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五、布氏杆菌病
    来源:辈宠网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菌属(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的炎症,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犬、猪多呈隐性感染,人工感染实验动物豚鼠和小鼠最为易感。猴易感性与人类基本相似,人类可因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被污染的乳制品、肉类发生感染,表现波浪热、关节痛和全身乏力。

(一)病原

布氏杆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无鞭毛、无芽孢、革兰染色阴性。布氏杆菌有6个种,犬、猴、猪可感染马耳他布鲁菌(Br.melitensis)、犬布鲁菌(Br.canis)和猪布鲁菌(Br.suis)(注,后两种现已归入马耳他布鲁菌之列)。实验动物中,豚鼠最适用于布氏杆菌的分离检查,将布氏杆菌注射于豚鼠皮下或腹腔后,可发生一种慢性疾病,表现脾肿,肝脏与肾脏有炎性坏死的小病灶。注射3~4周后可能在脾和淋巴结中找到细菌。

(二)临床症状

犬一般多为隐性感染或仅表现为淋巴结炎,亦可经2周至长达半年的潜伏期后表现出全身症状。怀孕母犬常在怀孕40~50d时流产,或怀孕早期(配种后10~20d)胚胎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流产母犬发生子宫内膜炎,阴道长期排出分泌液。公犬可能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包皮炎等。患犬除发生生殖系统症状外,还可能发生关节炎、腱鞘炎。猴感染后,主要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呈间歇热型。猪感染后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第4~12周,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全身症状有关节炎、腱鞘炎等,如椎骨中有病变时,还可发生后肢麻痹。

(三)病理变化

隐性感染犬一般无明显的肉眼及病理组织学变化,仅见淋巴结炎,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犬剖检时可见关节炎、腱鞘炎、骨髓炎、乳腺炎、睾丸炎、淋巴结炎的变化。怀孕母犬流产的胎盘及胎儿常发生部分溶解,由于纤维素性及化脓性、坏死性炎症,常使流产物呈污秽色。猴见淋巴结、脾脏肿大,有时肝、肺有坏死灶。镜下淋巴结、脾形成上皮样细胞结节(增生样肉芽肿)。肝表现为布氏杆菌性肝炎,肝小叶内可见上皮样细胞增生性肉芽肿,慢性病例出现混合型或萎缩型肝硬化。猪由于各个猪胎的胎衣互不相连,所以不一定所有胎儿均在同时受到感染,所以胎儿死亡的时间早晚不一,流产时可同时见到干尸化,刚死亡甚至发育正常的胎儿。子宫深层粘膜上可见多发性黄白色高粱米粒大小,向粘膜面隆起的结节性病变。镜下见子宫粘膜水肿,腺腔内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崩解的中性粒细胞,腺体周围和血管外膜可见到淋巴细胞浸润及上皮样细胞结节。公猪发生睾丸、附睾、前列腺化脓或坏死性炎。感染猪常见关节炎,如腰、荐部椎体或椎间软骨发生化脓性炎,涉及到脊髓时常引发后肢麻痹或截瘫。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