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四节 犬细小病毒感染
    来源:辈宠网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的,病程短、病情急而严重,可使犬发生严重的肠炎综合征和心肌炎综合征。本病几乎见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也是犬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一、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

(1)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也可感染狐狸、狼等犬科动物和水貂等鼬科动物。

(2)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犬均易感,但纯种犬易感性较高,2~4个月龄的幼犬易感性最高,症状最严重,致死率也最高。40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犬几乎不发病。

(3)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多发。天气和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拥挤等,可促使本病发生。

(4)病犬和其他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粪便向外排毒。病毒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通过消化道进入健康犬的体内,使健康犬感染发病。

【临床诊断】犬细小病毒感染多数呈现肠炎综合征,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征。

(1)肠炎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是严重的呕吐、剧烈的腹泻和迅速的脱水。通常表现是,首先厌食,不久食欲废绝、呕吐,排黄白色稀软便,心跳数明显增加(通常在150次/分钟以上),间或体温升高(40~41℃)。发病1~2天后,发展成为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的血便,而且带有不同程度的犬细小病毒感染所特有的令人作呕的腥臭味,甚至呈喷射状向外排出。病初胃肠蠕动音轻度增强,以后明显减弱或消失。病犬迅速出现眼球塌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症状,严重者全身状况迅速恶化,很快出现耳鼻发凉、末梢循环障碍、高度精神沉郁等休克状态,常在3~4天昏迷死亡。

(2)心肌炎综合征:此类病犬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主要见于流行初期,4~6周龄的幼犬、断奶后不久缺少母源抗体的幼犬多发。常突发无先兆的心力衰竭,表现为呻吟、干咳、黏膜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心跳快而弱,200次/分钟以上,明显的节律不齐;有的会伴有突发呕吐并排血样粪便,往往在1~2天死亡,治愈的可能性很小。

【病变】

(1)肠炎综合征:眼球高度下陷、腹部蜷缩、极度消瘦、脱水、被毛逆乱、肛门周围粘污腥臭血样粪便。剖检可见血液黏稠、暗紫色;小肠黏膜增厚,肠腔变窄,空肠和回肠黏膜出血、坏死,甚至脱落,其黏膜褶顶端尤其明显,呈纵向的条纹状;胃黏膜潮红,附有蛋清样黏液;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切面近似大理石样。

(2)心肌炎综合征:心脏扩张,心肌有出血斑点和非化脓性坏死灶,甚至呈红黄相间的虎斑状;肺脏周边有散在的块状充血或淤血及水肿。

【实验室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诊断通常采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CPV抗原胶体金检测试纸、免疫荧光技术,也可通过电镜与免疫电镜观察、病毒分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确诊本病,还可通过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检查作为辅助诊断和病情判定。

(3)常用实验室诊断法。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此法简便、经济、适用。血凝试验主要用于检测粪便和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及粪便中的肠道抗体。

犬细小病毒抗原胶体金检测试纸:主要适用于检测粪便中的犬细小病毒抗原。试纸检测方便、操作简便,不需任何仪器设备。但病毒含量不足,或发病后期往往检测不到犬细小病毒抗原,因为发病后期肠道内出现IgA抗体和IgM抗体,病毒被抗体中和并相互凝集。

免疫荧光技术:取肠管或病变部位的心肌,切片后作荧光抗体染色,可见到细胞核内的病毒抗原。

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虽然不是每个病例都有白细胞减少,但出现此种情况往往表明病情比较严重。淋巴细胞减少程度超过中性粒细胞,则有较强的诊断特异性。如果淋巴细胞数开始增多,表明病情好转。

二、防治要点

【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防疫注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该病病情急而严重、病程短、发展快,一旦发现病犬应及时隔离救治。

【预防接种】预防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根本措施是预防接种。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CPV单苗与联苗。归结起来可分为灭活苗和弱毒苗。

(1)疫苗选择:灭活苗安全性好,需经2次以上免疫才能产生有效保护,免疫期大约可维持半年,母源抗体对其有干扰作用。弱毒苗处理不当可能存有安全隐患,也需经2次以上免疫才能产生有效保护,免疫期可维持1年以上,母源抗体对其也有干扰作用。国内研制的犬细小病毒苗对母源抗体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免疫效果优于进口苗。

(2)免疫程序:安全区仔犬首免可于10~12周龄开始,疫区仔犬首免通常在6~8周龄进行,首免后每隔2~3周免疫1次,连续免疫2~3次。如果使用灭活苗,以后每半年连续免疫2次;如果使用弱毒苗,则每年连续免疫2次。

(3)紧急预防:对于受犬细小病毒感染威胁或可能处于潜伏期的犬,应先注射一定剂量的高免血清做紧急预防,观察1~2周无异常时,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治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特点是病程短、病情急而严重、恶化迅速,所以要求及早救治。注意呕吐期间适当限制饮水。

常用方法是早期大剂量使用犬细小病毒高效价免疫血清或/和其他犬细小病毒抗体制剂,同时进行以止吐、止泻、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等对症治疗。注意保暖、禁食、少运动、多休息等护理。实践证明,在呕吐、腹泻期间停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提高治愈率。

(1)清除犬细小病毒:早期大剂量注射犬细小病毒高效价免疫血清或/和其他犬细小病毒抗体制剂,必要时可配合抗病毒的西药和中药制剂。

(2)抗菌消炎:选择氨基甙类、喹诺酮类药物,或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等实施抗菌消炎。

(3)对症治疗:

止吐:可用爱茂尔、阿托品、盐酸山莨菪碱(654-2)。

止泻:爱茂尔、阿托品、盐酸山莨菪碱(654-2)不仅可以止吐,而且可以止泻。爱茂尔有轻度止泻作用,阿托品、盐酸山莨菪碱(654-2)有很强的止泻作用。

抗休克:出现休克症候时,可用地塞米松、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

止血:发生出血性肠炎时,可用止血敏、维生素K3、GSCa等。

(4)支持疗法:

补液:根据病犬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决定所需要的具体成分和静脉滴注量。通常在复方氯化钠、5%葡萄糖或5%的糖盐水中加抗生素、维生素C、ATP等,分上午、下午2次静脉滴注。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升)深部灌肠或任其自饮(不呕吐为前提),对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脱水可收到明显效果。

纠正酸中毒:静脉滴注适量5%碳酸氢钠(要先纠正脱水)或精制宠物血浆(不仅可以帮助纠正酸中毒,还可提高胶体渗透压、缓解脱水症候)。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用犬细小病毒特异转移因子与白细胞干扰素。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少运动、多休息,呕吐严重时要禁食、限制饮水。实践证明,在呕吐、腹泻期间停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提高治愈率。

(5)恢复期:内服抗菌消炎药,并给予鸡蛋、牛奶等易消化的食物。

三、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

(1)肠炎综合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最突出的特征是严重的呕吐、剧烈的腹泻和迅速的脱水,可能与之相混淆的疾病有犬冠状病毒感染、肠炎型犬瘟热、细菌性胃肠炎、中毒性胃肠炎等肠道疾病。几乎所有肠道疾病的呕吐和腹泻的程度、脱水速度,都难以与肠炎综合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相提并论;肠炎综合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心跳数增加幅度更大;肠炎综合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的血便有很浓的腥臭味。另外,肠炎综合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从流行特点和病因等方面,与这些胃肠道疾病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2)心肌炎综合征型犬细小病毒感染:很少见,主要发生于流行初期,特别是4~6周龄的幼犬。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无先兆的心力衰竭,心跳快而弱,200次/分钟以上,明显的节律不齐及黏膜发绀;并有干咳和高度的呼吸困难;有的会伴有呕吐和血便,往往在1~2天死亡。有上述特征的疾病很少,安妥、灭鼠灵和敌鼠钠盐等鼠药中毒的早期可能与之混淆,但这类中毒性疾病的可视黏膜不是发绀而是苍白,且不久或同时会表现出一些相应的神经症状和全身广泛性出血。

四、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2006年12月,烟台某宠物医院接诊一条7月龄左右狼犬。

(1)主诉:该犬是看门犬,昨天早晨突然呕吐、不食,昨天中午开始排黄白色稀便,且呕吐不断加重。询问得知,该犬已经饲养5个月左右,3~4个月前曾在其附近的乡镇兽医站注射过3次疫苗,但不知是什么疫苗。

(2)临床检查:病犬体况较消瘦,精神高度沉郁,四肢轻度抖动,结膜发红,体温39.7℃,心跳158次/分钟,胃肠蠕动音弱。取粪便采用胶体金试纸检测犬细小病毒阳性,犬冠状病毒阴性。根据问诊、临床检查和粪便检测结果,诊断该犬为犬细小病毒感染。

(3)治疗:采用肌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用胃复安止吐,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和5%葡萄糖各150毫升,分别加入恩诺沙星、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葡萄糖酸钙。连续治疗一天半(3次)后,病犬症状没有改善,且行走不稳、频繁呕吐,有时吐出血色泡沫;粪便由黄白色稀便变成番茄汁样的血便,而且带有腥臭味。检查发现病犬结膜发绀,肢体末梢发凉,眼球凹陷程度加重,体温37.3℃,心跳187次/分钟。于是将静注液体换成10%葡萄糖,并加入能量合剂和止血药(止血敏和维生素K3)继续治疗,病犬状况仍在不断加重,最终治疗无效而死亡。

(4)剖检:病犬极度消瘦脱水,眼球高度下陷,被毛逆乱,肝门周围粘污腥臭血样粪便;肠腔空虚,空肠和回肠黏膜广泛性出血,黏膜坏死、脱落,呈纵向的条纹状;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切面似大理石样。

【分析】

(1)综合该犬的病情变化、诊治情况和死后剖检结果,诊断是正确的。注射过疫苗,该病的防疫应该有效,但还是死亡,原因可能是疫苗保存不当或过期产品。

(2)犬细小病毒感染病情急而严重,病程短、发展快,应及时救治。该犬发病后的第1天没有采取任何救治措施,延误了治疗时间。

(3)该犬发病后,忽视了防寒保暖等方面的护理。烟台位于胶东半岛,12月天气已经很冷,护院犬大多只有室外的小型犬舍可以挡风避雨,对于健康成年犬问题不大,但对于病犬远远不够。该犬病初身体发抖,治疗一天半后体温下降至37.3℃,都说明了这个问题。诊治过程中,医生专注药物的治疗,而忽视了提醒畜主注意防寒保暖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可能是该犬死亡的主要原因。

【案例二】2007年10月,刘某的一条70日龄左右的波士顿犬突然呕吐,马上到宠物诊所诊治。主诉:该犬半月前领养,10天前注射过一针犬六联苗,平时活泼好动,胃口很好,喜欢室外活动,早晨饲喂了一些颗粒料后即外出散步,散步时捡吃过公园地面上的东西。散步半小时后回家,回家半小时左右即连续呕吐2次,呕吐后卧地不愿活动,并提醒接诊医生是否是捡吃外面的变质食物中毒了。接诊医生检查病犬的结果是,该犬发育良好,膘肥体壮,结膜粉红色,口角流涎,胸腹部听诊和腹部触诊无异常,体温40.2℃;紧接着取肛门内擦拭物(残粪),用胶体金试纸检测犬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结果都是阴性。综合畜主病情介绍、临床检查和检测结果肯定了畜主的判断,初诊为食物中毒性胃肠炎。于是静脉点滴10%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各50毫升,加入适量维生素C、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和丁胺卡那霉素。下午该犬继续呕吐并排稀便,医生在原处方的基础上,增加了止吐药爱茂尔。第2天畜主反应,该犬病情似乎没有好转,呕吐更加严重,吐出的都是白色泡沫样黏液,于是接诊医生把爱茂尔换成654-2,用药结束后让畜主带回一支654-2,并叮嘱畜主明天再来治疗,下午如果还呕吐,傍晚给它注射这支654-2(5毫克)。第3天畜主如约来诊,并告知该犬用药后2小时内基本不吐,以后照旧,而且昨晚排过2次咖啡色、腥臭的水样粪便。接诊医生得知这些情况后,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诊断,于是重新进行临床检查和病毒检测,发现该犬眼球明显凹陷,结膜紫红,体温39℃,粪便检测结果是犬细小病毒阳性,犬冠状病毒阴性,确诊该犬为犬细小病毒感染。治疗方案改为肌注高免血清和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5%葡萄糖和林格液各70毫升,内中分别加入适量丁胺卡那霉素、654-2、维生素B6和止血敏、维生素K3等,最后缓慢静脉推注10毫升5%碳酸氢钠,上午、下午连续用药2次后病犬腹泻减轻,呕吐停止,可以少量饮水且不呕吐,精神状况也有好转。继续用药3次后(最后2次停用高免血清和5%碳酸氢钠),病犬能够少量采食且不呕吐。针对该犬已经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用药5天之久,病情已经好转,于是改用口服黄连素和乳酸菌素片,每天3次,连用3天,病犬彻底康复。

【分析】

(1)畜主的病情介绍固然重要,但不可被其约束。

(2)胶体金试纸检测相关病毒病方便快捷,但其灵敏度不够理想。另外,病初(特别是病初1小时内)粪便中没有或犬细小病毒少,所以病初相关检测是阴性结果。

(3)临床检查应仔细认真,例如该医生对犬的呼吸和心跳速度始终没有查过,因为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患犬在病初心跳速度就明显加快,这是本病早期诊断的关键点之一。

(4)变质食物引起的中毒性胃肠炎的呕吐通常并不严重。呕吐是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或本身的炎症反应,变质食物的刺激性一般不大,更不会在短时间内引发胃的炎症。

(5)该医生得到畜主的病情报告后,能够重新进行相应的检查并纠正错误,及时更改、调整治疗方案难能可贵。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