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犬咬伤与狂犬病
世界各地都有养犬的习惯,犬与人的接触较为密切,加之犬的流动性大,并具有咬人的行为特点,所以犬就成了狂犬病流行的主要环节。随着家庭饲养宠物的增多,犬咬伤和狂犬病逐年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公
图6-4 犬咬伤伤口
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8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和我国的发病人数最多。1997我国狂犬病的发病人数是230人;到了2006年,发病人数达3279人。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仅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狂犬病免疫门诊就诊的人数就高达69332人。
狂犬病是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常见的是狗、猫等咬伤(图6-4)、抓伤、舔舐伤口或黏膜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存在于这些动物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当人受到病犬咬伤后,病毒经伤口进入人体内。狂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麻痹),因恐水症状严重,又称恐水症。一旦发病,进展迅速,生存的可能性极小,病死率几乎达100%。
(二)犬咬伤现场救护原则
(1)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是健康动物的,都要采取积极措施。
(2)局部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3)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局部伤口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而深或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在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的前提下,做抗血清处理后再缝合。
(4)立即就近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就医,根据暴露程度和严重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按照接种程序,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受伤严重的还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5)接种期间要避免剧烈的活动,忌用免疫抑制药物,不宜进食酒、咖啡、浓茶和辛酸刺激性食物。
(6)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
(7)将伤人的动物隔离,立即带到动物医院诊断,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三)犬咬伤的预防
(1)了解有关狂犬病的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儿童的保护。夏季身体暴露部位较多,应尤为注意。
(2)与犬、猫接触机会多的人,应按“暴露前预防接种法”接种狂犬病疫苗。
(3)加强动物管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养犬的居民应定期给犬注射狂犬疫苗,妥善处理居住环境中的野犬、流浪犬、无主犬,避免接触来路不明的犬和其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