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 流鼻汁
    来源:辈宠网

1.鼻炎

【主症】

鼻汁、喷嚏、眼屎、鼻出血、面部变形。

【诊断要点】

①急性鼻炎。鼻粘膜充血、肿胀,打喷嚏,蹭鼻子,单侧或双侧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脓性、血样鼻汁。下颌淋巴结肿大。伴发结膜炎时,羞明流泪,有眼屎、鼻塞。

②慢性鼻炎。表现为长期流粘脓性鼻汁,鼻汁中混有血丝、散发腐败臭味,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治疗】

①抗菌消炎。选用氨苄青霉素,25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每天2~3次; 丁胺卡那霉素,滴鼻,每次每侧鼻孔3~5滴,每6小时1次; 康宁克通A 20~40毫克/次,鼻内注射。真菌感染时应用复方碘甘油喷雾,连用10天; 氯霉素,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连用20天。

②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取手术切开鼻腔,除去感染病灶。

③对于过敏性鼻炎,可口服扑尔敏4~8毫克,每天2次;去甲肾上腺素,0.15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每天2次;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 和泼尼松龙 (0.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2.副鼻窦炎

【主症】

脓性鼻汁、喷嚏、食欲不振、口臭、流涎、轻度发热。

【诊断要点】

食欲不振、口臭、流涎,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肿胀。从鼻腔流出大量粘脓性鼻汁,尤低头时鼻汁更多。炎症蔓延至结膜时,可发生化脓性结膜炎,有脓性眼屎。

【治疗】

①抗菌消炎。氨苄青霉素,30~4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土霉素,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藿胆丸3~6克/次,口服,每天2次。

②药物治疗无效时,则应进行圆锯术打开窦腔,进行直接冲洗。

圆锯术术式:用846合剂以0.15毫升/千克体重的剂量全身麻醉,俯卧保定,头向前拉。于外眼角连线为圆锯前缘线,以距鼻正中线0.5厘米为侧缘,以此为参照备皮,皮肤呈 “U”形切开,分离皮下脂至骨膜,用快刀尖部一次全层“十”字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充分剥离骨膜,定点圆锯并钻开骨板,清净骨屑,用1%的碘消毒剂冲洗窦腔,并彻底排脓排液,然后行开放疗法,每天冲洗2~3次,待化脓消退后,将骨膜作对角缝合,关闭皮瓣。同时全身应用氨苄青霉素,30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每天2次。

3.支气管肺炎

【主症】

发热、咳嗽(湿性、痛性深咳)、流粘脓性鼻汁、支气管音粗粝、肺泡啰音、呼吸促迫或困难。

【诊断要点】

①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达40℃以上),呈弛张热,心搏速,发绀。

②湿性、痛性深咳,重症犬出现呼吸困难或急促,流粘脓性鼻汁。

③听诊肺有湿啰音、捻发音及粗粝的支气管呼吸音。继发胸膜炎时,有胸壁压痛和胸膜摩擦音。叩诊肺尖叶或心叶下部为浊音。

④X光检查。肺部有大小不等、界限模糊的斑状阴影。

【治疗】

①制止渗出。用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注射;维生素C1000~2000毫克、10%水杨酸钠10~20毫升、混糖盐水中静脉点滴。出现低血氧症时尽快输氧。

②抗菌消炎。氨苄青霉素,30~5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点滴,每天1~2次; 复方新诺明0.5~2片/次,每天2次,首次加倍; 氧氟沙星100~200毫克/次,每天2次,静脉点滴。

③镇咳、祛痰、解痉。可应用磷酸可待因,1~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氯化铵,0.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痰咳净,每次0.1~0.6克,含服; 扑尔敏、苯海拉明也可在必要时应用。

④慢性支气管肺炎时,内服碘化钠或碘化钾,2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2次。

⑤中药治疗。可应用止咳散、桑菊饮、二附汤、清金化痰汤等。

4.支气管炎

【主症】

阵发性咳嗽、急性期干咳、流鼻汁、支气管音粗粝。

【诊断要点】

①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剧烈的短而干性的咳嗽,随渗出物增加而变为湿咳。人工诱咳阳性。两侧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乃至脓性鼻汁。听诊支气管音粗粝。当由支气管炎病毒引起时,则体温升高,呕吐、食欲不振,呼吸促迫,有粘脓性鼻汁。

②慢性支气管炎时呈顽固性湿咳,有的呈持续性干咳。当支气管粘膜增生而管腔狭窄时,则发生呼吸困难。

③X光检查。肺纹理增强,急性者则沿支气管有斑状阴影。

【治疗】

①抗菌消炎。应用氨苄青霉素,4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点滴,每天1~2次; 丁胺卡那,1万单位/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每天2次。急性病例可肌注地塞米松,0.3~0.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

②镇咳、祛痰、解痉。应用磷酸可待因,1~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氯化铵,0.2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口服;苯海拉明、强力解毒敏或扑尔敏等都可降低气管的敏感性。

③吸氧疗法及抗生素喷雾疗法。可通过氧气袋给发绀、呼吸困难的犬吸氧,可将丁胺卡那等抗生素以喷雾法令患犬吸入。

④慢性支气管炎时,可内服碘化钾或碘化钠,2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2次。

5.隐球菌病

【主症】

痉挛、肉芽肿、运动障碍、脓肿、虹膜炎。

【诊断要点】

①经呼吸道吸入孢子而引起的肺炎和副鼻窦炎,病灶由局限的小脓肿发展为多发性肉芽肿或弥漫性肺炎。

②全身感染时,则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表现为痉挛、运动失调、跛行,甚至意思障碍。

③取脓汁、骨髓液、尿、粪、痰、鼻汁等分泌物涂于载玻片上,加1滴墨汁盖上盖玻片。镜检可见圆形、厚壁的菌体,外圈有一透光厚膜,孢子出芽,孢子内有一较大的反光颗粒。

④霉菌培养。取上述待检样品接种于萨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7℃培养1周,对乳脂状菌落进行分离鉴定。

⑤活检。取病灶材料进行粘蛋白卡红染色,检查具有荚膜的酵母样菌。

【治疗】

①5-氧胞嘧啶,50~6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次;两性霉素B,10~2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或局部注射; 氟胞嘧啶50~1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3次或与两性霉素B合用。

②体表病灶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法。

6.呼肠孤病毒感染

【主症】

咳嗽、浆液性鼻汁、发热、多呈隐性感染。

【诊断要点】

①成犬感染多为隐性。幼犬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浆液性鼻汁。

②病毒分离鉴定。本病毒可在猴肾原代细胞、KB细胞、Hela细胞等细胞中生长繁殖,并形成胞浆内包涵体。

【治疗】

应用双黄连、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7.副流感病毒感染

【主症】

咳嗽、流鼻汁、发热、突然发病、群发。

【诊断要点】

①本病以发热、流鼻汁(病初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汁,继发细菌感染后为脓性鼻汁),突然发病及群发为主要症状,部分犬咳嗽、扁桃体红肿。

②剖检。肺有少量出血点,组织学变化为呼吸道及局部淋巴结炎性变化,鼻粘膜、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支气管周围腺体存在病毒颗粒。

③病毒分离。接种猴肾细胞培养进行蚀斑检查,接种普通培养细胞,于接种后3~4天出现胞浆内包涵体和合胞体。用豚鼠红细胞作红细胞吸附与吸附抑制试验。

【治疗】

①抗病毒。病毒唑50~100毫克/次,口服,每天2次,连用5天; 双黄连,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

②控制继发细菌感染。用氯霉素10~3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氨苄青霉素,30~4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

③舒张气管。氨茶碱,1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缓解炎症反应可应用地塞米松,0.5~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④维生素C2000~4000毫克/次,肌肉或静脉注射。应用高免血清5~15毫升/天或免疫球蛋白2~6毫升/天。

【预防】

目前的七联疫苗中已包含该种疾病,可用于预防本病。另外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本病诱因 (应激),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来加以预防。

8.传染性支气管炎

【主症】

干性咳嗽、呕吐、食欲不振、呼吸促迫、粘脓性鼻汁。

【诊断要点】

①单独感染表现为轻度干咳,咳后有的并发呕吐。人工诱咳阳性。当呼吸道分泌物堵塞部分呼吸道时,可听到粗粝的肺泡音及干性啰音。

②混合细菌感染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流脓性鼻汁,痛咳之后持续干咳与呕吐。

③X光检查。肺纹理增强。

④鉴别诊断。犬瘟热犬结膜触片及白细胞涂片可检出包涵体,犬瘟热ELISA检验血、尿、粪为阳性。寄生虫或过敏性支气管炎时,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加。

【治疗】

①抗血清治疗。

②通过支气管、气管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罗红霉素、严迪、利君沙等对支原体有效的抗生素,效果更好。

③止咳扩气管。蛇胆川贝液口服,氨茶碱口服或静脉注射,应用苯海拉明、扑尔敏、强力解毒敏等抗过敏药物。

【预防】

接种疫苗。加强管理,经常消毒(3%~5%福尔马林喷雾、紫外线消毒)。

9.犬瘟热 (详见210页)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