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化脓性感染是局部感染病灶吸收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组织分解产物所引起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 病因 常因严重的创伤或局部化脓感染所致。多见于急性蜂窝织炎、脓肿、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手术感染等。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等。
2. 诊断要点
(1) 症状: 全身化脓性感染根据临床症状和某些病理解剖学特点,可分为毒血症、败血症、脓血症三种。三者在临床上往往同时存在或随病变的转化而先后出现。临床症状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发病急,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体温升高,脉搏弱而快,精神沉郁,呼吸增快,可视黏膜潮红,食欲废绝,呕吐腹泻。患犬卧地不起,肌肉颤抖。局部创口或病灶呈浸润性肿胀、增温,疼痛剧烈。感染创坏死组织增多,其脓汁稀薄,有恶臭味。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2)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发现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②尿常规: 尿中出现蛋白。
3. 急救处理与护理 应尽早清除感染病灶。脓肿须切开引流,要清除伤口内坏死组织,减少毒素吸收。早期全身给大剂量抗生素,有条件时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抗生素可联合使用,并以静脉给药为主。病重者,可结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中毒症状。对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犬,应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