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检查
①病历。向畜主了解完整的病历,检查畜主认为异常的部位,按异常出现的顺序进行。骨、肌肉或腱受到创伤性损害往往是出现麻痹的原因。犬常发生内骨瘤 (嗜酸性细胞性泛骨炎),确定跛行在运动后是得到改善还是更加严重。
②临床检查。检查运步是否异常,跛行与疼痛是否相关,行走时是直行还是斜行。正常犬体重的60%放在前肢,头颈伸展时则重心前移。后肢重度疾病时(如严重的股关节形成不全时),则体重的90%移向前肢。前肢后移表明后肢疼痛或存在障碍。骨骼的异常常与负重及步态的特征性变化有关。膝盖骨内侧脱臼时则大腿骨向侧方旋转,胫骨向内侧方旋转,这时足尖向内,呈弓状弯曲,强行伸展膝关节时,则疼痛剧烈。前肢断裂性骨软骨炎时,前肢前伸时出现明显的疼痛,故步幅缩短。肘关节的创伤性脱臼时,桡尺骨侧方变位。腕部肌肉的张力和痉挛是前腕部和脚部外翻的原因,该关节不能屈曲和伸展。
膝关节韧带受损时,应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仔细的检查。前十字韧带的断裂导致胫骨上方变位。胫骨严重外翻旋转是内侧半月韧带的损害或内侧侧副韧带的断裂。后十字韧带断裂通常引起膝关节广泛性的损害,出现过度的胫骨后方牵拉变位及外方回转。过度的胫骨外旋转、胫骨内旋转及膝关节的外转表明外侧十字韧带的断裂。
股关节脱臼则有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常见的是股骨头前侧方脱臼,这时脚向外侧方旋转。
视诊主要检查肢的肿胀、变形、异物、烫伤,触诊则可感觉到肢的疼痛、发热、捻发音、异常柔软的部位等。肥大性骨膜性关节炎症通常为无痛性的骨增大,而肥大性骨异常营养症则为伴有疼痛的骨增大。在触诊长骨外膜时,嗜酸性白细胞性泛骨炎及骨髓炎时,则也往往产生疼痛。
2.关节的检查
通过视诊与触诊检查关节的可动范围,了解关节有无肿大与异常。肿大的关节有无热痛,软硬程度。关节软组织有无创伤、透创所形成的瘘。化脓性关节炎时往往伴有高热、关节上皮充血、关节的肿胀与热痛。当存在骨样组织增生时,则关节内出现咯吱声,关节触诊则出现捻发音。
了解关节的可移动范围。当出现运动受限时,常见的原因是疼痛、肌肉痉挛、关节周围炎症与肥厚、关节液增量、骨或软骨的过度生长或骨关节强直症等。变性性骨关节炎时,出现疼痛、关节变形、进行性跛行、起始时明显,运动后减轻。关节内的骨样增生及捻发音通常发生于股、膝、肘关节及脊柱。关节可动范围增大见于股关节及肘关节的转位、膝盖骨的习惯性脱臼或前十字韧带及其他韧带的断裂。
3.肌肉及运动的变化
肌肉的疾病也出现运动的变化。肌炎、重度的肌肉病,以患病肌肉的肿胀及运动困难为特征。肌肉内的急性感染与血管的坏死变化可导致肌肉的纤维化与萎缩。嗜酸性白细胞性肌炎多严重侵害咬肌,导致进行性咀嚼困难。肌肉萎缩多由于患肢废用性(如骨折等) 或肢的神经支配丧失 (如桡神经麻痹) 所致,或由于血管损伤、肌肉坏死和萎缩所引起的原发性肌肉病。
4.神经学缺陷及运动的变化
神经学缺陷可引起各种各样的步态变化。小脑性步样表现为宽步幅,不稳定及左右摇摆。知觉性运动失调则失去固有的感觉,出现步态不稳,肢的交叉。后肢运动失调见于犬瘟热性脑炎、椎间盘脱出或椎骨骨折所致的脊椎压迫、脊髓空洞、脊髓肿瘤或血管与骨的变化。末梢神经的病变可能妨碍各肢的协调性。脑神经丛受伤害时,则前肢前行受阻。当桡神经麻痹时,臂三头肌无力而肢端背位着地。股神经麻痹时肢缩短,趾背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