。因此,必须做好计划。草料供应计划是依据羊场生产周转计划及饲养消耗定额来制订的。饲草饲料费用占生产总成本的60%~70%,所以在制订饲料计划时既要注意饲料价格,同时又要保证饲料质量。不同饲养方式、品种和日龄的羊所需的草料量是不同的。各场可根据当地草料资源的不同条件和不同羊群的营养需要,制订出各羊群科学合理的草料日粮配方,并根据不同羊群的饲养数量和每只每天平均消耗草料量,推算出整个羊场每天、每周、每月及全年各种草料的需要量,并依市场价格情况和羊场资金实际,做好所需原料的订购、储备和生产供应。对于放牧和半放牧方式饲养的羊群,还要根据放牧草地的载畜量,科学合理地安排饲草、饲料生产(表11-4)。
表11-4 年度饲料计划
(六)疫病防治计划
羊场疫病防治计划是指一个年度内对羊群疫病防治所做的预先安排。羊场的疫病防治是保证其生产效益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生产计划的基本保证。羊场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一套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和制度。其内容包括羊群的定期检查、羊舍消毒、各种疫苗的定期注射、病羊的资料与隔离等。对各项防疫制度要严格执行,定期检查。
(七)资金使用计划
有了生产销售计划、草料供应计划等计划后,资金使用计划也就必不可少了。资金使用计划是经营管理计划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做好计划并顺利实施,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资金使用计划的制订应依据有关生产等计划,本着节省开支,并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精打细算,合理安排,科学使用。既不能让资金长时间闲置,造成资金资源浪费,还要保证生产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在制订资金使用计划中,对羊场自有资金要统筹考虑,尽量盘活资金,不要造成自有资金沉淀。对企业发展所需贷款,经可行性研究,认为有效益、项目可行,就要大胆贷款,破除企业不管发展快慢,只要没有贷款就是好企业的传统思想,要敢于并善于科学合理地运用银行贷款,加快规模羊场的发展。一个企业只要其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贷款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