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三节 小犬的饲养管理
    来源:辈宠网

一、仔犬的饲养管理

仔犬是指从出生到45日龄的犬。根据仔犬生理特点的变化,可将这一生长时期的犬分为新生仔犬和断奶前仔犬。在犬的一生中,仔犬阶段是对饲养管理要求最高的时期。因此,只有根据仔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特点,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培育出体质健壮,品质优良的犬,从而达到提高犬群质量,巩固育种效果,降低饲养成本,创造最佳效益的目的。

(一) 仔犬的生理特点

新生仔犬一般是指出生后3周的犬,这一阶段的仔犬显得又弱又小,行动不灵活,但和所有新生哺乳动物一样,出生后不久的仔犬就会吮奶。由于刚刚从母体降生,未开眼和耳闭锁,听不见也看不到,其免疫防御系统、消化排泄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也不健全。大约在10~14天之间,仔犬开始张开眼睛,再等7天左右才能看见物体。出生后13~17天之间,随着耳闭锁的开启,听觉器官才会开始起作用。如同婴儿一样,仔犬大部分时间处在睡眠中。营养充足的仔犬在出生后的1周内除了睡觉就是吃奶。以后它们的活动量逐渐增大,到3周前后,会摇摇晃晃地爬动,并试图寻找除母乳以外的食物,直到完全断奶后,进入幼犬阶段。

(二) 仔犬饲养管理措施

1. 新生犬的管理要点

在这一时期,仔犬还基本上不会行走,完全依靠乳汁存活和生长发育。根据它的这些生理特点,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理。

(1) 认真检查每头新生仔犬情况 一般情况下,母犬会本能地撕开新生仔犬的胎衣,咬断脐带,并舔干新生仔犬。如果母犬在最初的1~2分钟内不能撕开胎衣,应迅速地人为处理,否则将会导致新生仔犬窒息直至死亡。个别母犬可能由于经验不足,会不停地过分地舔新生仔犬,这会使得新生仔犬的皮肤受到损伤,应适当给予干预。

(2) 及时抢救假死的新生仔犬 因鼻腔被粘液堵塞或羊水进入呼吸道,常造成新生仔犬窒息,即称假死。表现为新生仔犬全身无力,发软,不能挣扎,呼吸停止,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进行抢救。实践证明,凡是新生仔犬脐带基部动脉跳动正常的,多数都能救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接产人员迅速剪断仔犬脐带后,马上用脱脂棉或纱布、卫生纸块擦干其口鼻部的粘液。对已经进入气管内的羊水进行处理,可用双手握住仔犬的头部和身躯,头朝下,用力甩,手一握一松有节律地压迫胸腹部,促使羊水从气管内排出,同时用纱布块摩擦新生仔犬全身皮肤,促使血液循环。如此经过3~5分钟抢救仍不能自行呼吸的,则可能已经死亡。

(3) 尽快让新生仔犬吃到初乳 母犬产后早期的乳汁称为 “初乳”,初乳中含有的成分除营养物质外,最重要的是含有可保护仔犬安然度过最初6~10周所需的抗体,这种母源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在初生的几天中,新生仔犬消化道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逐渐下降,直到完全失去这种吸收能力。另外,新生仔犬只有少量的皮下脂肪,其能量完全来源于糖元。出生后糖元很快地耗尽,直到吃过几天奶后才能恢复。如果新生仔犬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奶水),就会很快脱水、寒冷、虚弱以至衰竭,即使幸存其预后也不良。因此,新生仔犬一定要尽早吃到初乳,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使新生犬吸吮到乳头。再者,初乳中还含有大量的镁盐和维生素,具有轻泄作用,可促使胎粪排出,而且初乳的酸度较高,有利于消化道运动。事实证明,使新生仔犬尽早地吃到初乳,对于提高仔犬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4) 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新生仔犬的体温调节功能是不完善的,主要依赖外部热源(如母体)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将环境温度保持到一定范围内,对于新生仔犬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生后的前5天,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随后可每周逐渐下降3℃,在新生仔犬阶段,环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1℃。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新生犬的体温就会迅速降低,当体温低于30℃时,它们的新陈代谢大大减慢,并开始出现死亡。新生仔犬体温过低时,可引起多数母犬拒绝哺乳。母犬感觉到了新生仔犬已不能存活时,就会把它推弃到一边,决不再消耗自身的精力,这样新生仔犬就更远离母犬和同窝仔犬的体温热源。由于体温过低,以至无力吸吮,又加剧了寒冷,由此恶性循环,使新生仔犬很快死亡。为了保证新生仔犬的环境温度,可在产房内使用暖炉或电暖器,在犬床上可使用电热毯,在犬床上方可悬吊红外线或暗光灯泡,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让新生仔犬直接和电热毯接触,也不能让红外线灯泡和新生仔犬离得太近,以免引起新生仔犬被烧伤。

(5) 母乳不足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母犬的奶水不足,一般可通过观察母犬的体况和乳房的大小来判断。如果新生仔犬的数量太多,也会出现母乳不足,具体表现为新生仔犬睡眠较少、不安、叫声不断,增重不明显,这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对体况不佳的母犬进行全面体检,查明母乳不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②确实供给量足质优的高能日粮,如饲喂的是颗粒型饲料,可考虑增加水分的摄入,以满足泌乳的需要。

③通过寄养的方式解决。

④人工哺乳。可选用特制的宠物奶瓶或早产婴儿奶瓶,人工哺乳时应先用消毒液消毒奶瓶,再将奶料调好倒入瓶内,加热至38℃左右,然后抱着新生仔犬,托住其胸廓部,将奶嘴送入仔犬口中,喂奶时要让仔犬的腿自由活动,以便出现“揉捏”反射。奶料可选择牛奶或成品犬奶代用品。

(6) 特殊情况下初生仔犬的饲养管理 新生仔犬由于受到母犬挤压、遗弃或无力吸吮母乳,不能与同伴竞争母乳时,或因母犬患有乳房炎、乳头炎拒绝哺乳及母犬死亡等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找一个有抚育能力的母犬寄养,同时多和人接触,为其提供一个温暖亲情环境。如果没有合适的母犬,可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①保持仔犬互相隔离,防止互相吸吮造成皮肤损伤和感染或者误将阴部当奶头,吸入尿液引起不良反应或死亡。

②帮助排粪。对于自己不能排除粪便者,可用温热湿润的棉球或毛巾在肛门周围轻轻刺激,等排出粪便后,将肛门周围擦拭干净,起到清洁和按摩作用,以促进肠道蠕动和顺利排便。

③当仔犬睡觉时,要盖上毛巾、毯子等物品保温。

④保持孤儿犬的周围环境温度。

⑤按时修爪、剪尾和去除残留趾等。

有些品种的犬,在14~21日龄时如果不对其进行修爪,新生仔犬吃奶时的揉捏运动会抓破母犬的下腹,必要时可使用婴儿用的指甲剪来修剪新生仔犬的爪子。剪尾的问题常会引起人们的争议,但是,如果新生仔犬所属品种在养犬俱乐部或协会中,其标准是要求剪尾的,则必须给予断尾。有些品种的犬有残留趾,如果不剪掉,将有可能在以后妨碍犬的运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按时剪除。剪尾和去除残留趾的最佳时间是出生后的3~5天内。

2. 断奶前仔犬的管理措施

断奶前仔犬是指21~45日龄的犬。一般情况下,母犬的泌乳高峰从仔犬20日龄左右开始下降,而此时仔犬的生长发育高峰却正在上升,日需要奶量不断增加。因此要紧密结合哺乳期内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营养水平,对管理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 做好断奶前的过渡工作 大量的实验表明,仔犬在45日龄前后断奶是较为科学的。20日龄左右的仔犬,已经开始学习行走,并开始随母犬吃食,对于这种行为应加以鼓励。仔犬的补食最初可在盘中放入牛奶供其开食,以后用流质代乳品,到最后完全过渡为颗粒饲料。随着仔犬乳齿的长出,这种过渡对以后的断奶是有必要的。

(2) 断奶方法的选择 断奶是仔犬断绝母乳生活转入其他食物的过程,是其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断奶方法,对于母犬体况的恢复和仔犬的生长发育都是十分有利的。断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强行分离法。就是到该断奶时强行将仔犬和母犬分开。这种方法适用于仔犬生长发育的程度均匀,在过渡期内对采食饲料的适应性较好,并且母犬的乳量并不是十分充足的情况,具有断奶时间短,分窝时间早,有利于母犬身体健康的特点。如果对该方法使用不当,则会出现仔犬消化不良、母犬和仔犬的精神紧张,食欲不振等现象,乳量较足的母犬还有可能引起乳房炎。

②分期、分批断奶法。根据仔犬的发育情况和母犬的身体情况,分期、分批断奶,仔犬发育好的可先断奶,体格弱小的可后断奶。在母犬身体健壮,乳量足的情况下,虽然延长了哺乳时间,但却有利于仔犬的生长发育,缺点是给管理上带来了麻烦,而且对母犬的产后恢复不利。

③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法断奶时将母犬和仔犬分离,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将减少的次数改为喂牛奶、稀饭和其他仔犬易消化的食物作补充,直至仔犬完全能够独立吃饲料为止。这种方法适用于乳量相对较足的母犬和生长发育程度均匀的仔犬,不会引起仔犬消化不良和母犬精神紧张,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3) 驱虫和免疫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20日龄时首次使用药物盐酸左旋咪唑,以每千克体重10毫克的剂量一次口服,对于仔犬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以后可进行定期驱虫或根据粪便检查的结果,决定是否驱虫。仔犬的第一次免疫较理想的年龄应在5~6周龄。经过免疫注射几周以后,可以产生抗体,从而建立起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二、幼犬的饲养管理

从生理的角度考虑,幼犬是指45日龄到6月龄的犬。这个时期的犬性情活泼,好动贪玩,尚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对主人的依赖性较大,在管理方面和成年犬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和培育训练方案,对于幼犬来说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 幼犬的生理特点

幼犬的可塑性大,是最有利于定向培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幼犬具有物质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要求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高; 同时,具有消化器官尚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也不十分健全;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体温调节能力差等特点。

(二) 幼犬的饲养管理措施

(1) 保证幼犬饲料的营养全价 应根据幼犬不同发育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来确定饲料配方,因为幼犬在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各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均衡的。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主要增长躯体及增加体重,4~6个月主要长体长,7个月后主要长体高。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幼犬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均应供给充足而丰富的营养物质,以保证幼犬的体质健壮,发育正常。

(2) 合理安排饲喂 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食具、定场所,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断奶后的幼犬,常常显得烦躁不安,有时食欲不振,挑食,有时食欲旺盛,抢食,可通过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解决。一般以每天饲喂3~4次为宜,并适当控制食量,使幼犬始终保持较旺盛的食欲,如果一次饲喂的量太多,则容易引起幼犬消化不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或受压过重而使得四肢变形。

(3)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可以在增强犬体骨骼、肌肉组织的机能,改善内脏器官功能的同时,促进新陈代谢,适应不同气候和环境,防止缺钙引起佝偻病的发生。

(4) 保持环境和犬体卫生清洁 犬舍要每天清扫,随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要经常给犬梳理被毛、洗澡,但注意不要着凉。洗澡时切勿将污水弄入眼和耳内,以免引起感染和使幼犬产生恐惧。

(5) 适时合理地进行分群 有的品种母犬在6月龄左右开始性成熟,应尽早将品种、性别相同,年龄和个体大小一致的犬放入同一犬舍饲养,以免发生偷配及打架事故的发生。对于性情暴躁,爱抢食的幼犬,挑出后放入能和其相处的犬群中饲养。对于弱小的犬,最好单独饲养。为了树立个别弱小犬的自信心,可有意识地将其关入比它年龄、体型更小的幼犬中进行培育。

(6) 做好疾病防疫工作 要定期驱虫、按程序注射疫苗。以防寄生虫和传染病的发生,发生疾病,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要适时称重和健康检查,掌握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营养供给。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