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三节 犬副流感
    来源:辈宠网

犬副流感是由犬副流感病毒(CP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以突然发热,形成卡他性鼻炎和支气管炎为特征。该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一、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

(1)犬副流感病毒可感染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犬,但主要感染幼犬,且发病急、病情重、传播快。

(2)犬副流感病毒常与支气管败血性博代菌合并或继发感染幼犬,引起幼犬“成窝”剧烈干咳。

(3)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

【临床诊断】

犬副流感病毒感染犬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临床特征是发热、咳嗽、流鼻涕。

(1)病犬突然发热、眼睑肿胀、羞明流泪、精神抑郁和厌食,并有不同程度的干咳及呼吸困难。

(2)随后出现浆液性,并逐渐发展为黏液性,甚至脓性鼻液。

(3)幼犬发病常并发或继发感染支气管败血性博代菌,临床表现剧烈干咳和肺炎症候,是幼犬“成窝咳嗽”的重要原因,病程数周,成为幼犬的致死性疾病。

(4)多数成年犬属于单纯犬副流感病毒感染,患病症状轻微,3~7天可自然康复。

(5)有报道认为,犬副流感病毒有时可感染脑组织和肠道,引起以后肢麻痹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和肠炎症状。

【剖解】鼻孔周围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眼睑有少量眼屎,扁桃体充血肿胀。气管、支气管、肺部和眼结膜有卡他性炎症病变。有神经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脑脊髓炎和脑室积水,发生腹泻的小肠炎症病变。

【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取呼吸道分泌物,经处理后接种犬肾细胞,每隔4~5天进行一次豚鼠红细胞吸附试验,盲传2~3代,形成特异性融合细胞。分离时用特异性豚鼠免疫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进行病毒鉴定。

(2)血清学实验: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利用血清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效价是否上升,上升2倍以上者,即可判为犬副流感病毒感染。此法可用作回顾性诊断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二、防治要点

【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防疫注射,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

【预防接种】

(1)疫苗选择:犬副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疫苗多数为致弱活疫苗,与犬瘟热、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等弱毒制成联苗。夏咸柱等研制的包含犬副流感病毒在内的犬五联弱毒和六联弱毒疫苗按其免疫程序注射,免疫效果可靠。

(2)紧急预防:对于受犬副流感病毒感染威胁或可能处于潜伏期的幼犬,注射高免血清,1次/天,连续3次,具有紧急预防作用。

【治疗】犬副流感病毒主要感染幼犬,且常与支气管败血性博代菌合并或继发感染幼犬,发病急、病情重、传播快。所以对幼犬发病,要求及早救治。

(1)清除犬副流感病毒:早期大剂量注射犬副流感病毒高免血清,2次/天,连续4次。配合抗病毒药也有一定效果。

(2)抗菌消炎:用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或喹诺酮类等,目的是防止博代菌合并或继发感染。

(3)对症治疗:

止咳:咳嗽比较严重的,可用咳必清、可待因、杏仁水等止咳。

化痰(祛痰):氯化铵(犬内服量:0.2~1克/次)或碘化钾(犬内服量:7~14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静注剂量减半,配成5%以下的浓度静滴)。

三、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

犬副流感病毒感染犬,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与之有相似症状的疾病,有犬传染性肝炎、附红细胞体病、细菌性肺炎及常见类型的早期犬瘟热等。但犬传染性肝炎剑突处有压痛,胸腹下有时可见皮下水肿,血检白细胞减少;附红细胞体病有明显的黄尿,并常见稀粥状粪便,血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大量附红细胞体;细菌性肺炎没有明显的传染性,且单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有效;与常见类型的早期犬瘟热从症状上无法鉴别,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

四、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2008年3月某户的一只50日龄左右的杂种宠物犬,突然出现咳嗽、鼻流清涕、不愿活动及轻度厌食等症状。检查发现眼睑肿胀、结膜潮红、体温40.5℃、呼吸快而浅表、肺部听诊有“咝咝”声。建议采取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畜主因故没有进行。根据问诊和检查结果,初诊为犬瘟热。肌注犬瘟热高免血清和清开灵,静脉滴注青霉素和利巴韦林等,每天1次,连用3天,效果不明显,且出现黏液脓性鼻液,肺部听诊由“咝咝”声变成口哨声。根据治疗情况排除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附红细胞体病和细菌性肺炎等疾病,最后诊断为犬副流感。肌注头孢噻呋,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和碘化钾,每天1次,第2天病情好转,连用4天后病犬康复。

【分析】根据该犬的症状和临床检查结果,很难辨别是早期常见类型的犬瘟热还是犬副流感,不进行相应的实验室诊断,误诊、误治在所难免。医生能够根据前期治疗的病情变化判断疾病,并及时更正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方案,头孢噻呋对呼吸道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钙制剂能增加组织的致密度,降低组织的渗透性,使呼吸道的炎性渗出减少;维生素C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碘化钾既能止咳化痰,又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从而有效。

【案例二】2007年5月,一条体重约20千克8月龄护院杂种犬精神高度沉郁、被毛粗乱、消瘦、鼻孔处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主诉:发病4天,病初偶尔咳嗽,食欲下降,排干粪,没查体温,在家曾按成人剂量一天3次喂服3天的维生素C银翘片和氨苄胶囊,但病情不断加重,近2天几乎不吃不喝,排黄尿,行走无力。接诊医生检查结果是:体温38℃,眼球下陷,结膜肿胀、潮红,呼吸浅表而快;血涂片瑞特染色镜检发现附红细胞体,被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肌注三氮咪,静脉滴注500毫升10%葡萄糖配合适量四环素等药品,每天1次,连续3天后死亡。剖检发现,扁桃体充血肿胀,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肺门周围肺组织肉样变,肝脏和肾脏肿胀,呈淡黄色。事后得知,该犬没有做过任何防疫注射。

【分析】

(1)从剖检病变看,该犬生前所患疾病应该是犬副流感,而死于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肝肾的肿胀并呈淡黄色就说明了这一点。肝、肾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畜主给犬服药剂量过大和三氮咪的毒副作用所致。

(2)犬副流感的体温应该升高,就诊时该犬体温仅38℃,这是由于病犬曾多次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银翘片和体况衰竭所致。

(3)发病4天后就诊时,病犬脱水衰竭,排尿必然少而黄,据此及血液检查发现附红细胞体,不进行其他的相应诊断,就判定为附红细胞体病似有欠妥,因为此种隐性感染犬并不少见。

(4)给处于脱水衰竭状态的病犬注射毒副作用较大的三氮咪,必然加重病情。即使该犬患有附红细胞体病,也应以支持疗法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另外,连续3天大剂量使用10%葡萄糖液体,会造成电解质紊乱。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