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二节 种公犬的饲养管理
    来源:辈宠网

种公犬的繁殖力的高低,与其日常饲养管理是否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对种公犬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犬的繁殖力,才能确保其繁育质量和数量,同时延长种公犬的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更好的效益。因此,科学地饲养和管理好种公犬对于犬的繁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种公犬的饲养管理要求是: 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活泼、性欲旺盛、体力充沛、配种能力强、繁育性能良好。对种公犬的饲养管理可根据种公犬的工作特点分为休养和配种两个不同的时期。

一、种公犬的日常饲养管理

种公犬休养期是指不配种时期。饲养管理与工作犬有许多相似点,但又不完全相同。种公犬休养期的饲养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犬的体质健壮,调整犬的神经活动和行为反应,使其保持旺盛的体能和强烈的性欲本能。

(一) 种公犬的营养需求

种公犬由于其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所以维持其正常生存所需的能量与同体重的母犬或工作犬相比要更多一些。这种能量供给取决于饲料的营养水平、犬个体的吸收消化能力和采食量的多少等多方面的因素。

1. 营养需求

种公犬的营养需求应特别注意饲料中蛋白质、钙、磷、铁、锌、铜、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的含量。营养供给不足或营养素不均衡,容易引起射精量和精液品质下降,公犬性成熟推迟和性欲不强。甚至导致公犬睾丸退化,缩短种公犬的使用年限。一般来说,提供全价的颗粒饲料是确保种公犬日常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如果给种公犬提供的是稀湿料的话,则要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满足种公犬的营养需要。

2. 犬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

犬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消化吸收能力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的体质状态和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同样会体现出不同的消化吸收能力。一般来说,判定某一个体犬的消化吸收能力应从犬的食欲、食量、排泄和膘情等多方面来进行考查。如果犬的食欲旺盛,食量正常,排泄正常,膘情适中,应该说该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反之则弱。毫无疑问,当犬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其消化吸收能力自然要下降。此外,当犬发生体内或体表寄生虫时,其消化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因此,一般在犬消化吸收不好的时候,有必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使犬尽快恢复消化吸收能力。在犬的消化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注意掌握犬的日粮量,以确保犬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被破坏。

3. 种公犬的日粮量的掌握

由于种公犬的品种、个体的体重、饲料的种类、营养成分以及消化吸收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其日粮量也就不尽相同。以德国牧羊犬和罗威纳犬的标准体重为例:德国牧羊犬种公犬的标准体重约35千克,罗威纳种公犬的标准体重约45~50千克,如果采用知名品牌“宝路”成犬颗粒饲料喂养的话,那么德国牧羊犬的日粮量约为0.6千克,而罗威纳犬的日粮量则约为0.75千克。

上述列举的日粮量标准不是恒定不变的,由于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犬个体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犬的日粮量标准也应随之做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满足种公犬的营养需要,又不造成浪费的饲养目的。

(二) 种公犬的管理

1. 喂养

种公犬每日饲喂的次数一般为每天2次,每次的进食量可根据犬个体差异灵活掌握。喂养方式一般采用有规律的定时喂养方式,尽量不采用自由摄食方式。在采用定时喂养方式时因某种原因而不能一次吃完定量食物的话,应及时撤除。并保证供应清洁的饮水。

2. 梳刷和卫生

要经常对犬体进行梳刷,以保持犬体整洁。特别是春秋换毛季节,一定要及时清除犬体更换的被毛。保持犬舍的卫生,应及时清理犬的粪便和尿液,同时注意检查犬舍有无破损。

3. 散放

散放是指让犬在户外进行自由活动的一种运动方式。主要目的,一是让犬在户外及时自由地排除大小便。同时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体质和胆量。二是通过散放让犬在自由活动中满足其自由反射、姿势反射和探求反射等一些本能反应,从而起到调节犬的神经活动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在散放中,要根据散放场地和环境、犬的服从性和生活习性对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防犬随地捡食、咬架、攻击行人和追咬家禽家畜或者是追捕其他动物。每日散放的次数至少2次,每次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如果时间充足也可延至1.5小时,最少不得少于15分钟。

4. 运动

运动是指让犬在户外进行一定强度的活动形式。主要目的是增强犬的体能,提高犬的机体免疫力,改善犬的神经活动,促进犬的繁育机能。具体方法有:徒步带犬进行跑步,或采取让犬随自行车、摩托车奔跑,爬山,长途行走,游泳,训练犬抛物衔取或跳越障碍和其他一些基础动作以及进行追踪和扑咬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犬进行剧烈运动前后半小时,不能给犬饲喂食物,运动前不要大量饮水,运动后也不要马上给犬喝水,运动后不要立即让犬卧下休息或放回犬舍,运动强度的提高和恢复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运动中要注意观察犬的反应,如果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应找兽医诊治。

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种公犬在配种期有许多生理特点和行为反应与休养期相比是不同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就必须做一些相应的调整,采取一些更具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方法,以使种公犬的繁殖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延长种公犬的使用年限。

(一) 种公犬配种期的生理特点和行为反应

1. 种公犬配种期的生理特点

种公犬在配种期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性反射为中心的一系列连锁行为反应上。

(1) 种公犬的性行为 种公犬的性行为是一种先天本能的,无条件的,维持动物物种延续所必需的行为。它可以通过嗅、视、听、触等感觉器官感受性刺激而进行充分的表现。最常见的就是嗅闻母犬的尿迹,看见发情母犬即对母犬进行追逐,嗅闻和舔母犬的外阴,用前肢挑逗和搂抱母犬等现象。详细内容参阅本书第一篇第三章。

(2) 种公犬在配种期的其他生理行为反应 由于性反射对其他神经活动的抑制作用,使得种公犬在配种期内的许多行为反应都带有明显的配种期生理特性,其中较为集中地反映在进食、服从和作业等方面。

①进食影响 种公犬在配种期间其进食速度和进食量都会显著下降,有的甚至出现停止进食的情况,这都是公犬在此期间的一些正常反应 (只有个别犬例外)。随着配种期的结束,即母犬发情期的结束,种公犬的进食速度和进食量才会逐渐恢复正常。

②服从影响 种公犬在配种期内的服从性会大大降低,表现出不听指挥、不服从口令的现象,即使下达很强烈的命令,犬也表现出不理不睬的态度。如果犬在舍内,则会表现烦躁不安,在犬舍外则会表现慌张不定。

③作业影响 种公犬在配种期内进行科目作业时,可以发现其作业的专注力下降,作业能力也不能正常发挥。其训练和作业的效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 种公犬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由于种公犬在配种期的生理特点与休养期有所不同,因此对种公犬的饲养管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具体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 增加营养和饲喂次数 种公犬因配种所消耗的物质和体能相对较大,所以在配种期内应给予犬充足的营养供给。特别注意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数量。如果其进食速度和进食量有所下降,则应考虑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进行喂养,以使犬每日的进食量得到有效保证。

(2) 单圈饲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3) 配种前后不得剧烈运动 一般种公犬配种的时间可选择在早晨和黄昏犬的性欲最旺盛的时间进行。为了确保犬交配成功,在配种前不得进行剧烈运动,以保证犬有足够的体力和兴奋性进行交配。交配之后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应立即让犬休息,迅速恢复体力。

(4) 在散放中应加强对犬的控制,不要轻易让犬自由活动,以免犬的服从性遭到破坏伤及人、畜等。

(5) 加强种公犬配种前后的犬病预防。种公犬在配种前应进行健康检查,如果患有不宜配种的疾病,则不得进行配种。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