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是犬体水分和电解质摄入不足或体液和电解质丢失或排出过多。任何脱水过程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丢失,因此脱水这一名称不够全面,它不能说明电解质的丢失,因而在治疗脱水时就不能只补充水分,同时应补足所丢失的电解质。
1. 病因
(1) 水分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如吞咽困难(食管梗阻、破伤风) 可在几天之内甚至在一夜之间就能引起犬体脱水。
(2) 体液消耗过多: 如急性消化不良、胃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唾液腺炎、有机磷中毒,可引起大量体液丢失。
(3)严重的组织损伤: 如烧伤、烫伤。
(4) 尿量增多性脱水: 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因长期排尿量增多引起脱水。
(5) 急剧而连续的严重腹泻,以及严重呕吐等引起的脱水,
短时间内即可导致大量失液。尤其在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增速,皮肤弹力实验恢复时间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时,表明严重脱水,预后多数不良。
2. 诊断要点
(1) 病史:
①犬有无饮食不洁、过食或突然更换食谱等所致的呕吐和腹泻史。脱水严重而伴有中毒现象及各种代谢紊乱的,多提示为中毒性消化不良,轻者多为单纯性消化不良。
②成年犬饮食过多或食物中毒等引起的呕吐、腹泻,常为急性胃肠炎。
③持续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并有臭味,同时有便秘、腹痛、腹胀,多提示为肠梗阻。
④注意有无烧伤、烫伤史及其程度。
⑤有无高温环境下作业或训练而又未给水的历史。
(2) 体格检查:
①注意检查体温、脉搏和呼吸情况。
②精神状态、皮肤干燥度、皮肤弹力、眼球凹陷度等是临床诊断脱水的主要指标。
③脱水轻者,可见眼球稍稍凹陷,皮肤松弛或弹性减退,皮肤和口腔黏膜干燥,严重时可见皮肤呈青灰色,眼球明显凹陷,四肢发冷,或鼻端和裸露的皮肤发绀。
④如果是烧伤、烫伤患犬,应检查其面积和灼伤程度。
(3) 实验室检查:
①严重脱水时血液常浓缩,故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均可升高。
②粪便检查,注意显微镜下发现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和吞噬细胞,应考虑为细菌性肠炎。
③尿检查,注意有无糖尿。
④血液生化检查。因胃肠疾病所致的严重脱水及酸中毒时,一般有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非蛋白氮升高。
(4) 伴随症状:
①急性腹泻性疾病引起的脱水。急性腹泻性疾病多引起急性等渗性脱水,随着腹泻加剧,犬很快出现脱水症状,精神沉郁,眼球凹陷,腹部蜷缩,尿少、色深,血液黏稠、黯黑等。急性腹泻性疾病除了引起脱水外,还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②急性呕吐性疾病引起的脱水。呕吐是犬保护机体的一种反应。持续的剧烈呕吐多引起等渗性脱水,同时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③慢性疾病引起的脱水。见于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尿量增多的疾病,如糖尿病等。
3. 急救处理与护理
(1) 使患犬休息、保暖。
(2) 补液:
①补液量: 补液的量可以根据脱水程度大致确定。
a. 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4% ~6%,血细胞压积(PCV) 40%~45%,血浆总蛋白 (TP) 70~80 g/L,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CRT) 延长。患犬精神沉郁,有渴感,尿量略减,相对密度增加,皮肤弹性减退,口腔干燥,血液轻度浓缩,全血相对密度升高,补液量为2.5 L/50 kg体重。
b. 中度脱水,失水占体重的6%~8%,PCV 45%~50%,TP80~90g/L,CRT大于3s,患犬兴奋不安,有较强饮欲,体弱无力,行动倦怠,喜卧,皮肤弹性减退,被毛粗乱,眼球内陷,口腔干燥,尿少,相对密度明显上升,心跳加快,血液浓缩,PCV和Hb等平行上升,血清Na+增加,补液量为3.5 L/50kg体重。
c.重度脱水,失水占体重的8%以上,TP 90~100 g/L,PCV 50%以上,CRT大于6s。患犬高度沉郁或昏迷,眼球及体表静脉塌陷,角膜干燥无光,结膜发绀,皮肤弹性消失,口干舌燥,鼻镜龟裂,脉细而弱,频数减少,补液量为4.4 L/50 kg体重。
②补液途径:
a.口服补液: 高温下有脱水症状,但表现轻微。同时又不具备输液条件的均可口服补液,多次少量给予。
b.静脉补液: 因饮水不足,咽下功能障碍或呼吸显著加快等原因引起的脱水,脱水患犬饮水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属于高渗性脱水,应以补水为主,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或2份5%葡萄糖溶液加1份生理盐水。大量出汗后,脱水患犬血液黏稠度正常或较高,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为宜。因腹泻、大量出汗后饮水不足所致的脱水,脱水患犬饮水量增加,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的,为等渗性脱水,应输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
③补液速度: 补液速度原则上是越慢越好,但限于各方面条件,往往在数小时内完成。犬的临床补液安全速度为90 mL/(kg体重·h),麻醉状态下不能超过50mL/(kg体重·h)。急性出血时大静脉补液。输液药物中含有下列药品时应注意限速:K+为0.5 mmol/(kg体重·h),Ca2+为0.5~0.8 mmol/(kg体重·h),葡萄糖为0.5 g/(kg体重·h) 以下。
④液体温度: 一般要与体温相同,以37~39℃为宜。温度过低,在输液过程中犬出现颤抖,因此在补液前应对液体预热,尤其是在冬季; 温度过高,会造成局部热胀感,犬由于不适而出现抗拒。
(3) 病因疗法: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各种肠炎或消化不良可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