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
【主症】
局部疼痛、肿胀、出血、肢变形、跛行、骨摩擦音、肢缩短、异常活动。
【诊断要点】
①由于骨的连续性被破坏,导致肢的正常形状发生变化。
②异常活动。正常连续的骨发生类似关节的可动性,呈现异常活动。
③骨摩擦音。骨断端相互接触而发生摩擦,发出摩擦音,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
④听诊。用听诊器在骨折的一端听诊,于另一端用叩诊锤叩击,听诊传导音的变化,并与对侧对比。骨折时,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
⑤疼痛。骨折时刺激骨膜,疼痛剧烈,特别是在运动、负重时更为明显。如果不全骨折,可通过压迫法,寻找骨折线。
⑥出血与肿胀。骨折时周围的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加之局部炎性水肿而表现为肿胀。
⑦功能障碍。四肢骨折时出现明显的跛行,甚至三脚跳; 脊髓损伤时则后躯瘫痪; 颌骨骨折时则咀嚼障碍; 肋骨骨折时则呼吸减弱。
⑧X光检查。可以了解骨折的形状、移位情况、骨折后的愈合情况等。
【治疗】
①镇静、止血、暂时固定。令患犬安静或投给镇静药物,投给止血药物 (止血敏、安络血) 和暂时性的包扎、固定。如为粉碎性骨折,出血量大,则应采取紧急止血带止血。
②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a.非开放式复位与固定。首先用846合剂以0.12毫升/千克体重的剂量全身麻醉,使患犬疼痛消失、肌肉松弛,然后术者和助手在骨两端牵拉,使两骨断端分离,术者另一只手在骨折部整复,待断端对合时,术者与助手回送,使两骨端完好对合。断骨对合后,保持该骨完整时的形态,进行外固定。
外固定可采用夹板和石膏绷带两种方法,也可以两者合用。首先在横跨断骨两端关节作内衬物(已消毒的棉花)的固定,使该骨的上、下端粗细一致,用蛇行绷带固定棉花,然后用备好的竹片 (长可跨两个关节、宽为断肢直径的2/3)、木条甚至宽的雪糕棍,以前后、内外对称放置,也可应用竹帘等。放好后用绷带蛇形固定,然后用弹力绷带从下向上固定,最后用胶布固定。应用石膏绷带时,也需先用棉花将肢的上粗下细填补成等粗细,然后将石膏绷带浸入40℃的温水中,待无水泡时取出,轻轻挤压余水,再贴附于骨折段,缠绕6层即可。缠绕时不可用力拉绷带,应是轻贴上去,每一层用手指轻轻荡平。整个过程要注意消毒。当石膏未硬结前,不要用任何物体碰压石膏绷带,最后用石膏泥抹平石膏绷带,并将绷带尾贴附于绷带上。为加速石膏绷带硬化,可用热风机烘烤,使石膏快速硬固。
b.开放式内固定。首先根据各骨折部位的解剖特点,切开软组织及骨膜,并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见图27~图31)。
图27 基尔希纳氏钢丝固定法
图28 螺钉、钢丝对角固定法
2.膝盖骨脱臼
【主症】
跛行、疼痛、股内翻转。
图29 下颌骨与肩甲骨的接骨板固定
图30 臂骨骨折整复术
【诊断要点】
①外伤所致时,主要为内方脱位。表现为突然发病,关节疼痛。肿胀,站立时患肢强直,呈后伸姿势。
②习惯性脱位主要为上方脱位,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脱臼时患肢高抬而不能屈曲,呈三脚跳。
③先天性脱位表现为膝关节在生后6周以后出现明显的肢变形,双侧发生时则站立与行走困难。
④触诊可感知关节变形。
⑤X线摄影可见膑骨异常地固定于膝关节内、上等位置。
【治疗】
①外伤性脱位可以在治疗外伤的同时,采用手术复位术。
②对于习惯性或先天性脱位时,可采用手术的方法将膑骨加以固定。
3.维生素A过剩症
图31 胫、腓骨骨折固定术
【主症】
跛行、四肢关节肿胀和疼痛、四肢骨的外骨瘤。
【诊断要点】
①患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感觉过敏,全身震颤,尿失禁。
②由于大剂量维生素A可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使韧带或肌腱附着处的管状骨骨膜增生,导致四肢骨肿胀、疼痛,出现跛行。
【治疗】
①停止投给维生素A及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②四肢疼痛与跛行的犬,肌肉注射地塞米松,0.5~1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5天。
③保持患犬安静,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