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绵羊妊娠毒血症
    来源:辈宠网

绵羊妊娠毒血症又名双羔病,是怀孕后期母羊由于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高血脂、酮血、酮尿、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黏膜黄染、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至昏迷死亡。本病主要见于冬、春季节,怀羔过多、体质瘦弱或怀孕早期过肥的母羊,以及杂交母羊和第二胎次及以后。本病的死亡率可达70%~100%,山羊也可发生。

(一)病因

1.内因 主要见于母羊怀孕后期,特别是怀羔过多(如怀双羔、三羔,甚至三羔以上),胎儿过大,体质瘦弱或怀孕早期过肥的母羊。主要发生于妊娠最后一个月,多在分娩前10~20天,胎儿需要大量营养物质, 母羊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而发病。

2.饲养管理不当 如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冬草储备不足,草料单一、质地不良,缺乏谷物类精料、优质干草、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或喂给精料过多,特别是在缺乏粗饲料的情况下而喂给含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的精料,以及天气恶劣,气温过低, 大群圈养,缺乏运动。

3.继发因素 孕羊患病使食欲下降、营养消耗过多或肝脏功能降低,如前胃弛缓、瘤胃积食、消化道寄生虫病、肝炎。

(二)诊断要点

1.病史 主要见于冬、春季节,怀孕后期,或怀羔过多(进行腹部触诊或B超检查确定)、体质瘦弱或怀孕早期过肥的母羊,有营养缺乏的病史。

2.临床症状 发病早期,怀孕后期的母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差,不喜走动,离群呆立,瞳孔散大,视力减退,角膜反射消失,出现意识紊乱。病羊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黏膜黄染,体温正常或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浅而快,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粪便小而硬,被覆黏液,甚至带血,小便频繁;之后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以头抵物,转圈运动,不断磨牙,视力降低或消失,肌纤维震颤或痉挛,头向后仰或弯向侧方,卧地不起,常在1~3日内死亡,死前昏迷,全身痉挛,四肢泳动。

3.病理变化 黏膜黄染,肝脏肿大变脆,色泽微黄,肝细胞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有些区域呈颗粒变性及坏死,肾脏亦有类似病变,肾上腺肿大,皮质变脆,呈土黄色。

4.实验室诊断 出现低血糖(血糖可由正常的3.33~4.99毫摩/升,下降到1.4毫摩/升),高血酮(血清酮体由正常的5.85毫摩/升,升高到547毫摩/升或以上,β-羟丁酸由正常的0.06毫摩/升,升高到8.5毫摩/升),尿酮呈强阳性反应,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多,血液总蛋白减少,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减少。后期血清非蛋白氮升高,有时可发展为高血糖。

(三)防治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母羊必需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母羊怀孕的最后1~2个月,特别是多羔妊娠的母羊,应饲喂优质干草(如豆科干草),加喂精料。精料喂量根据体况而定,从产前2个月开始,每天喂给100~150克,以后逐渐增加,到临分娩前达到500~1 000克/天,肥羊应该减少喂料量。有条件的羊场可以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加强羊舍建设,保障良好的环境条件。

(2)防止母羊妊娠早期过肥。刚配种以后,饲养条件不必太好,在怀孕的前2~3个月内,不要让其体重增加太多,2~3个月以后,可逐渐增加营养。每天应进行放牧或运动2小时左右,至少应强迫行走250米左右。

(3)药物预防。对多羔妊娠的易感母羊,从分娩前10~20天开始饲喂丙二醇,用量为每天20~30毫升。

2.治疗 治疗原则为补糖抗酮保肝,纠正酸中毒,对症治疗,必要时引产。

【处方1】 10%葡萄糖注射液100~5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0.5~1.5克,10%安钠咖注射液5~20毫升,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50~15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5天。

胰岛素注射液10~50单位,静脉补糖后皮下或肌内注射。

【处方2】 丙二醇20~30毫升(或丙酸钠15~25克,或丙酸钙15~25克,或甘油20~30毫升),维D2磷酸氢钙片30~60片,干酵母片30~60克,健胃散30~60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连用3~5天。

【处方3】 5%碳酸氢钠注射液 50~1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次。

【处方4】 必要时进行人工引产(用开膣器打开阴道,在子宫颈口或阴道前部放置纱布块,也可用地塞米松注射液10毫克,或氯前列烯醇0.2毫克,肌内注射)或实施剖腹产手术,娩出胎儿,可减轻症状。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