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犬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我们将具有腹泻症状的疾病,统称为腹泻病,它可导致犬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1. 病因
(1) 感染: 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感染,由感染引起犬的腹泻叫做感染性腹泻。临床上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但以仔犬和幼犬多发。常由细菌感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感染(如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冠状病毒等)、真菌感染 (如白假丝酵母菌、组织胞浆菌)、寄生虫感染 (如弓形虫、蛔虫等) 造成。当感染时,病原体吸附于肠黏膜表面,不侵入肠黏膜,通过产生毒素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蛋白质、黏液渗出,同时炎症刺激肠运动加快,造成腹泻; 有些病原体吸附侵入肠黏膜,并繁殖和产生毒素,引起肠黏膜的变性坏死,大量渗出,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些病毒感染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引起上皮细胞受损脱落,导致吸收功能障碍,产生腹泻,如细小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等。病原体在侵入肠黏膜细胞时还引起炎性浸润,这些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起肠黏膜的变性坏死和渗出,从而导致腹泻。
(2) 非感染因素: 如应激反应、肠道肿瘤、肠道过敏等可造成肠黏膜损害和渗出,引起腹泻。
(3) 消化功能不全或吸收不良。消化功能不全多见于断奶仔犬。由于断奶仔犬胃肠功能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从吃母乳变成了以饲料为主,加上断奶应激,体内酶的水平下降,影响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腹泻。
吸收不良多见于小肠段,如体内胰酶缺乏、消化功能障碍等。
(4) 过食: 过多的食物在还未来得及消化分解就排出体外,这样的腹泻物中含有大量的消化不全的颗粒饲料和食糜。患犬可能出现暂时的精神委靡,食欲不振,待胃排空后给予米汤或半流质食物,犬可迅速恢复体力。
(5) 菌群失调: 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处于有益菌和有害菌相对平衡的状态。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机体菌群失调,平衡被打破,容易发生腹泻。
2. 诊断要点
(1) 病史:
①有无食入生冷或腐败变质食物的历史,与患犬一起吃食的犬有无类似疾病。如有这种情况,应考虑食物中毒或胃肠道细菌感染。
②有大量进食油腻食物的,应考虑犬的单纯性腹泻。
③注意观察排粪情况和粪便的性状: 患犬有腹泻腹痛,有时排出黏液便、脓血便并带有酸臭味,里急后重症状的,常为细菌感染; 犬消瘦,被毛无光泽,营养不良,机体无力,排出黏液便,常混有血丝或混有寄生虫的虫体或虫卵,常为寄生虫感染;粪便较稀,颜色灰白或黄,逐渐变为水样或番茄汁样的血便,恶臭,肛门被粪水污染严重,常为病毒感染。
(2) 体格检查:
①密切观察脉搏、呼吸和体温,注意有无眼球下陷、皮肤干燥皱缩等脱水表现; 有无脉快而细弱、四肢发冷等休克现象; 有无深呼吸; 有无腹胀、肌肉软弱无力等低血钾现象。有这些现象时,说明病情严重,应立即输液治疗。
②腹部检查: 注意排除急腹症,如腹膜炎等。一般腹泻病例,仅有轻微腹部触痛而无肌肉强直。
(3)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 注意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②粪便检查: 对腹泻的诊断极为重要,应注意容颜观察及显微镜检查,如有无脓球、血细胞、黏液、寄生虫的虫卵。若有多量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而无脓球、血细胞,说明是患犬过食。
③毒物分析: 怀疑中毒时,可留呕吐物、尿和粪便送检。
3.急救处理与护理 当出现腹泻症状时,应采取综合性应对措施。
(1) 调节饮食: 暂时禁食6~8h,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多给犬饮用淡糖盐开水以补充腹泻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待病情好转,逐渐恢复饮食,也可先给少量米汤,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 抗菌消炎: 当出现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及大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时,应及时使用抗菌药。常用药物有: 磷霉素钙胶囊 (成年犬1次8粒,口服; 幼犬减半)、庆大霉素注射液(1次2支,口服) 等。但不可出现腹泻症状就用抗生素,应根据医生的处方用药,否则使腹泻症状加重。
(3) 补充液体: 为预防和纠正脱水,在犬有饮食欲的情况下,可口服补液盐 (ORS)。口服补液盐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使用方便、安全、有效。没有补液盐时可用糖盐水代替,即白开水500mL+白糖20g+细盐2g;也可以用米汤盐溶液来代替,即米汤500mL+细盐2g。糖盐水或米汤盐溶液给犬口服,任其饮用。犬不能自己喝时,给犬灌服。
(4) 对中、重型腹泻患犬应送医院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对于幼犬、仔犬的消化不良,可给予思密达、乳酶生等药物止泻。
(6)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应新鲜、清洁,食具应煮沸消毒,避免苍蝇及灰尘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