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恶丝虫病是由丝虫科的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寄生于犬心脏右心室及肺动脉,弓起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的一种丝虫病。猫也可被感染。
(一)病原
犬恶丝虫为细长白色。口无唇状构造,食管细长,约1.25~1.5mm。雄虫长12~16cm,尾部短而钝,后端成螺旋状弯曲,有窄的侧翼膜和11对乳突,有2根不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25~30cm,尾端直,阴门开口于食管后端,约距头端2.7mm。雌、雄虫在右心室交配后胎生出大量的微丝蚴,在周围血中循环,蚊虫叮咬吸血时,进入蚊虫体内发育(中间宿主)成感染性幼虫,蚊虫再叮咬动物时注入皮下或肌肉间,钻入静脉,到右心室发育成成虫。
(二)临床症状
感染后5~9个月幼虫才发育,显著症状为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心脏有杂音;肝脏常肿大,腹围增大,常伴发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剧烈。末期血液色淡,红细胞减少,血液中出现幼稚型红细胞,重症患犬渐趋消瘦衰弱而死亡。病犬常伴发结节性皮肤病,病犬瘙痒,结节常破溃。
(三)病理变化
右心室肥大、扩张;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内有丝虫寄生。由右心衰竭导致充血性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四肢皮下水肿;肺动脉内膜炎、动脉栓塞;肺内可见寄生虫性肉芽肿。其他脏器小血管内微丝蚴寄生。
皮肤结节为化脓性肉芽肿,其周围的血管内常见有微丝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