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药物是指驱除或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抗寄生虫药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杀虫药。
(一)抗寄生虫病药物的使用要求
1.准确选择药物 理想的抗寄生虫药应具备安全、高效、价廉、适口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根据药品的供应情况、经济条件及发病情况等,选用比较理想的药物来防治寄生虫病。首选对成虫、幼虫、虫卵有抑杀作用且对动物机体毒性小及不良反应轻微的药物。由于动物寄生虫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可考虑选择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使用。而且在用药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寄生虫的寄生方式、流行病学、季节动态、感染强度和范围等信息,还要充分考虑宿主的功能状态,对药物的反应等。只有正确认识药物、寄生虫和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熟悉药物的理化性状,采用合理的剂型、剂量和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2.选择适宜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由于抗虫药的毒性较大,为提高驱虫效果,减轻毒性和便于使用,应根据动物的年龄、身体状况确定适宜的给药剂量,兼顾既能有效驱杀虫体,又不引起宿主动物中毒这两方面。如消化道寄生虫可选用内服剂型,消化道外寄生虫可选择注射剂,体表寄生虫可选外用剂型。
3.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驱虫前做好药物、投药器械(注射器、喷雾器等)及栏舍的清理等准备工作;在对大批畜禽进行驱虫治疗或使用数种药物混合感染之前,应先少数畜禽预试,注意观察反应和药效,确保安全有效后再全面使用。此外,无论是大批投药,还是预试驱虫,均应了解驱虫药物特性,备好相应解毒药品。在使用驱虫药前后,应加强对畜禽的护理观察,一旦发现体弱、患病的畜禽,应立即隔离、暂停驱虫;投药后发现有异常或中毒的畜禽应及时抢救;要加强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以防病源扩散;搞好畜禽圈舍清洁、消毒工作,对用具、饲槽、饮水器等设施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4.适时投药 寄生虫病重在预防,要根据当地寄生虫的流行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和药物进行驱虫。羊场一般在春、秋两季选用广谱驱虫药集中两次驱虫,新引进的羊观察1~2周后集中驱虫。羊在育肥前可以选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驱除线虫、绦虫、吸虫1~2次,提高育肥效果。
羊场每年春、秋两季全群驱虫,对于饲养环境较差的养殖场(户),每年在5~6月增加驱虫一次;羔羊在断奶前后必须进行保护性驱虫,防止断奶后产生的营养应激,诱导寄生虫的侵害;种公羊每年必须保持4次驱虫,以保证健康状况;母羊要在进入围产前进行驱虫,以保证母羊和羔羊免受寄生虫的侵害;育成羊在配种前应当驱虫,以提高受胎率;新进羊进场后必须驱虫并隔离15天后合群。转场或转舍前必须进行驱虫,减少对新舍(场)的污染。
5.避免抗寄生虫药物产生耐药性 反复或长期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物,容易使寄生虫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目前,世界各地均有耐药寄生虫株出现,这种耐药株不但使原有的药物抗寄生虫药的合理使用治疗无效,而且还可产生交叉耐药性,降低驱(杀)虫效果。因此,应经常更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以减少或避免耐药株的产生。
6.保证人体健康 为了避免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的残留,应严格根据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认真监控抗寄生虫药物的残留;遵守《中国兽药典——兽药使用指南》(2010年版)关于抗寄生虫药物休药期的规定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二)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使用
1.抗蠕虫药
伊维菌素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几乎不溶于水。
【适应证】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用量小等优点。对家畜蛔虫、蛲虫、旋毛虫、钩虫、肾虫、心脏丝虫、肺线虫等均有良好驱虫效果;对牛皮蝇、疥螨、痒螨、蝇蚴等外寄生虫也有良好效果。
【制剂、用法与用量】注射液,1%、1.5%(长效)、3.15%(长效);浇泼剂,0.5%;口服液,0.2%、0.8%;片剂,5毫克/片。可皮下注射、内服、灌服、混饲或沿背部浇注。羊按0.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皮下注射。必要时可以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
【配伍与禁忌】与阿苯达唑、芬苯达唑等苯并咪唑类配伍,可拓宽抗寄生虫范围,驱除禽体内外寄生虫。禁与乙胺嗪联用。
【注意事项】注射液仅供皮下注射,不宜作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安全范围较大,很少出现不良反应。超剂量引起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泌乳动物禁用。
阿维菌素
【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味。
【适应证】同伊维菌素。
【制剂、用法与用量】注射液,5毫升(0.05克)/支、25毫升(0.25克)/支;片剂,2毫克/片、5毫克/片;浇淋剂。可皮下注射、内服、灌服、混饲或沿背部浇注。羊按0.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
【注意事项】同伊维菌素。
左咪唑(左旋咪唑)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应密封保存。
【适应证】广谱、高效、低毒驱线虫药,临床广泛用于驱除各种畜禽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多种线虫成虫和幼虫及肾虫、心丝虫、脑脊髓丝虫、眼虫等,具有良好效果,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25毫克/片、50毫克/片;盐酸左咪唑注射液,每支0.1克/2毫升、0.25克/5毫升、0.5克/10毫升。内服、混饲、饮水、皮下或肌内注射、皮肤涂擦、点眼给药均可,依药物剂型和治疗目的不同选择用法。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的驱虫效果相同。内服,7.5~8.0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7.5~8.0毫克/千克体重。
【配伍与禁忌】与环丙沙星合用,可提高后者体内抗菌活性。小剂量口服本品,可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抗真菌药物与本品联用,可增强疗效。本品与含乙醇的药物合用,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少,主要有恶心、呕吐及腹痛等,但症状轻微而短暂,多不需处理。偶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停药后可恢复。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解毒。羊宰前7天应停药。
甲苯唑(甲苯咪唑)
【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酸和乙酸中。
【适应证】广谱驱蠕虫药,对各种消化道线虫、旋毛虫和绦虫均有良好的驱除效果,较大剂量对肝片形吸虫亦有效。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50毫克/片)和复方片剂(每片含甲苯唑100毫克,左咪唑25毫克),10~20毫克/千克体重,驱羊肝片形吸虫按50~10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内服。
【配伍与禁忌】与左旋咪唑配伍,可驱除肠道线虫;可增加胰岛素分泌,联用有协同作用;脂肪、油性物质可提高本品的吸收率而使本品毒性增强;与辛硫磷联用可增强毒性。
【注意事项】个别病例服药后因蛔虫游走而造成吐虫,同时服用噻嘧啶或改用复方甲苯咪唑可避免。具胚胎毒性,孕畜禁用。休药期为14天。
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抗蠕敏)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冰醋酸中。
【适应证】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对多种动物的各种线虫和绦虫均有良好效果,对绦虫卵和吸虫亦有较好效果,对棘头虫亦有效。
【制剂、用法与用量】粉剂或片剂,25毫克/片、50毫克/片、100毫克/片,内服或混饲,羊8~10毫克/千克体重(驱线虫、绦虫)或10~20毫克/千克体重(驱吸虫)。治疗羊脑脊髓丝虫病,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天1次,连用2~3天;或10~2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隔3天再用1次。
【配伍与禁忌】吡喹酮与本品联用,可增加本品在血浆中的浓度。高脂饲料可提高本品的吸收率。与左咪唑配伍,用于驱除寄生蠕虫。
【注意事项】该药对姜片形吸虫和细颈囊尾蚴无效。有胚胎毒和致畸作用,孕畜禁用。
芬苯哒唑(苯硫苯咪唑)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溶解。
【适应证】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对各种动物的各种胃肠道线虫、网尾线虫、冠尾线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具有很高的驱除效果,并具有杀灭虫卵作用。驱除莫尼茨绦虫、片形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和前后盘吸虫等亦有较好效果。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100毫克/片,内服,5毫克/千克体重,羔羊5~1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3天。
【配伍与禁忌】配伍参见阿苯达唑。与辛硫磷联用可增强毒性。
【注意事项】常规剂量下,芬苯达唑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由于死亡的寄生虫释放抗原,可继发产生变态反应(特别是在高剂量时)。长期连续使用,能使蠕虫产生耐药性。
敌百虫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潮解性、挥发性与腐蚀性,水溶液呈酸性反应。粗制品呈糊状,供外用。
【适应证】具有接触毒、胃毒和吸入毒作用。广谱驱虫杀虫药,不仅广泛用于驱除家畜消化道线虫,对姜片吸虫、血吸虫等亦有一定效果。外用为杀虫药,可用于杀灭蝇蛆、螨、蜱、虱、蚤等。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0.3克/片、0.5克/片,驱虫常配成2%~3%水溶液灌服,剂量为0.04~0.08克/千克体重。治疗羊鼻蝇蛆病,按绵羊0.1克/千克体重,颈部皮下注射。外用,1%~2%水溶液,局部涂擦或喷洒,可防治蜱、螨、虱等。杀灭蚊、蝇、蠓等外寄生虫,可用0.1%~0.5%溶液喷洒环境。
【配伍与禁忌】忌与碱性药物、禁与胆碱酯酶抑制药配伍应用,否则毒性大为增强。若发生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毒。
【注意事项】用本药大规模驱虫前先做安全试验。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失效,应现用现配。
哈罗松(海罗松、哈洛克酮)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
【适应证】为毒性很小的有机磷驱虫药。驱除胃内、小肠内和肝内线虫均有良好效果,对大肠内线虫作用较弱,对钩虫和毛首线虫效果不稳定。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内服,羊35~50毫克/千克体重。
【配伍与禁忌】【注意事项】参考敌百虫。宰前7天应停药。
2.驱绦虫药
吡喹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微溶于水。应密封保存。
【适应证】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对各种动物的大多数绦虫成虫和未成熟虫体均具有良好的驱杀效果;对各种血吸虫病、矛形双腔吸虫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制剂、用法与用量】粉剂或片剂,每片0.5克,内服,驱绦虫,10~20毫克/千克体重,治疗细颈囊尾蚴病按75毫克/千克体重,连用3天,治疗血吸虫病,6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
【配伍与禁忌】本品与阿苯达唑合用时,可降低吡喹酮的血药浓度。
【注意事项】肝功能严重损害者应减量。个别有过敏反应。毒性很小。在治疗囊虫病时,应注意因囊体破裂所引起的中毒反应。休药期为28天。
氯硝柳胺(灭绦灵)
【性状】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
【适应证】广谱高效驱虫药,对多种动物的多种绦虫均有良好的驱除效果。对吸虫亦有效,但对犬细粒棘球绦虫和多头绦虫作用较差。
【制剂、用法与用量】氯硝柳胺片,0.5克/片,内服或混饲,亦可配成混悬剂使用,内服,75~100毫克/千克体重。
【注意事项】动物在给药前要禁食一夜。
硫双二氯酚(别丁)
【性状】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性粉末,略有酚味。难溶于水。
【适应证】对畜禽的多种绦虫和吸虫(包括胆道吸虫)均有很好的驱除效果,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驱虫药。
【制剂、用法与用量】粉剂或片剂,每片0.25克,内服,80~100毫克/千克体重。
【配伍与禁忌】与哌嗪联用有协同作用。禁止与乙醇或增加溶解度的溶媒、稀碱液联用。吐酒石、吐根碱、六氯乙烷、四氯化碳、盐酸依米丁可使毒性增强。
【注意事项】治疗量可致部分动物暂时性腹泻,但多在2日内自愈。
3.驱吸虫药
硝氯酚(拜耳9015)
【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碱液、丙酮和冰醋酸中。
【适应证】高效、低毒驱肝片吸虫药,对肝片吸虫成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但对未成熟虫体效果较差。对前后盘吸虫移行期幼虫有较好效果。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0.1克/片,内服,4~5毫克/千克体重;注射液,每支0.1克/10毫升,肌内注射,0.75~1.0毫克/千克体重。
【配伍与禁忌】忌用钙制剂。
【注意事项】超量用药引起中毒,可用安钠咖、毒毛旋花子苷K、维生素C等治疗。
三氯苯唑(肝蛭净)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
【适应证】新型高效抗片形吸虫药物,对各种日龄的肝片形吸虫均有明显杀灭效果,对大片形吸虫、前后盘吸虫亦有良效。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0.1克/片,内服,10毫克/千克体重。
【配伍与禁忌】与伊维菌素配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与左旋咪唑配伍,防治蠕虫病。与甲噻嘧啶联用安全有效。
【注意事项】羊宰前28天应停药。
硝硫氰胺
【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难溶于水,而脂溶性很高。
【适应证】新型抗血吸虫病药,对日本血吸虫等多种血吸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姜片吸虫亦有良好驱除效果;对丝虫、钩虫、蛔虫也有一定的驱除作用。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25毫克/片,内服,60毫克/千克体重。
【注意事项】肝功能不全者和妊娠、哺乳母畜禁用。
4.抗原虫药
三氮脒(贝尼尔)
【性状】黄色或橙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苦。易溶于水,遇光、热变成橙红色。
【适应证】对家畜的梨形虫和锥虫均有治疗作用,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制剂、用法与用量】注射用三氮脒,1克/支, 3~5毫克/千克体重,配成5%水溶液分点深部肌内注射,根据病情,间隔1天,连用2~3次。
【注意事项】肌内注射局部有刺激性,引起肿胀或疙瘩。如反应严重,可肌内注射阿托品。
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
【性状】淡黄绿色或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应遮光密闭保存。
【适应证】对羊梨形虫有效。
【制剂、用法与用量】注射液,皮下注射,2毫克/千克体重,必要时,间隔1~2天再用药1次。
【注意事项】本品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间的范围很小。为减轻或防止副作用,可同时或在用药前注射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