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脂溢性皮炎
    来源:辈宠网

脂溢性皮炎是指犬的皮脂腺分泌过盛,亦称为皮脂溢。犬的皮脂溢多发生于背部、腿、会阴、颈和耳内侧,患部常有浅黄色蜡质样聚集物,并伴有脱毛、轻度瘙痒等炎症变化。本病常见于德国牧羊犬、可卡犬、杜伯文犬及沙皮犬等。

1. 病因 目前对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不过由于皮脂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异常或者皮脂分泌过多,均能引起皮肤表面的各种病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营养失调、高脂肪性食物等。

(2) 高温和低湿的环境。

(3) 体表不洁、毛梳理不足。

(4) 伴发于体外寄生虫寄生等 (特别是蠕形螨病、疥癣病和皮肤真菌病等)。

(5) 继发或并发于激素分泌异常 (特别是生殖腺)、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肝脏疾病和过敏等。

2. 诊断要点

(1) 症状: 通常可分为3种类型。

①干性脂溢性皮炎: 表现为皮肤干燥,病变部位有灰色干的鳞屑,脱毛较少,呈疏毛状态。

②油性脂溢性皮炎: 皮肤油腻、出现皱褶和发生肥厚,多数患犬发生皮下高低不平。毛聚成束状,并很容易拔掉,于是出现颈部、胸部和尾部等弥漫性脱毛。一般伴有皮脂腐败的气味。

③皮炎型: 出现明显瘙痒性红斑,并有明显的脱毛。因患部瘙痒,患犬不停地啃咬、摩擦患部,使病变范围扩大,病情加重并形成痂皮。这个型常常发生继发性感染。

(2) 实验室检查。

①胃肠功能检查: 检查食物中的脂肪酸含量和血清,患犬磷脂明显升高。

②甲状腺功能检查: 直接测定T3、T4。

③肝功能检查: 谷一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溴酚酞试验和粪便脂肪消化率。

3. 急救处理与护理 主要采取以缓解症状为目的的对症疗法,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特别是对于病因不明的病例,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1) 清洗皮肤和被毛以防止皮屑和瘙痒及其角质软化。每周用硫化硒制剂涂搽和清洗1次,或者用硫化汞复方制剂清洗皮肤,或用硫黄皂洗犬体。

(2)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肌内或皮下注射强的松龙0.1~0.5 mg/kg体重或地塞米松0.125~0.5 mg/kg体重。涂肤轻松软膏或喷洒地塞米松或波尼松龙喷雾制剂。

(3) 食物引起的情况。在食物中逐渐加大高级不饱和油和饱和脂肪酸(牛肉、猪肉和鸡肉) 的量。除此之外,应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制剂。

(4) 内分泌性病因情况。生殖腺功能异常为病因时,有时通过去势、摘除卵巢或子宫可以见效。

每天应用1~3次甲状腺素粉末0.05~0.1 mg,直至增加至T4达正常为止 (最长期限6周)。

(5) 寄生虫病因: 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可注射伊维菌素0.2 mg/kg体重。

(6) 抗菌治疗: 如果患部有渗出或感染,需全身或局部抗菌治疗。较严重的皮脂溢,可以应用抗生素与皮质激素协同治疗。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