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它们的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故又称皮质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按其生理作用,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调节体内水和盐代谢的激素,即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称为盐皮质激素;另一类是与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有关的激素,常称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超生理剂量时有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及抗休克等药理作用,因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氢化可的松
【性状】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初无味。
【适应证】治疗严重的中毒性感染或其他危险性病症。局部应用有较好疗效,故常用于乳腺炎、眼科炎症、皮肤过敏性炎症、关节炎。作用时间不足12小时。
【制剂、用法与用量】注射液,10毫克/2毫升、25毫克/5毫升;醋酸氢化可的松片,每片20毫克。静脉注射,一次量,0.02~0.08克。
【配伍与禁忌】禁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水杨酸钠合用;与噻嗪类药和两性霉素B合用应注意补钾。
【注意事项】急性危重病例应选用注射剂做静脉注射,一般慢性病例可以口服或用混悬液肌内注射或局部关节腔内注射等。对于后者应用,应注意防止引起感染和机械的损伤;泌乳动物、幼年生长期的动物应用皮质激素,应适当补给钙制剂、维生素D及高蛋白饲料,以减轻或消除因骨质疏松、蛋白质异化等副作用引起的疾病;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骨折治疗期、妊娠期(因可引起早产或畸胎)、结核菌素或鼻疽菌素诊断和疫苗接种期可以使用。
地塞米松
【性状】磷酸钠盐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
【适应证】其药理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强25倍,抗炎作用强30倍,而副作用较弱。给药后,作用在数分钟内出现,维持48~72小时。可增加钙从粪中排出,故可引起负钙平衡。应用同其他糖皮质激素。
【制剂、用法与用量】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支1毫升1毫克、2毫克、4毫克、5毫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4~12毫克。
【配伍与禁忌】【注意事项】参见氢化可的松。
泼尼松(强的松)
【性状】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不溶于水。
【适应证】进入体内后代谢转化为氢化泼尼松而起作用。
【制剂、用法与用量】醋酸泼尼松片,5毫克/片,内服,一日量,首次量20~40毫克,维持量5~10毫克;1%醋酸泼尼松软膏和酸泼尼松眼膏,每支2克10毫克、10克50毫克,皮肤涂擦或点眼,适量。
【配伍与禁忌】【注意事项】参见氢化可的松。
泼尼松龙
【性状】人工合成品。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或氯仿。
【适应证】作用与泼尼松基本相似,特点是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乳管内注入和关节腔内注入等。给药后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内服功效不如泼尼松确切。
【制剂、用法与用量】醋酸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每支5毫升125毫克;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每支2毫升10毫克;片剂,每片5毫克。静脉注射或滴注、肌内注射,一次量,10~20毫克。严重病例可酌情增加剂量。
【配伍与禁忌】【注意事项】参见氢化可的松。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能抑制体内环加氧酶,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变成前列腺素(PG),减少PG的生物合成,因而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类药物能选择性地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而对正常体温无明显影响;对轻、中度钝痛,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及局部炎症所致的疼痛有效,常用于慢性疼痛(对创伤性剧痛与平滑肌绞痛无效),通常不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可以抑制PG的生物合成,控制炎症的继续发展,减轻局部炎症的症状。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难溶于水,易溶于醇。
【适应证】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小动物的解热镇痛药。用较大剂量时,还有促尿酸排泄作用,可用于痛风症和治疗感冒、神经痛和风湿病。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每片0.5克)或复方阿司匹林片(含阿司匹林0.2268克),内服,一次量,1~3克。
【配伍与禁忌】可与碳酸氢钠同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与氯丙嗪合用增效。与庆大霉素合用可以降低对神经的损害。不能与糖皮质激素、速尿及噻嗪类利尿药、消炎痛、红霉素、保泰松、异烟肼、肾上腺素配伍。
【注意事项】可抑制抗体产生及抗原抗体反应,使用疫苗、畜禽检疫时禁止使用;对消化道有刺激性,较大量可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乃至消化道出血;长期使用易引发胃肠道溃疡、出血、肾炎等。有出血倾向时忌用。
氨基比林
【性状】白色晶状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反应。
【适应证】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广泛用于发热性疾病、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和风湿病等。其消炎、抗风湿作用不亚于水杨酸钠,可用于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每片0.3克、0.5克,内服,一次量,2~5克;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每支10毫升、20毫升)和安痛定注射液(每支2毫升、5毫升和10毫升),肌内或皮下注射,一次量,50~200毫克。
【配伍与禁忌】与巴比妥配成复方制剂能增强其镇痛效果,与青霉素联用有协同作用。禁与大青叶注射液联用。
【注意事项】长期连续用药,可引起颗粒白细胞减少症。
吲哚美辛(消炎痛)
【性状】白色晶粉,几乎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
【适应证】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消炎作用强于氢化可的松;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近或略高,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动物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腱鞘炎和肌肉损伤。
【制剂、用法与用量】消炎痛片,每片25毫克,内服,一次量,2毫克/千克体重。
【配伍与禁忌】与抗生素合用,治疗乳腺炎、支气管炎、肺炎效果好。可与氨基糖苷类、锌盐、抗组胺药、碱式碳酸铋、复方氨基酸、生石膏、硫酸镁等配伍。与皮质激素合用呈现相加作用,疗效增强。禁与阿司匹林、丙磺舒、氟喹诺酮类、速尿、氨茶碱、碳酸氢钠、扑热息痛及含有乙醇的药物配伍。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下痢,甚至消化道溃疡;有时可造成肝功能损害。
安乃近
【性状】白色(注射用)或略带微黄色(口服用)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
【适应证】解热、镇痛,用于肌肉痛、风湿痛、发热性疾病及疝痛;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较强镇痛作用和一定的消炎、抗风湿作用,作用迅速。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0.25克/片、0.5克/片,内服,2~5克/次;注射液,1.5克/5毫升、3克/10毫升、6克/20毫升,肌内注射,1~2克/次。
【配伍与禁忌】可与清开灵、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钠、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配伍;禁与氯丙嗪、巴比妥类及保泰松、维生素B1等配伍。
【注意事项】长期应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本品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加重出血倾向。不宜在穴位和关节部位注射,否则易引起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障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性状】白色有闪光的鳞片状结晶或白色晶粉,无臭,味微苦。不溶于水,难溶于热水。
【适应证】扑热息痛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次之,无消炎、抗风湿作用,作用出现快,且缓和、持久,副作用小。常用作中、小动物的解热镇痛药。
【制剂、用法与用量】片剂和注射液,内服,一次量,1~4克;肌内注射,一次量,0.5~2克。
【注意事项】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可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引起组织缺氧。禁用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