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冲复合伤时很多内脏可发生病理变化,其中有些是致伤因素直接作用引起的,有些是继发于休克与感染。由直接作用引起者,有些主要由烧伤所致,有些主要由冲击伤所致,还有些则两者均可引起。多种病变由于烧伤和冲击伤的复合效应而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表现出烧冲复合伤的病变特点。在多个内脏中,以心、肺、肾、肾上腺、骨髓造血组织等的病变更为常见而重要。
(一)心血管病变
心脏病变在烧冲复合伤时比较突出,它可由烧伤或冲击伤引起,但两者的致伤原理不同。烧伤对心脏的影响主要为间接作用所致。伤后早期发生休克,心脏血管可有微血栓,组织因微循环障碍而缺血、缺氧。烧伤后创面组织产生一些毒性物质以及细菌毒素等,可对心脏及多种组织细胞造成损害。心脏常发生外膜出血、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和心肌纤维退变。在心肌退变的基础上有时可发生少数心肌断裂,这种断裂称为继发性心肌断裂。在有全身性感染时心脏也可发生感染病变,主要为间质性心肌炎和心肌脓肿。心脏感染病灶中除少数中性粒细胞外,主要为单核细胞浸润。冲击波对心脏的影响主要由于冲击波超压的直接作用所致。超压作用于体表后,一方面压迫腹壁,使腹压增加,横膈上升,下腔静脉血突然涌入心、肺;另一方面又压迫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两种因素致使胸腔内压急剧上升。超压过后出现负压,胸腔扩大。这样的压力和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造成心脏、肺脏和血管等的损伤,心脏损伤轻者表现为心内膜、心外膜的出血斑点,重者可发生心肌纤维断裂和变性坏死。这种心肌断裂是由于致伤因素直接作用而并非在变性的基础上发生的,称为原发性心肌断裂。由于肺部病变产生的肺循环障碍常使右心负担加重,从而加重心脏损伤。心肌病变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心衰。下面分别叙述心脏的几种主要病变。
心壁出血较为多见,并随伤情严重而加重(表7-32-5)。出血以心内膜面较外膜而多见,最常发生于左心室,其次为右心房和右心室,而左心房几无出血。出血程度多为轻、中度,较少发生重度出血。心脏断裂多见于重度以上伤情(表7-32-6)。核爆炸烧冲复合伤时发生心肌断裂有两类情况;一类主要见于有严重冲击伤的现场死亡和2d内死亡动物断裂处无明显心肌变性坏死现象,属原发性心肌断裂。另一类,主要见于严重烧伤和3d后死亡的动物,心脏病变坏死明显,在病变的心肌纤维中出现少数断裂,断裂是在已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属继发性心肌断裂。在广泛而严重的心肌断裂时,有多数纤维多处断裂,镜下观察犹如砖墙状。心肌断裂后断端发生肿胀,肌浆膨出,纹理消失,邻近间质常发生水肿,有时见炎细胞浸润。十分严重的心肌断裂可引起急性心衰而很快死亡。心肌变性可见于各度伤情,而心肌坏死主要见于重度以上伤情。心肌变性坏死常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反应,病变心肌PAS染色呈阳性反应(正常心肌呈阴性)。电镜观察变性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疏密不等,粗细不均,出现舒缩不同步现象。由于这些肌纤维呈节段性收缩和过度舒张,电子密度深浅不同,看似竹节状,有时心肌纤维发生断裂、溶解甚至消失。心肌闰盘解离,分离闰盘的间隙可与细胞外液相通。线粒体肿胀,乃至形成空泡。退变心肌的细胞核常发生皱缩。心肌间质水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多,胞浆发生肿胀,细胞器显著减少。
表7-32-5 犬不同伤情烧冲复合伤心壁出血发生率(%)
伤情 | 出 血 程 度 | 合计 |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 41.7 47.9 43.3 33.3 | 14.9 11.6 13.9 0 | 10.2 0 0 0 | 66.8 59.5 57.2 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