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弯曲菌病
    来源:辈宠网

羊弯曲菌病(弧菌病)是由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引起的妊娠母羊流产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暂时性不育,发情期延长,胎儿死亡或早产。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菌对人和动物均有易感性,可引起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牛散发性流产和人的发热。成年母绵羊最易感,未成年羊稍有抵抗力,公羊也可感染,山羊很少发病。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在传染过程中,常具有在一个地区流行1~2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后,暂时停止,1~2年后又重新发病的规律。母羊感染、流产后可迅速康复而不带菌。病羊和带菌羊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污染的食物、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不发生交叉传染。

2.临床症状 怀孕母羊多于预产期前4~6周发生流产,有时流产也可从妊娠早期开始。分娩出死羔或弱羔,胎儿通常都是新鲜而没有变化的,有时候也可能发生分解,流产率在20%~25%,严重者达70%。多数母羊流产无先兆性症状,有的羊流产前后精神沉郁,阴户肿胀,并流出带血的分泌物。大多数病羊可迅速恢复,以后继续繁殖时不再发生流产。但有的病羊因死亡的胎儿在子宫内滞留,或继发子宫内膜炎和腹膜炎而死亡,病死率约为5%。

3.病理变化 流产的胎儿皮下水肿,呈败血症变化,胎儿皮肤呈暗红色,浆膜上有小出血点,浆膜腔含有大量血样液体,肝脏有很多灰色坏死灶,此病灶容易破裂,使血液流入腹腔。母羊常见有子宫炎、腹膜炎和子宫积脓。

4.实验室检查 可采集胎膜、胎儿等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和荧光抗体技术进行诊断。

(二)防治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严防引入病羊,产羔季节提高警惕,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和消毒制度。发现病羊迅速隔离,对排出的胎儿、胎衣和污物等进行深埋或焚烧,彻底消毒被污染的场所,防止本病扩大传染。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受本病传染的羊群不应再作为育种繁殖群。

2.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

【处方1】 庆大霉素注射液 0.5万单位/千克体重(或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注射用水5~10毫升),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严重时可全群注射。

【处方2】 氨苄青霉素50~100毫克/千克体重(或氧氟沙星注射液2.5~5毫克/千克体重),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5天。

甲硝唑注射液1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缩宫素注射液5~10单位,发生流产后皮下或肌内注射。

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蒸馏水20毫升,发生流产后子宫灌注,每天1次,连用3天。

【处方3】 5%氟苯尼考注射液5~2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3~5次。

【处方4】 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0.05~0.1毫升/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3~5次。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