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特异性嗜神经型毒素所致的人、犬共患传染病。本病以患犬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肌肉持续痉挛收缩为特征。
1. 病因
(1) 仔犬出生时,消毒不严的助产使得仔犬损伤。
(2) 仔犬出生后,脐部处理不当,被破伤风梭菌侵入。
(3) 破伤风梭菌侵入体内后,在创伤内形成的厌氧环境中繁殖。其所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亲和力,主要作用于脊髓和延脑的运动神经细胞,使机体对刺激的应激性增高,进而使肌肉发生痉挛,并出现破伤风的其他特征症状。
2. 诊断要点
(1) 病史:
①询问分娩时的处理情况。
②检查仔犬有无损伤,并根据其症状及体征加以判断。
③诱发的因素影响,如声音、光线等均可引起痉挛发作。
④体温不高或仅有低热。当出现并发症 (如败血症、肺炎、脐炎等) 可有高热。
(2) 症状: 潜伏期5~10 d,有时可长达3周。受伤部位越靠近中枢,发病越迅速、病情也越严重。
由于犬对破伤风毒素抵抗力较强,故临床上局部性强直较常见,表现为靠近受伤部位的肢体发生强直和痉挛。有时仅表现为暂时的牙关紧闭。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全身强直性痉挛,除兴奋性和应激性增高外,患犬可呈典型木马样姿势,脊柱僵直或向下弯曲,口角向后,耳朵僵硬竖起,瞬膜突出外露。有时患犬因呼吸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因咬肌痉挛而使咀嚼和吞咽困难。但疾病过程中一般患犬神志清醒,体温不高,有饮食欲。
(3) 鉴别诊断: 根据患犬的特殊临床症状,如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和应激性增高,神志清醒,一般体温正常及多有创伤史等,即可怀疑为本病。脑炎、狂犬病等有时也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肌肉痉挛等症状,但瞬膜不突出,且意识混乱或昏迷,并有麻痹现象,虽应激性增高,但受轻微刺激时远端肌肉并不发生强直,故可区分开。
3. 急救处理与护理 本病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有治愈希望。原则为加强护理,消除病原,中和毒素,镇静解痉及其他对症疗法。
(1) 加强护理: 将患犬置于干净及光线幽暗的环境中,冬季应注意保暖。要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各种刺激因素。采食困难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和足够的饮水。
(2) 消除病原: 破伤风梭菌主要存在于感染创中,故对患犬应仔细检查,发现创伤处。对创伤中的脓汁、坏死组织及异物等应及时进行清创和扩创术。可用3%双氧水、1%高锰酸钾或5%~10%碘酊进行消毒,再撒布碘仿硼酸合剂,并结合青霉素、链霉素做创伤周围组织分点注射,以消除感染,减少毒素的产生。
(3) 中和毒素: 这是特异性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疗效较好,但是抗毒素仅能在一定程度减少神经细胞的进一步中毒,故应用得越早越好。一般犬推荐应用的破伤风抗毒素用量为100~1 000 u/kg体重,可分点注射于创伤周围组织,亦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患犬可预先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抗组织胺药。精制破伤风类毒素2 mL皮下注射,可提高机体的主动免疫力。
(4) 镇静解痉及其他对症疗法:
①患犬出现强烈兴奋和强直性痉挛时,可使用镇静解痉药物,如氯丙嗪、巴比妥钠等。
②采食和饮水困难者,应每天进行补液、补糖。酸中毒时,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以缓解症状。
③喉头痉挛造成严重呼吸困难者,可施行气管切开术。
④体温升高有肺炎症状时,可采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⑤结合中药治疗。可用下列处方: 蔓荆子、天南星、防风各45 g,僵蚕30 g,红花24 g,全蝎30 g,薄荷、羌活各24 g,桂枝、麻黄、甘草各15 g。每剂煎水2次,用胃管投服,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