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犬冠状病毒 (CCV) 引起犬尤其是幼犬以腹泻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常与细小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混合感染,是对犬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 病原 犬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为单股RNA病毒。本病毒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敏感,对热敏感,紫外线和一些化学药品也可灭活本病毒。
2. 诊断要点
(1) 主要症状: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以是致死性的水样腹泻,也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患犬最初症状是食欲减退或废绝,嗜睡、呕吐可持续数日,随后便出现急性腹泻,粪便可呈糊状、半糊状至水样,呈橙色或绿色,含有黏液或不同数量的血液以及大量的水分,可呈喷射样腹泻,恶臭。有时可见呕吐或带有血液。患犬多不发热或近乎正常。多数病例7~10 d后康复,1~3周后可复发,有些患犬最终死亡。特别是患严重腹泻的幼龄犬可在2~3 d内死亡,尤其在并发其他疾病和饲养条件较差时,死亡率会有所增加,但死亡率通常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成年犬患病后死亡率很低。
(2) 实验室检查: 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与犬细小病毒病相似,CCV又常与CPV混合感染发病,所以临床症状只能供参考。快速准确的诊断,可进行电镜观察、病毒分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和血清中和试验等。
①电镜观察: 用电镜直接检查病料中CCV粒子是准确和迅速的诊断方法。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做免疫电镜检查,即用特异免疫血清处理病料后,再做电镜观察。
②病毒分离鉴定: 一般常把病料接种于A72细胞系上,进行病毒分离,病毒鉴定可用特异血清做免疫荧光、免疫电镜或中和试验进行确定。
③血清学检查: 经常应用的方法有血清中和试验、ELISA和荧光抗体技术等。
3. 急救处理与护理 本病没有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等方法。常应用止吐药,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口服补液。可适量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患犬在康复治疗期间,要调整饲料,减少蛋白含量,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并要适量。要在安静的环境下休息,停止训练和一切过激运动。
4. 预防 本病目前有疫苗可供使用,但无单苗可用。不过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佳,所以只能采取常规措施预防本病。最主要的是犬舍经常消毒和母犬的定期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