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二节 犬舍场址选择与建筑
    来源:辈宠网

犬舍是供犬定居生活、进行日常饲养管理活动的场所和必要设施。其场址的选择和犬舍的设计结构关系到犬的生存环境条件以及以后的日常管理,直接关系到犬的健康、繁殖和训练。

一、场址的选择

(一) 地势

犬舍场址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环境清静、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夏季避阴通风、冬季全日照温暖的地方。一般要低于人的住宅区,并处于下风处,但不能选在低洼处和凹谷地,易引起烟尘和雾气聚集,以及污水的聚积和受污染,犬舍的地下水位应低,下雨或融雪后不积水,不泥泞,易干燥。

(二) 土质

犬舍场址对土质的要求应选择粗粒土壤,即砂土和砂壤土。砂土和砂壤土因空隙大、疏松、透气性和排水性能好,而且土壤中的有机质易于氧化分解,是符合卫生条件而且较洁净的土壤。但这土壤一定是未曾遭受病原菌和寄生虫感染,也未遭受工业废水废气的污染。若在疫区无法避免,至少这种土地要闲置数年后,以便让土壤中的有机质得到较充分的氧化分解,对犬体不再构成大的危害时方可再使用。

(三) 水源

犬舍的供水应充足,要求水质透明、无色、无臭、无异味,感觉性状良好。犬舍的水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选用符合人类饮用标准的自来水,或至少饮水用自来水,而冲刷清洁用水可用无污染的井水、池塘水或河水。在无条件通自来水的地方,饮用水源必须使用符合人类饮用的 (深)井水,无污染的江、河流动水。若河水的上游有化工厂、造纸厂、染织厂等工业废水的污染,而且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不可用作犬舍的饮用水,而用深井水。水面狭小的塘湾死水、旱井苦水由于微生物、寄生虫和蚊蝇滋生较多,并含有较多杂质,不宜做犬用水源。此外,人类的生活用废水、工业用废水也不可用作犬舍的冲刷用水,以免交叉感染或中毒。夏季犬舍饮水槽中的水必须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以免水温过高、变质和蚊蝇的滋生;冬季也要每天更换,水温应控制在8~12℃。

(四) 位置

犬舍的位置要特别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应尽量远离居民密集区、学校、食品厂,并且只能处于其下风处。还要远离化工厂、造纸厂、屠宰厂、皮革厂、冷库、畜禽饲养场、便所、粪池、垃圾堆和污水坑,尤其要远离易于发生传染病的疫区和粉尘、烟尘较大的水泥厂、火力发电厂等,并且最好处于上风处。要远离公路、汽车站、火车站、码头、机场、广播站等有极大噪音和人流聚集的场所(距离1千米以上)。犬舍的位置不能选择在水塘边或沼泽地附近,以免蚊蝇的滋扰,也不能选在山 (坡) 角下、河道口,以免雨水和泥石流的冲刷。

(五) 布局

规划一个犬的繁殖训练场,必须服从总体规划,应按照所饲养犬的品种和要求,合理安排布局。应划分管理区、繁殖区、训练区及隔离区,各区间距在10米以上,隔离区应建在犬生活区下风处,并配备相应的设施。每幢犬舍要有饲养管理员的工作间。每幢犬舍间距在8米以上。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般根据防火的要求要留有防火间距,根据日照、通风等要求留有卫生间距。养犬场特别要考虑防疫需要的防疫间距(或称隔离带)。为了便于管理和运作,根据犬的生产性能和培育方向,较规范的犬繁殖训练场通常将建筑布局按区域划分,见图3-3-1。

图3-3-1 养犬场区域规划示意图

1. 大门 2. 消毒池 3.进场 4.传达室 5. 车库 6. 办公区 7. 修理间 8. 训练场 9.训练场门 10.饲料调制室 11.生产区门 12.水塔 13. 人工授精室 14.公犬舍 15~16.母犬室 17.妊娠犬舍 18.预留种犬舍 19~20. 幼犬舍 21.饲养员工作室 22. 清洁道 23. 活动场 24~25.隔离犬室 26.后大门 27.运粪后门 28.化粪积肥场

1. 繁殖和育种区

繁殖和育种区是犬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母犬的繁殖、哺乳和种公犬提供最佳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区域。在总体规划中,应把地势、风向、朝向、日照、防干扰(隔离)和防疫等条件最佳的区域留作繁殖和育种区。其中繁殖区尤其要布置在防疫、防噪音干扰和相对独立、僻静之处。

2. 训犬区

是专门为训练犬所划分的区域。要有足够的供幼犬散放活动的活动场 (场地要求为平坦的草地或砂壤土地面)。要设专用的训练场,要有足够的面积以安置必要的训练设施。有条件的还可修建简易的游泳池供犬训练使用,夏季还可用来避暑降温。

3. 管理区

是犬场的经营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包括办公室、接待室、消毒室、职工生活福利和机修、车库等建筑设施。其位置既要便于内外联系,又要与生产区等隔离,一般位于犬场大门 (前门) 附近。

饲料的加工、配合、储存和水、电供应安置在这个区域,此外,犬病治疗室、饲养员更衣室、浴室、消毒准备室、生产用品仓库等都在这个区域。

4. 病犬隔离区

为了防疫上的要求,以及对病犬进行专门的护理、观察和治疗所划分的区域。应位于地势较低,下风方向的位置。通常安置在远离繁育区和训练区的地方。

5. 观察隔离区

为外来犬只转群、进场的观察隔离区。位置也应处于地势较低的下风方向,远隔生产、繁育区的养犬场后面的另一角。

二、犬舍的建筑

犬舍的建筑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犬舍最好用砖瓦、水泥结构,门窗可用钢木结构,运动场的隔墙用角铁和铁丝网围成。以造价经济,坚固耐用为原则,而且必须符合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

(一) 犬舍建筑应具备的条件

犬舍建筑应具备防雨、防潮、防风、防寒和防暑的多功能设计结构。

1. 采光、通风与隔声

光照和换气是犬舍卫生的重要条件。犬舍应面向南或东南,安装玻璃采光窗,采光系数 (窗口透光面积/地板面积) 为1/4 ~1/8。采光窗应能开启自如,夏季打开通风换气,冬季气温低可关闭防寒。犬舍自然换气要充分,需有窗户、门、排气孔、风扇提供有效的通风,防止异味和湿气的凝集。当温度高于29.5℃时或有潮气聚集时,可安装人工换气装置和空调,提供有效的通风,以维护犬的健康。封闭系统的犬舍(如产犬舍) 内的气流速度,要求在10~25厘米/秒范围内,以13~18厘米/秒为宜。犬舍内的气流分布应均匀,进出气口 (天窗) 面积宽广些较为合理。自然通风的犬舍,要合理安放犬床、犬箱,避免通入的气流直吹犬箱。

犬舍建筑的外墙、顶棚要有一定厚度,以达到隔音和防震效果,门、窗也要选取隔音材料,以防外界噪音对犬的影响。犬舍内的音响应控制低于60分贝。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当损坏或被污染时容易更换、移除、清洗和卫生消毒。见表3-3-4、表3-3-5。

表3-3-4 犬的代谢量和必要换气量

 保持良好空气状态所需代谢量
动物气流(米3/只)换气量(米3/小时/只)
(体重14千克)4.2549.2略等于人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