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汁: 味甘、平,无毒。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马乳汁: 味辛、温,无毒。止渴。
牛乳汁: 味甘、微寒,无毒。补虚羸,止渴。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羊乳汁: 味甘、微温,无毒。补寒冷、虚乏、少血色。令人热中。
驴乳: 味酸、寒,一云大寒,无毒。主大热、黄疸,止渴。
母猪乳汁: 平,无毒。主小儿惊痫,以饮之神妙。
马牛羊酪: 味甘、酸、微寒,无毒。补肺脏,利大肠。黄帝云: 食甜酪竟,即食大醋者,变作血瘕及尿血。华佗云: 马牛羊酪,蚰蜒入耳者,灌之即出。
沙牛及白羊酥: 味甘、微寒,无毒。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
牦牛酥: 味甘、平,无毒。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
醍醐: 味甘、平,无毒。补虚,去诸风痹。百炼乃佳。甚去月蚀疮。添髓,补中、填骨,久服增年。
熊肉: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缓,若腹中有积聚,寒热羸瘦者,食熊肉,病永不除。其脂味甘、微寒,治法与肉同。又去头疡、白秃、 面䵟, 食饮呕吐。 久服强志不饥,轻身长年。黄帝云: 一切诸肉,煮不熟,生不敛者,食之成瘕。熊及猪二种脂,不可作灯,其烟气入人目,失明,不能远视。
羖羊角: 味酸、苦、温、微寒,无毒。主青盲,明目; 杀疥虫; 止寒泄、心畏惊悸。除百节中结气及风伤蛊毒、吐血、妇人产后余痛。烧之杀鬼魅,辟虎狼。久服安心,益气,轻身。勿令中湿有毒。髓: 味甘、温,无毒。主男子女人伤中,阴阳气不足,却风热,止毒,利血脉,益经气。以酒和服之。亦可久服,不损人。
青羊: 胆汁: 冷,无毒。主诸疮,能生人身脉; 治青盲,明目。肺: 平,补肺治嗽; 止渴①,多小便; 伤中,止②虚,补不足; 去风邪。肝: 补肝、明目。心:主忧恚,膈中逆气。肾: 补肾气虚弱,益精髓。头骨: 主小儿惊痫,煮以浴之。蹄肉: 平,主丈夫五劳七伤。肉: 味苦、甘、大热,无毒。主暖③中止痛,字乳余疾,及头脑中大风,汗自出,虚劳寒冷,能补中益气力,安心止惊; 利产妇,不利时患人。头肉: 平。主风眩癫疾; 小儿惊痫; 丈夫五劳七伤。其骨: 热。主虚劳寒中羸瘦,其宿有热者,不可食。生脂: 止下利脱肛,去风毒; 妇人产后腹中绞痛。肚: 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黄帝云: 羊肉共醋食之伤人心,亦不可共生鱼、酪和食之,害人。凡一切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羊悬筋,食之令人癫,白羊黑头,食其脑,作肠痈。羊肚共饭饮常食,久久成反胃,作噎病。甜粥共肚食之,令人多唾,喜吐清水。羊脑、猪脑: 男子食之损精气,少子。若欲食者,研之如粉,和醋食之,初不如不食佳。青羊肝和小豆食之,令人目少明。一切羊肝生共椒食之,破人五脏,伤心,最损小儿。弥忌水中柳木及白杨木,不得铜器中煮羖羊肉,食之,丈夫损阳,女子绝阴。暴下后不可食羊肉髓及骨汁,成烦热难解,还动利。凡六畜五脏,著草自动摇,及得咸醋不变色,又堕地不汗,又与犬,犬不食者,皆有毒,杀人。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
沙牛: 髓: 味甘、温,无毒。安五脏,平胃气,通十二经脉,理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伤,益气力,止泄利,去消渴,皆以清酒和暖服之。肝: 明目。胆: 可丸百药,味苦,大寒,无毒,除心腹热渴,止下利,去口焦燥,益目精。心: 主虚忘①。肾: 去湿痹,补肾气,益精。齿: 主小儿牛痫。肉: 味甘、平,无毒,主消渴,止唾涎出,安中,益气力,养脾胃气。不可常食,发宿病。自死者不任食。喉咙: 主小儿啤②。
黄犍、沙牛、黑牯牛尿: 味苦、辛、微温、平,无毒。主水肿腹脚俱满者,利小便。黄帝云: 乌牛自死北首者,食其肉害人。一切牛盛热时卒死者,总不堪食,食之作肠痈。患甲蹄牛,食其蹄中拒筋,令人作肉刺。独肝牛肉,食之杀人。牛食蛇者独肝,患疥。牛、马肉食,令人身体痒。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直尔黍米、白酒、生牛肉共食,亦作寸白,大忌。人下利者,食自死牛肉必剧。一切牛、马乳汁及酪,共生鱼食之,成鱼瘕。六畜脾,人一生莫食。十二月勿食牛肉,伤人神气。
马: 心: 主喜忘。肺: 主寒热茎痿。肉: 味辛、苦、平、冷,无毒。主伤中,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壮健强志,利意,轻身,不饥。黄帝云: 白马自死,食其肉害人。白马玄头,食其脑令人癫。白马鞍下乌色彻肉里者,食之伤人五脏。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白马青蹄,肉不可食。一切马汗气及毛不可入食中,害人。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五月勿食马肉,伤人神气。野马阴茎: 味酸、咸、温,无毒。主男子阴痿缩,少精。肉: 辛、平,无毒。主人马痫,筋脉不能自收,周痹,肌不仁。病死者不任用。
驴肉: 味酸、平,无毒。主风狂,愁忧不乐,能安心气。病死者不任用。其头烧却毛,煮取汁以浸曲酿酒,甚治大风动摇不休者。皮胶亦治大风。
狗阴茎: 味酸、平,无毒。主伤中,丈夫阴痿不起。 狗脑: 主头风痹, 下部疮,疮中息肉。肉: 味酸、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劳损,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黄帝云: 白犬合海鲉食之,必得恶病。白犬自死不出舌者,食之害人。犬春月多狂,若鼻赤起而燥者,此欲狂。其肉不任食。九月勿食犬肉,伤人神气。
豚卵: 味甘、温③,无毒。除阴茎中痛,惊痫,鬼气、蛊毒,除寒热、奔豚、五癃、邪气挛缩。一名豚颠。阴干,勿令败。豚肉: 味辛、平,有小毒。不可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大猪后脚悬蹄甲: 无毒。主五痔,伏热在腹中,肠痈内蚀,取酒浸半日,炙焦用之。大猪四蹄: 小寒,无毒。主伤挞诸败疮。母猪蹄: 寒,无毒。煮汁服之,下乳汁,甚解石药毒。大猪头肉: 平,无毒。补虚乏气力,去惊痫、鬼毒、寒热、五癃。脑: 主风眩。心: 平,无毒。主惊邪、忧恚、虚悸、气逆; 妇人产后中风,聚血气惊恐。肾: 平,无毒。除冷利,理肾气,通膀胱。肝: 味苦、平,无毒。主明目。猪喙①: 微寒,无毒。主冻疮痛痒。肚: 微寒,无毒。补中益气,止渴,断暴利虚弱。肠: 微寒,无毒。主消渴、小便数,补下焦虚竭。其肉间脂肪: 平,无毒。主煎诸膏药,破冷结,散宿血,解斑蝥、芫青毒。猪洞肠: 平,无毒。主洞肠挺出血多者。豭猪肉: 味苦酸,冷,无毒。主狂病多日不愈。凡猪肉: 味苦,微寒,宜肾,有小毒。补肾气虚竭,不可久食,令人少子精②,发宿病,弱筋骨,闭血脉,虚人肌。有金疮者,食之疮尤甚。猪血:平、涩,无毒。主卒下血不止,美清酒和炒服之。又主中风绝伤,头中风眩及诸淋露、奔豚、暴气。黄帝云: 凡猪肝、肺,共鱼鲙食之,作痈疽。猪肝共鲤鱼肠、鱼子食之,伤人神。豚脑: 损男子阳道,临房不能行事。八月勿食猪肺及饴,和食之,至冬发疽,十月勿食猪肉,损人神气。
鹿: 头肉: 平,主消渴,多梦妄见者。生血,治痈肿。茎筋: 主劳损。蹄肉: 平。主脚膝骨中疼痛,不能践地。骨: 主内虚。续绝伤,补骨,可作酒。髓: 味甘、温。主丈夫妇人伤中、脉绝,筋急痛,咳逆,以酒和服。肾: 平。主补肾气。肉: 味苦、温,无毒。补中,强五脏,益气力。肉生者主中风口僻不正,细细锉之,以薄僻上。华佗云: 和生椒捣薄之,使人专看之,正则急去之。不尔,复牵向不僻处。角: 锉取屑一升,白蜜五升溲之,微火熬,令小变色,曝干更捣筛。服方寸匕,日三。令人轻身,益气力,强骨髓,补绝伤。黄帝云: 鹿胆白者,食其肉,害人。白鹿肉不可和蒲白作羹食,发恶疮。五月勿食鹿肉,伤人神气。胡居士云: 鹿性惊烈,多别良草。恒食九物,余者不尝。群处必依山冈,产归下泽,飨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净故也。凡饵药之人,不可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所以然者,以鹿常食解毒之草,是故能制毒、散诸药故也。九草者,葛叶花、鹿葱、鹿药、白蒿、水芹、甘草、齐头蒿、山苍耳、荠苨。
獐骨: 微温③,无毒。主虚损、泄精。肉: 味甘温,无毒。补益五脏。髓:益气力,悦泽人面。獐无胆,所以怯弱多惊恐。黄帝云: 五月勿食獐肉,伤人神气。
麋脂: 味辛、温,无毒。主痈肿、恶疮、死肌、寒热、风寒湿痹,四肢拘缓不收,风头肿气,通腠理,柔皮肤,不可近男子阴,令痿。一名宫脂。十月取。黄帝云: 生麋肉共虾汁合食之,令人心痛; 生麑肉共雉肉食之,作痼疾。
虎肉: 味酸、无毒。主恶心欲呕,益气力,止多唾,不可热食,坏人齿。虎头骨: 治风邪。虎眼睛: 主惊痫。
豹肉: 味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久食利人。
狸肉: 温,无毒。补中,轻身,益气,亦治诸注。黄帝云: 正月勿食虎、豹、狸肉,伤人神,损寿。
兔肝: 主目暗。肉: 味辛、平、涩,无毒。补中、益气、止渴。兔无脾,所以能走。盖以属二月建卯木位也,木克土,故无脾焉。马无脾,亦能走也。黄帝云:兔肉和獭肝食之,三日必成遁尸; 共白鸡肝、心食之,令人面失色。一年成瘅黄;共姜食,变成霍乱; 共白鸡肉食之,令人血气不行。二月勿食兔肉,伤人神气。
生鼠: 微温,无毒。主踒折,续筋补骨,捣薄之,三日一易。
獭肝: 味甘,有小毒。主鬼疰、蛊毒,却鱼鲠,止久嗽,皆烧作灰,酒和服之。獭肉: 味甘、温,无毒。主时病疫气,牛马时行病,皆煮取汁,停冷服之,六畜灌之。
狐阴茎: 味甘、平,有小毒。主女子绝产, 阴中痒, 小儿阴, 卵肿。 肉并五脏及肠肚: 味苦、微寒,有毒。主蛊毒寒热,五脏痼冷; 小儿惊痫; 大人狂病见鬼。黄帝云: 麝肉共鹄肉食之,作癥瘕。
野猪: 青蹄不可食,及兽赤足者不可食,野兽自死北首伏地不可食,兽有歧尾不可食。家兽自死,共鲙汁食之,作疽疮。十一月勿食经夏臭脯,成水病,作头眩,丈夫阴痿。甲子日勿食一切兽肉,大吉。鸟飞投人不肯去者,口中必有物。开看无者,拔一毛放之,大吉。一切禽兽自死无伤处不可食。三月三日勿食鸟兽五脏及一切果菜五辛等物,大吉。
丹雄鸡肉: 味甘、微温,无毒。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 补虚,温中; 能愈久伤乏疮不肯瘥者。通神,杀恶毒。
黄雌鸡肉: 味酸、咸、平,无毒。主伤中,消渴; 小便数而不禁,肠澼泄利;补益五脏绝伤五劳,益气力。
鸡子黄: 微寒。主除热、火灼、烂疮、痓。可作虎魄神物。
卵白汁: 微寒。主目热赤痛,除心下伏热,止烦满咳逆,小儿泄利,妇人产难,胞衣不出,生吞之。
白雄鸡肉: 味酸,微温,无毒。下气,去狂邪,安五脏,伤中,消渴。
乌雄鸡肉: 味甘、温,无毒。补中,止心痛。
黑①雌鸡肉: 味甘、平,无毒。除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
黄帝云: 一切鸡肉和鱼肉汁食之,成心瘕。鸡具五色者,食其肉必狂。若有六指四距,玄鸡白头,家鸡及野鸡鸟生子有文八字,鸡及野鸟死不伸足爪,此种食之害人。鸡子白共蒜食之,令人短气。鸡子共鳖肉蒸,食之害人。鸡肉、獭肉共食作遁尸注,药所不能治。食鸡子啖生葱,变成短气。鸡肉、犬肝、肾共食害人。生葱共鸡、犬肉食,令人谷道终身流血。乌鸡肉合鲤鱼肉食,生痈疽。鸡、兔、犬肉和食必泄利。野鸡肉共家鸡子食之,成遁尸,尸鬼缠身,四肢百节疼痛。小儿五岁以下饮乳未断者,勿食鸡肉。二月勿食鸡子,令人常恶心。丙午日食鸡、雉肉,丈夫烧死、目盲,女人血死、妄见。四月勿食暴鸡肉,作内疽,在胸腋下出漏孔,丈夫少阳,女人绝孕,虚劳乏气。八月勿食鸡肉,伤人神气。
雉肉: 酸,微寒,无毒。补中益气,止泄利。久食之令人瘦。嘴: 主蚁瘘。黄帝云: 八月建酉日食雉肉,令人短气。八月勿食雉肉,损人神气。
白鹅脂: 主耳卒聋,消以灌耳。毛:主射工水毒。肉: 味辛、平,利五脏。
鹜肪: 味甘、平、无毒。主风虚寒热。肉: 补虚乏,除客热,利脏腑,利水道。黄帝云: 六月勿食鹜肉,伤人神气。
鸳鸯肉: 味苦、微温,无毒。主瘘疮,清酒浸之,炙令热,以薄之,亦炙服之。又治梦思慕者。
雁肪: 味甘、平,无毒。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肉: 味甘、平,无毒。久服长发、鬓、须、眉,益气不饥,轻身耐暑。黄帝云: 六月勿食雁肉,伤人神气。
越燕屎: 味辛、平,有毒。主杀蛊毒、鬼注,逐不祥邪气; 破五癃,利小便。熬香用之,治口疮。肉不可食之,入水为蛟龙所杀。黄帝云: 十一月勿食鼠肉、燕肉,损人神气。
石蜜: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惊痫痉,安五脏,治诸不足,益气补中; 止腹痛; 解诸药毒; 除众病,和百药; 养脾气; 消心烦、食饮不下; 止肠澼; 去肌中疼痛; 治口疮; 明耳目。久服强志,轻身,不饥,耐老、延年、神仙。一名石饴,白如膏者良,是今诸山崖处蜜也。 青赤蜜: 味酸, 食之令人心烦。 其蜂黑色似虻。黄帝云: 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发霍乱。蜜蜡: 味甘、微温,无毒。主下利脓血; 补中,续绝伤; 除金疮; 益气力,不饥,耐老。白蜡: 主久泄澼,瘥后重见血者,补绝伤,利小儿。久服轻身不饥。生于蜜房或木石上,恶芫花、百合。此即今所用蜡也。
蝮蛇肉: 平,有毒。酿酒,去癞疾,诸九瘘,心腹痛,下结气,除蛊毒。其腹中吞鼠,平,有小毒,主鼠瘘。
原蚕雄蛾: 味咸,温,有小毒。主益精气,强男子阳道,交接不倦,甚治泄精,不用相连者。
鱼: 味甘, 无毒。 主百病。
鳗鲡鱼: 味甘、大温,有毒。主五痔瘘,杀诸虫。
鳝鱼肉: 味甘,大温,黑者无毒。主补中养血,治沈唇。五月五日取。头骨:平,无毒。烧服,止久利。
徒河反鱼: 平, 无毒。 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黄帝云: 四月勿食蛇肉、 肉, 损神害气。
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惊气入腹,腹痛环脐,丈夫阴中痛而肿,令人有子。肉: 味酸、平,无毒。益气强志。
鲤鱼肉: 味甘、平,无毒。主咳逆上气、瘅黄; 止渴。黄帝云: 食桂竟,食鲤鱼肉害人; 腹中宿癥病者,食鲤鱼肉害人。
鲫鱼: 味甘、平,无毒。主一切疮,烧作灰,和酱汁敷之,日二。又去肠痈。
黄帝云: 鱼白目不可食之; 鱼有角,食之发心惊,害人; 鱼无肠、胆,食之三年,丈夫阴痿不起,妇人绝孕; 鱼身有黑点不可食; 鱼目赤,作鲙食,成瘕病,作鲊食之害人。一切鱼共菜食之作蛔虫、蛲虫; 一切鱼尾,食之不益人,多有勾骨,著人咽,害人; 鱼有角、白背,不可食。凡鱼赤鳞不可食; 鱼无腮不可食; 鱼无①全腮, 食之发痈疽; 鱼不益人, 其尾有毒, 治齿痛。 鱼有毒, 不可食之。二月庚寅日勿食鱼,大恶; 五月五日勿以鲤鱼子共猪肝食,必不消化,成恶病; 下利者食一切鱼,必加剧,致困难治; 秽饭、 肉、 臭鱼不可合食之, 害人。 三月勿食鲛龙肉及一切鱼肉,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伤人神气,失气,恍惚。
鳖肉: 味甘、平,无毒。主伤中益气,补不足,疗脚气。黄帝云: 五月五日以鳖子共鲍鱼子食之,作瘅黄; 鳖腹下成五②字,不可食; 鳖肉,兔肉和芥子酱食之损人; 鳖三足,食之害人; 鳖肉共苋、蕨菜食之,作鳖瘕害人。
蟹壳: 味酸、寒,有毒。主胸中邪热,宿结痛,僻面肿,散漆,烧之致鼠。其黄: 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黄帝云: 蟹目相向,足斑者,食之害人。十二月勿食蟹、鳖,损人神气。又云: 龟、鳖肉共猪肉食之,害人; 秋果菜共龟肉食之,令人短气; 饮酒食龟肉,并菰白菜,令人生寒热。六甲日勿食龟、鳖之肉,害人心神。螺、蚌共菜食之,令人心痛,三日一发。虾鲙共猪肉食之,令人常恶心多唾,损精色。虾无须,腹下通乌色者食之害人,大忌,勿轻。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虾、蚌著甲之物。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