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胎儿或母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而使妊娠中断,可能表现为胚胎完全被吸收,或排出不足月的胎儿或死胎 (包括腐败胎儿),称为流产。流产不仅使胎儿夭折,也危及母犬健康,还可导致不孕。
1. 病因 流产常由于感染、激素调节紊乱、生殖器官疾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所致。
(1)感染性原因: 主要见于布氏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胎儿弧菌感染所致。
(2)黄体激素缺乏: 黄体形成不全或黄体早期退化均可造成流产。
(3) 生殖器官疾病: 如子宫内膜炎。
(4) 饲养管理不当: 饲喂霉变食物,营养不合理,外伤,强行捕捉等。
(5)其他原因: 如胎儿异常或死亡,可发生流产; 近亲繁殖导致胎儿畸形; 用药失误等。
2.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即可作出诊断。对于感染性流产,可通过流产胎儿或胎盘的细菌分离培养,以及母犬血清凝集试验来确诊。弓形虫感染时,可通过胎儿脏器,尤其是胎儿脑组织的检查,或进行组织切片进行确诊,或用母犬血清进行补体结合反应诊断。
3. 急救处理与护理
(1) 当发现母犬有流产征兆时,应及时安胎、保胎,可肌内注射黄体酮5~10 mg,每天1次,连用3~5 d。
(2) 当胎膜已破,胎水流出,胎儿不能排出时,可肌内注射己烯雌酚0.5~1 mg。
(3) 当胎儿已腐败,在排出胎儿之前先用0.1%高锰酸钾溶
液注入子宫内,再注入适量的润滑剂,然后助产拉出胎儿。
(4) 为预防子宫内膜及全身感染,可用抗生素及磺胺药进行治疗。
(5) 预防措施:有习惯性流产的母犬,可在妊娠的一定时间,预计发生流产之前注射孕酮。禁止进行阴道检查,以免刺激母犬,造成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