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生物的生命现象,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诸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理、生化过程,不论植物、昆虫、家畜以及人类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每种生物又有其自身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特殊性。研究犬生长发育的共同规律,也要考虑不同品种犬类型的特殊性。
一、犬生长发育的阶段
犬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犬的结构和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一定的特点,生长发育阶段,也称为生长发育时期或生长关卡。一般来说都是从出生前后作为一个分界线而分为两大时期,即胚胎时期和生后时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犬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再划分为若干时期。
(一)胚胎期
胚胎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为止的生长发育阶段,这是犬生长发育中细胞分化最强烈的时期。在胚胎时期中,受精卵经过急剧的生长发育过程转变为复杂而具有完整组织器官系统的有机体。这些组织和器官具有各种生理机能。胚胎是在母体的直接保护和影响下生长发育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排除外界环境的直接干预与不良影响。根据胚胎在母体子宫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其细胞分化与器官形成的不同,一般把胚胎时期又划分为胚期、胎前期和胎儿期。
1. 胚期
胚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与母体建立联系时为止。通常胚胎的受精卵在母体输卵管中已开始卵裂。卵裂的结果形成囊胚,继而在一边产生胚盘。
2. 胎前期
胎前期的主要特征是各种器官迅速形成,逐渐出现品种特征。在胎前期,胚胎不仅利用子宫乳,并且通过绒毛膜和母体取得联系,同时出现新的绒毛叶。
3. 胎儿期
这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体躯及各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同时也形成了被毛与汗腺。
在犬胚胎发育前期,绝对增生增重不大,但分化很强烈,因此对营养的质量要求较高; 怀孕后期,绝对增重很快,对营养的数量要求很大,以保证迅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 生后期
指从犬出生到衰老以至死亡的一段发育过程。在这一时期中,犬个体直接与自然界接触,生长发育的特点完全不同于胚胎期。犬在生后生长发育阶段按其生理机能特点划可分五个时期,即哺乳期、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及老年期。
1. 哺乳期
指出生到断乳这段时间,约在45日龄以内。这是仔犬对外界条件逐渐适应的时期,其特点为:
(1)各种组织、器官在体积和机能上都发生很大变化。如由依靠母体血液供给氧气转变为个体进行独立的氧气代谢,呼吸和消化机能迅速适应新的条件。原来依靠母体通过脐带供应营养,出生后消化系统迅速生长发育,机能也日趋完善。如仔犬出生时眼没睁和耳闭锁,11日龄左右开始睁开,耳闭锁也开始打开,大小便由依靠母犬舌头舔刺激排泄到自己排泄。由爬行到站立行走。长出乳牙开始嚼食物,逐渐由吃母乳过渡到吃流质饲料和开始吃干食物。体高、体长、体重迅速增长,消化功能不断加强,胃体积不断增大,食量也不断增加。到15日龄增重由原来不足50克到100克以上。45日龄断乳时,其体重已是出生时的8倍多。
(2)母乳是主要营养来源。在出生初期,母犬初乳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都比正常乳高许多倍。初乳还含有抗体,对保证仔犬早期生长发育及机体抗病能力有很大作用。随着仔犬消化机能的逐渐完善,对母乳的依赖性也日益减小,仔犬开始吃食,采食量慢慢增加,最后完全断乳。
(3) 哺乳期仔犬生长迅速,增长很快。
(4)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容易遭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死亡。如踩死、压死、咬死、吃不到母乳饿死、冻死等等,在1周龄以后,死亡率明显下降。
2. 幼年期
一般指由断奶到性成熟这一段期间,一般在45日龄到8月龄左右。幼犬体内各种组织器官逐渐接近于成年状态,性机能开始活动,这个时期有以下特点:
幼犬从依赖母乳过渡到食用饲料,食量不断增加,消化能力也大大增强。骨骼和肌肉迅速生长,各组织器官也相应增大,特别是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最强烈。绝对增重逐渐上升,奠定了今后的体质和外形的基础。
3. 青年期
指由性成熟到体成熟这段时间,犬大约在8~18月龄。机体生长发育接近成熟,体型基本定型,能产生后代。其特点是: 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机能逐渐完善;绝对增重达到最高峰,生殖器官发育完善,母犬乳房生长强度加大。
4.成年期
从生理成熟到开始衰老称为成年期,大约在18月龄到8岁。此时期生产水平达到稳定状态。其特点是:各种组织器官发育完善,生理机能也已完全成熟,能量代谢水平稳定;生产性能已达到最高峰,性活动最旺盛; 体型已定型。在饲料丰富的情况下,能迅速沉积脂肪。
5.老年期
一般在8岁以后,整个机体代谢水平开始下降,各种器官的机能逐渐衰退,饲料利用能力和繁殖能力随之下降,呈现各种衰老现象。由于利用价值低往往被淘汰。
二、生长发育不平衡性
在犬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内外组织、器官,也无论部分还是整体,不同时期的绝对生长都不是等比增长的,而是有规律地表现出高低起伏的不平衡状态。我们在实际饲养培育过程中,就是利用这些规律来控制犬有关性状生长发育的。
(一)体重增长的不平衡
犬出生后,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一定时期达到最高峰,一般到成年后绝对增重很少,若从生长强度的变化来分析,又可发现年龄愈小生长强度愈大,胚胎时期比生后时期生长强度大,幼年期比成年期生长强度大。总而言之,犬早期生长发育较迅速,后期较慢; 大型犬各生长发育时期比小型犬长,但在胚胎时期重量加倍次数比小型犬多。所以在实际饲养培育中应特别强调重视怀孕母犬的饲养管理及仔、幼犬的培育。
(二)外形与骨骼生长发育的不平衡
犬不论是在胚胎时期或是出生后的生长阶段,整个体形或各部位的比例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在整个生长期中,不但可以看到外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并且各部分生长速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顺序。若以体高为标准,一般初生的仔犬头部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其他部分生长较快,头部占整个体躯的比例就逐渐缩小。可见犬的外形并不是按仔犬的身体各部位等比例长大的。犬出生以后活重增长速度比任何体尺的增长都快; 颅骨大小、尻部和肩甲高度等体尺的增长速度小得多; 后躯长度和宽度的生长速度,比头部和前躯快得多。一般来说,犬外形的变化,出生后长度增长最迅速,其次是深度,最后是宽度。长、宽、深的生长强度有规律地更替。在胚胎时期,头部的生长最旺盛,出生后颈部超过头部,然后生长最强点移行到背部、腰部、荐部,这种生长强点有顺序的移行现象称为生长波或生长梯度。生长波分两种,一为主要生长波,一为次要生长波。主要生长波是由头向后和由尾向前依次进行到腰角处汇合。次要生长波是由系部开始向上移,最后与体轴相接。生长波汇合的地方称为生长中心。
另外,从骨骼本身的形状来说,一般是先增长长度,然后是宽度和厚度,所以犬在仔、幼时期管状骨相对地长而细,头骨则随年龄的增大而变得短而宽。
(三)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平衡
对犬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研究,发现犬不论是在胚胎时期或生后时期,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强度也不同。皮肤和肌肉无论在胚胎时期或生后时期,生长强度都占优势; 而脑则相反,生长比较缓慢; 肠在胚胎时期的生长强度大于生后时期; 睾丸则生后时期大于胚胎时期。各器官生长发育的迟早和快慢,主要决定于该器官的来源及其形成时间。在系统发育中较古老的器官,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它们的生长发育较缓慢,结束较晚。反过来,系统发育中出现较晚的器官,在个体发育中也出现得较晚,它们生长发育较快,结束较早。例如,脑和神经系统等是维持生命必须的主要器官,在系统发育中是较老的,所以在胚胎时期中很早就形成,但生长较慢,结束也较晚。然而乳房等器官,却形成较晚,发育较快,结束较早。
骨的生长强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皮的生长保持一定的水平,肌肉的生长强度上升到一定水平就开始下降,脂肪生长强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脂肪的沉积首先储存于内脏器官附近,其次在肌肉之间,继而皮下,最后积储于肌肉纤维中。
正常生长优势排列顺序为脑-骨-肌肉-脂肪等,若受到营养不足的影响,也按这个顺序推迟。
三、犬的寿命
犬生命周期是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所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都会对犬寿命产生影响。由于犬品种不同,寿命长短也稍有不同,一般体大的寿命稍长一些。小型犬的平均寿命约为12岁,中大型犬多在12~15岁之间,日本有一头犬最高年龄达29岁。
为了客观地反映犬龄特性,现将犬与人的年龄对应表列出,仅供参考。犬出生后1年内与人年龄换算表 (表2-2-1,表2-2-2) 如下。
表2-2-1 犬与年龄换算表(犬为天,人为岁)
犬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220 | 240 | 260 | 280 | 300 | 320 | 340 |
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