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一节 犬腺病毒感染
    来源:辈宠网

犬腺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犬的传染性肝炎和传染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犬传染性肝炎多发生于犬,也可见于其他犬科动物,在犬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眼睛疾患,在狐狸则表现为脑炎。犬传染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临诊表现持续高热、咳嗽、浆液—黏液性鼻漏、扁桃体炎、喉气管炎和肺炎,幼犬腹泻。

该病呈世界范围性分布,从流行情况来看,在我国亦早已存在。

【病原学】 腺病毒 (Canine adenovirus,CAV) 包括CAV-1和CAV-2两型。犬腺病毒2型 (Canine adenovirus Type 2,CAV-2) 主要引起犬的呼吸道疾病和幼犬肠炎。犬腺病毒1型 (Canine adenovirus Type 1,CAV-1) 又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Infectious caninehepatitis virus),主要引起犬传染性肝炎,CAV在分类上属腺病毒科 (Adenoviri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 (Mastadenovirus)。形态特征与其他哺乳动物腺病毒相似,呈20面体立体对称,直径70~90 nm,有衣壳,无囊膜。衣壳内由双链DNA组成的病毒核心,直径40~50 nm。

CAV包括CAV-1和CAV-2两型,二者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但CAV-2表面的纤突较CAV-1略长。经DNA核酸酶切图谱分析,CAV-2与CAV-1基因组中具有70%的同源性。但经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分析证实,两者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存在差异,可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将其加以区别。

CAV能凝集人“O”型、豚鼠和鸡的红细胞,不凝集大鼠、小鼠、猪、犬、羊、马、牛、兔的红细胞。CAV可在原代犬、猪、雪貂、豚鼠、浣熊的肾和睾丸细胞以及MDCK细胞上增殖。病变细胞增大变圆、变亮、聚集成葡萄串状。

CAV-2可在犬肾原代细胞、犬肾上皮细胞和犬肾传代细胞 (MDCK) 上良好生长,在MDCK细胞上产生的细胞病变为细胞肿大、变圆、脱落,呈 “葡萄串状”,被认为是CAV-2的特征性病变。

CAV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在pH3~9条件下可存活,最适pH6.0~8.5。在4℃可存活270天,室温下存活70~91天,37℃存活29天。56℃30 min仍具有感染性。病犬肝、血清和尿液中的病毒于20℃可存活3天。碘酚和氢氧化钠可用于消毒。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CAV主要感染犬和狐狸,山狗、狼、浣熊、黑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犬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但1岁以内的幼犬多发。幼犬病死率高达25%~40%,成年犬很少出现临诊症状。

2.传染源 病犬和康复犬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犬尿中排毒可达180~270天,是造成其他犬感染的重要疫源。

3.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犬 (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尿、粪) 和接触污染的用具而传播,也可发生胎内感染造成新生幼犬死亡。

自然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病毒通过扁桃体和小肠上皮经由淋巴和血液而广泛散播。肝实质细胞和多种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是病毒侵害的主要靶细胞。肝脏是受损害的首要部位,常发生变性、坏死等退行性变化或慢性肝炎变化。病毒可在肾脏长期存在,开始局限于肾小球血管内皮导致蛋白尿,随后出现在肾小管上皮引起局灶性间质性肾炎。在疾病的急性发热期,病毒可侵入眼而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和角膜水肿。

【临诊症状】

1.犬传染性肝炎 自然感染潜伏期6~9天,临诊上分为四型:

(1) 最急性型 常在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内死亡。

(2) 急性型 患犬怕冷,体温升高至39.4~41.1℃,精神抑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呕吐,腹泻,粪中带血。

(3) 亚急性型 症状较轻微,咽炎、喉炎可致扁桃体肿大,颈淋巴结发炎可致头颈部水肿。特征性症状是角膜水肿,即“蓝眼”病,病犬表现眼睑痉挛、羞明和流浆液性眼分泌物。角膜浑浊通常由边缘向中心扩展。眼疼痛反射通常在角膜完全浑浊后逐渐减弱,但若发展为青光眼或角膜穿孔则重新加剧。

(4) 慢性型 多发于老疫区或疫病流行后期,多数病犬不死亡可以自愈。

2.CAV-2感染 潜伏期5~6天,主要表现持续性发热,病犬表现为持续6~7天的刺耳干咳或致死性肺炎。其他症状包括抑郁、不食、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和浆液—黏液性鼻漏。依轻重不同,还可表现扁桃体炎、喉气管炎和肺炎等症状。近年来发现,CAV-2可引起幼犬腹泻,粪便稀软,混有黏液。

【病理变化】

1.犬传染性肝炎 CAV感染主要表现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实质器官、浆膜、黏膜上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和颈部皮下组织水肿、出血,腹腔内充满清亮一浅红色液体。肝肿大,呈斑驳状,表面有纤维蛋白附着。胆囊壁水肿增厚,灰白色,半透明,胆囊浆膜被覆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胆囊的变化具有诊断意义。脾脏肿大、充血。肾出血,皮质区坏死。肺实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中脑和脑干后部可见出血,常呈两侧对称性。

2.CAV-2感染 主要见于呼吸道,肺膨胀不全,充血,有各种程度的实变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支气管充血、水肿,支气管周围淋巴小结充血、出血,肠道病变可见肠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

组织病理学观察,在病犬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隔细胞和鼻甲上皮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肠炎型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核内包涵体。

【诊断】 由于其早期症状与犬瘟热等疾病相似,有时还与这些疾病混合发生,因此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可做出初步诊断。特异性诊断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1.病毒分离与鉴定 可采取病犬血液、扁桃体或肝、脾等材料处理后接种犬肾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随后可用血凝抑制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

2.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急性或亚急性病犬肝脏中含有大量病毒粒子。根据CAV-1可凝集人“O”型红细胞,且此种凝集作用既可被CAV-1血清所抑制,也可被CAV-2血清所增强的原理,建立了该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法既可检测病料中血凝抗原用于急性病例的临床诊断,也可检查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用于免疫力测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3.其他诊断方法 包括免疫荧光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依据各自的实验条件建立上述诊断方法。

【防控措施】 预防本病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防止病毒传人。坚持自繁自养,如需从外地购入的犬,必须隔离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一旦发病需立即控制疫情发展。应特别注意康复期病犬仍可向外排毒,不能与健康犬合群。

国外已成功地应用甲醛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国内多使用六联苗或五联苗进行预防接种。

病初发热期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可以抑制病毒扩散。然而,一旦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由于已经产生广泛的组织病变,即使应用大剂量高免血清也很少有效。对轻型病例,采取静脉补液等支持疗法或对症疗法有助于病犬康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