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食道虫病或称犬血色食道虫病、犬旋尾线虫病,是由狼旋尾线虫寄生于犬的食道或大动脉壁形成肿瘤状结节的寄生虫病。
[病原] 犬食道虫病病原是狼旋尾线虫。狼旋尾线虫为淡血红色,卷曲成螺旋状。雄虫长30~40mm,尾端有4~5对特殊的小乳突; 雌虫长54~80mm,尾端钝,只有1对乳突,阴门开口于食道后端。虫卵呈长椭圆形,大小为30~37μm×11~15μm,卵壳厚,内含1个弯曲的虫胚。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犬食道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食粪甲虫(中间宿主)吞食后,虫胚从虫卵中孵出,经蜕皮后发育成具有感染力幼虫并在食粪甲虫的气管内形成包囊。此时的食粪甲虫被两栖类、爬虫类、鸟类(也有鸡)和小哺乳类等吞食,幼虫包囊可以在他们体内的肠系膜内继续存活,仍具有感染力。犬食入了含有感染性包囊的食粪甲虫或上述两栖类、爬虫类等而被感染后,幼虫钻入胃壁或肠壁中,经血液循环移行到主动脉和食道,在食道壁和主动脉壁中形成结节发育成熟。
[症状] 轻度感染犬不表现临床症状,只有当食道病变发展为肉芽肿,压迫食道阻碍食物通过时,才出现吞咽困难、呕吐、流涎和咳嗽等症状,导致病犬食欲减退。若结节内有细菌感染则体温升高,个别病犬因动脉壁结节破裂,导致急性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可见食道口有肿瘤样阴影)来诊断。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或沉淀法检查粪便中有虫卵可确诊。
[治疗] 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①丙硫咪唑50mg/kg体重,口服。
②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100~200mg/kg体重,连续口服1周。
③乙胺嗪(海群生)10mg/kg体重,口服。
[预防]
①无害化处理患犬的粪便。
②杀灭食道虫的中间宿主和媒介动物。
③避免生食中间宿主和媒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