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浆膜腔及组织间隙均有少量的液体。正常情况下是蛋白含量很低的血液滤液。体腔内存在大量的液体则称为积液。这些液体有的是漏出液(由于物理化学障碍而引起的非炎性液体贮留),有的是渗出液(伴有炎症反应的液体贮留)。这类液体需要吸出进行化验。
1.物理化学性状检查
测定采集液体的数量,了解颜色及透明度。呈现粉红色或红色时,则说明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发黄表明含有过量的胆红素、蛋白含量高或含有变性的红细胞。乳白色为乳糜。浑浊则含有乳糜颗粒,加入乙醚充分振荡则应变成透明。如果是炎症性的高蛋白质液体,则加入乙醚并不透明,而应用10%的氢氧化钠 (钾)1小时后则应变得澄清。浓厚的奶油状的液体则表明含有大量的白细胞。
应注意液体是否凝固。凝固与否与存在的纤维蛋白含量有关。渗出液往外迅速凝固,漏出液通常不凝固。注意观察渗出液中含有凝固块,有时也不存在。
测定液体的密度。一般说来密度与液体中含有的蛋白量成正比。漏出液的密度多为1.017以下,而渗出液的密度多为1.017以上。
嗅一嗅液体的气味。多数情况下没有任何气味,但当其中含有肠管内的细菌时,则有腐败臭味,且颜色呈米汤样,检查淀粉酶一过性升高。如果膀胱破裂时,则存在尿臭味,且有稀薄的血液。
2.化学检查
血清粘蛋白:本检查可以区别渗出液与漏出液。渗出液血清粘蛋白阳性,漏出液则为阴性。血清粘蛋白可应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总蛋白: 渗出液蛋白含量高(3克/100毫升以上),漏出液则要明显低于该值。
尿素氮: 尿素氮的测定对于检查是否存在膀胱破裂及了解腹膜透析的效果有意义。
3.显微镜检查
总细胞数: 通常漏出液的细胞数量少,100~500个/毫米3。而渗出液细胞含量高,超过50000个/毫米3。如果穿刺时伤及血管,则含有大量的红细胞。
鉴别涂片标本: 含有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则为化脓性渗出液,应努力发现病原菌。淋巴细胞则为慢性渗出性反应或对于病毒感染的应答。如果存在大量幼稚且形状怪异的淋巴细胞则意味着存在肿瘤。过敏或寄生虫感染的渗出液则可见到嗜酸性白细胞。怀疑肿瘤时,应进行病理学检查以作出确定的诊断(采用帕帕尼科拉氏染色法)。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性状鉴别见表13。
表13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性状鉴别
检查项目 | 漏出液 | 渗出液 |
外观 密度 凝固 细胞种类 细菌 蛋白 | 透明,浆液性或淡黄色 小于1.017 阴性 含有少量内皮细胞和红细胞 通常阴性 3克/100毫升以下 | 浑浊,不透明 大于1.017 可能阳性 大量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或淋巴细胞) 可能阳性 3克/100毫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