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犬训练的概念与意义
种犬训练是种犬训练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种犬的某种特长或技能的活动。种犬训练是提高种犬质量的重要途径。任何一头种用犬,不论它的品种、特性、体型外貌、神经类型如何理想,若不经过训练人员的精心训练,其繁育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训练对种犬来说,就是学习、塑造过程。即根据种犬标准要求,有目的地对种犬施以人为影响,将其塑造成为体质强健、胆大勇敢、兴奋灵活、服从性好及有一定作业能力、繁育能力旺盛的种犬。由此可见,训练是提高种犬质量的重要途径。
种犬训练是提高幼犬质量的重要手段。幼犬优良素质的获得,一方面依靠后天科学的幼犬培训,另一方面依靠先天种犬的基因遗传。幼犬所获得的先天遗传的优良品质,在后天幼犬训练工作中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种犬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根据犬龄、体质等不同情况因犬施训,不可一概而论。二是种公犬配种期间适当减少训练量,种母犬怀孕期和哺乳期既要保证必要的运动量,又要避免剧烈运动。三是种犬训练贵在坚持不懈,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是训练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种犬伤亡事故和种犬伤人事件。
二、种犬训练的条件
种犬训练的条件,除要求犬主具备一定的训犬技术、种犬具有基本素质外,还需要环境和设施方面的条件,以下对种犬训练的环境要求和种犬训练所需的器具作一介绍。
(一) 种犬训练的环境要求
种犬训练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方面,要利用一定的环境条件来提高种犬对任何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大胆量; 另一方面,锻炼种犬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作业能力,保障训练能力的稳定性。
训练环境是指适当的训练场所。不同的训练科目和不同的训练阶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训练环境。
较清静的环境是指外界条件对训练干扰不大的场所,包括种犬已经完全习惯了的环境。这种环境能使犬集中精力受训,易于迅速形成条件反射,宜用于科目训练的初级阶段。
较复杂的环境是指外界环境相对复杂,对训练有一定干扰的场所。当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应有选择地进行环境复杂化锻炼,以增强犬抗干扰的适应性,使其在一定程度的干扰下,也能顺利地从事科目作业,最终达到种犬考核的要求。
复杂环境是指城乡繁华的场所。种犬必须经常性地到这种环境进行锻炼,使其熟悉和习惯这样的场所。
总之,适应环境的过程,要贯穿于整个训练的始终,尽最大努力去利用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
(二)种犬训练所需的器具
必要的物质条件是种犬训练的重要保证。但训练物品及器材的设置,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力求经济实用。训练种犬必备的常用工具、器材主要有:
常用训练器材: 脖圈、牵引带、训练绳、缓冲绳、口笼、衔物。
通过障碍训练的器材: 天桥、平台、大板墙、小板墙、空心架、三级跳台、垛桥、濠沟、涵洞、跑步机等。
扑咬护具: 护身衣、护袖 (外)、皮套袖 (内)、化装服等。
声光锻炼用具: 鞭炮、锣鼓、各类枪支、哨笛、扩音器材、强光手电、火光、烟幕用品等。
三、训犬的基本知识
(一) 训练中使用的主要刺激
1. 刺激的分类
在训练中使用的刺激,根据它们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有: 口令、手势等,非条件刺激有: 机械刺激、食物刺激、引诱刺激等。
2. 非条件刺激的应用
(1)机械刺激。机械刺激包括抚拍、按压、扯拉牵引带、轻打、挑引、使用刺钉脖圈、电刺激器等。除抚拍作为奖励手段外,其他的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直接接触犬的皮肤和肌体,引起犬的触觉和痛觉。
使用机械刺激可迫使犬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制止犬的不良联系。
使用机械刺激训练出来的动作,比较正规而且巩固;但另一方面,犬表现不够兴奋,使用不当会影响犬对犬主的依恋性,甚至对训练产生抑制,拒绝接受训练。
使用机械刺激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的强度。不同强度的机械刺激,能引起犬的不同反应。弱的引起弱的反应,强的引起强的反应,过强的则会使犬产生超限抑制。训练中必须根据受训犬的实际情况来正确掌握刺激量的强度。②刺激的部位要准确。刺激犬体的不同部位能引起犬的不同反应。在训练中必须根据所训科目的内容,刺激与训练动作相适应的部位。③掌握使用的时机。应该及时、恰到好处。④根据所训科目的性质,在使用上有所区别。有些科目可使用,有些科目就不宜使用,如果不加区别地乱用就达不到训练目的,甚至使犬拒绝接受训练。⑤与食物刺激结合使用。由于机械刺激易使犬产生抑制和被动,结合食物刺激就可提高犬的兴奋性,缓和犬的神经过程的紧张状态,使犬迅速建立条件反射。
(2)食物刺激。食物刺激主要指美味食物,如猪肉、牛肉、糖块、点心等。使用食物刺激可引起犬的食欲反射,它带有较强的引诱性。
可用食物刺激来奖励犬的正确动作和引诱犬做出动作。犬表现兴奋、活泼、自然,但姿势不够正确、规范。
使用食物刺激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犬的主要反应。食欲反射强的犬,效果较好,反之则差。犬的食欲反射中枢处于兴奋状态时,效果较好,否则收不到应有的效果。②食物要美味可口,才能引起犬的食欲兴奋,而且要便于携带。③区别科目的性质。衔取、嗅觉作业、扑咬等科目不宜使用食物刺激,否则会影响科目的正常训练。④与机械刺激结合使用。两者结合可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3. 条件刺激的应用
(1) 口令 口令是以一定语言组成的具有指令性的声音刺激,通过犬的听觉引起相应的活动。用来指挥犬做出动作。
口令不同的音调,可引起犬不同的反应。根据发音的音调,可以分为:①普通音调。用中等音量发出,带有严格要求的意义,用它来命令犬做出动作。②威胁音调。用强而严厉的声音发生,用来迫使犬执行动作和制止犬的不良行为。③奖励音调。用温和的声音发出,用来奖励和强化犬的正确动作。
三种不同音调的作用,只有在建立条件反射后才有效果。在日常饲养管理和训练中,用这三种不同的音调结合不同强度的非条件刺激才能形成。
在作用上一般应这样安排: 先用普通音调命令犬做出动作; 如果犬不执行或延误执行口令就用威胁音调,强迫犬执行; 犬执行动作后,再用奖励音调发出 “好” 的口令给予奖励。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口令要简短,发音要简明清晰,不要附加其他语言。②已采用的口令不要轻易更改。③口令要经常得到支持、强化,防止消退。不同的口令音调必须伴以相应的非条件刺激。
(2)手势 手势是以手的一定姿势、动作组成的形象刺激,通过犬的视觉引起相应的活动。用他指挥犬做出动作。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手势要与日常习惯动作区别开来。②要保持手势的准确性和一定的挥动速度。③根据犬的情况,掌握使用时机,必须在犬注意犬主时才能用。④要经常给予支持、强化。
(二) 训练手段
训练手段是犬主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为了使犬建立条件反射,并能根据口令和手势顺利做出动作,而必须正确掌握和使用的要领。它包括强迫、诱导、禁止、奖励。
1. 强迫
强迫是指犬主迫使犬准确做出某一动作和听从指挥的一种手段。强迫的条件刺激是威胁音调的口令,非条件刺激是强有力的机械刺激,包括猛拉牵引带等,以给犬造成肌体某一部分的重大压力和肉体痛疼,使犬就范。
在训练的初期,运用适当的强迫手段,迫使犬做出动作,对口令建立条件反射。建立条件反射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犬不能顺利做出动作,采用威胁音调的口令并结合强有力的机械刺激,迫使犬做出动作。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要及时、适度。第一个口令发出后,如果犬未执行,就应及时发出威胁音调的口令,采用机械刺激,使犬迅速执行动作。②必须和奖励相结合。强迫手段易引起犬的抑制及影响犬对犬主的依恋性,所以在采用了强迫手段后,应给予奖励,一方面缓和犬神经的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又奖励和强化了犬的正确动作,达到了巩固条件反射的目的。③强迫手段要适应于犬的神经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根据犬的神经类型掌握刺激量的强度。④犬生病或疲劳时,不应使用。
2. 诱导
诱导是指犬主采取能诱使犬产生某一活动的影响手段或利用犬自发性的一定动作,借以建立条件反射的一种手段。
当犬主下达口令、手势等指挥信号,犬未执行,而又使用不上其他非条件刺激时,可采用诱导的手段使犬做出动作。但是,在训练中诱导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与强迫手段结合使用,取长补短,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增强服从性。②防止产生不良联系,不能长期使用诱导,否则就易产生有诱则动、令而不行等坏毛病。应随训练进度,逐步减少诱导。③因犬制宜,掌握时机。幼犬、初训犬、兴奋性较低的犬多用。
3. 禁止
禁止是犬主为制止犬的不良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条件刺激是用威胁音调发出 “非” 的口令,非条件刺激是强有力的机械刺激。
当犬追扑家禽、牲畜、随地捡食或产生其他不良行为时,及时用威胁音调发出 “非” 的口令,并给予强烈的机械刺激加以制止。经常这样运用,犬就对“非” 的口令形成了抑制性条件反射。长期使用可使犬的不良行为得到制止,并逐渐克服不良行为。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非” 的口令要经常伴以机械刺激的支持,防止消退。②必须及时,而且一定要同犬产生不良行为的时间相吻合,过早、过晚均无效。③与奖励相给合。当犬能根据口令而中止不良行为时,应及时给予奖励,以缓和犬神经活动的紧张状态,巩固和强化条件反射。④根据犬的神经类型、行为特征及犬的大小,正确掌握刺激量的强弱。⑤“非” 的口令是在犬产生不良行为时用的,在科目训练上不允许使用。
4. 奖励
奖励是为加速培养和巩固犬的能力及对犬做出正确动作的强化手段。条件刺激是用温和的音调发出 “好”的口令,非条件刺激是食物、抚拍、游散等。“好” 的口令形成之初,必须结合食物、抚拍等奖励手段。当犬对“好” 的口令建立条件反射后,也应经常伴以食物、抚拍等给予支持,防止消退。
奖励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可在科目训练后,让犬游散,既可缓和犬的神经活动过程,又满足了犬的自由反射;也可用物品来满足犬的衔取欲,尤其是在训练与衔取欲有关的科目时。在犬执行科目动作的过程中,可用“好”的口令奖励犬,以加强正确动作的执行。奖励手段不仅用于巩固犬的能力、强化条件反射,而且也用于调整犬的神经过程,消除犬的被动防御反应。
使用奖励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掌握好奖励的时机。当犬根据口令或在强迫作用下正确执行了动作,就应及时奖励,这样才能起到强化作用,过早、过晚均无效。②态度表情要和蔼,语气要温和,动作要使犬感到舒服。③根据犬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奖励手段,犬在哪方面要求强烈,就满足它,投其所好,如食欲反射强的犬,就多给予食物奖励。
(三) 训练犬的基本原则
训练犬的基本原则是: 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因犬制宜,分别对待。
1. 循序渐进,由简入繁
这一原则是指在整个训练过程必须分阶段、分步骤,由低级到高级培养犬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来提高犬的能力。
能力培养的程序。犬的能力培养,都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能力培养的程序基本上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培养犬对口令建立基本条件反射阶段。要求犬能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训练时必须选择清静的环境和干净的地面进行,以利于犬大脑皮层两个兴奋点的接通,较为顺利迅速地建立条件反射。②犬做出与口令不相符的动作时,要及时纠正,对犬的正确动作要及时给予充分的奖励,以强化效果。③各科目的训练要多次少遍,避免频繁单调的训练,防止犬对科目失去兴奋性而拒绝接受训练。
第二阶段: 条件反射复杂化阶段。要求将各个独立形成的条件反射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形成完整的科目执行能力; 另外,对手势建立条件反射。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组合。
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各单一条件反射的组合,是将与所需要的某一能力有关的动作相互组合联系起来。②训练的环境不应过于复杂,但可以在不影响训练效果的前提下,适当更换训练时间和地点,并进行环境锻炼。③为了使犬对犬主的口令能迅速顺利地执行,对犬延缓执行动作,要及时纠正并采用强迫手段,适当加强机械刺激的强度,要求一令一动。犬完成正确动作要及时充分奖励。
第三阶段: 环境复杂化阶段。要求犬在外界引诱刺激下,仍能坚决地执行口令、顺利地表现完整动作的能力。
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在本阶段初期,犬可能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探求和防御反应,拒绝执行口令和延缓执行口令,这时应加强口令的威胁音调并结合机械刺激,强迫犬做出动作,犬执行后及时给予充分的奖励。②在本阶段,除了用机械刺激强迫手段外,还应经常带犬去复杂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努力使犬适应外界的各种复杂环境。
2. 因犬制宜,分别对待
由于每头受训犬的神经类型和主要行为特征不相同,因此我们对每头犬能力培养的要求及所采用的影响手段也不能完全一样,否则收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1)兴奋型犬 这类犬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弱。建立兴奋性的条件反射快而且巩固; 建立抑制性的条件反射慢、不巩固。对待这类犬,主要是逐步培养和发展它的抑制过程。在培养这类犬的抑制过程时,要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由简入繁” 的原则,不可急躁冒进。这类犬忍受刺激量比其他类型的犬强,在训练及纠正不良行为时,可用稍强的机械刺激。
(2) 活泼型犬 这类犬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转换也很灵活。因此,这类犬建立兴奋性和抑制性条件反射都很快。这类犬很灵活,如果犬主影响手段不当,就很容易产生不良联系,所以要求在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训练原则,正确使用影响手段。
(3)安静型犬 这类犬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很强,相对来说抑制过程稍强一点,主要是两种神经过程的转换不怎么灵活。建立条件反射较慢,但形成后则比较巩固。对这类犬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它的灵活性,提高它的兴奋性。这类犬由于反应迟缓、动作慢、行为安静,在训练中应多重复口令和并采用强迫手段,使犬经多次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结合而建立条件反射。
以上所述三种类型犬的对待方法比较典型,不可能适应所有的犬; 所以犬主应结合犬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犬行为特征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因犬制宜,分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