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冠状病毒(CCV)是引起犬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之一。犬冠状病毒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与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魏氏梭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呈现急性胃肠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呕吐、腹泻,症状消失后2~3周,可能复发。
本病目前在世界范围流行,是当前对养犬业与养狐业危害较大的疫病之一,主要危害幼犬,死亡率随日龄增长而降低,成犬几乎不引起死亡。
一、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
(1)各种年龄的犬科动物(犬、狐、貉)都可发病,但以2~4月龄发病率最高。生后2~3日龄的仔犬也可发病,一旦发病常迅速成窝死亡。
(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发。气候突变、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条件骤变等应激因素,常诱发本病。
(3)病犬和带毒犬是重要的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犬冠状病毒,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
(4)新疫区传染性强,症状严重、死亡率高;老疫区多为散在性发病,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
【临床诊断】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5天,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严重的病犬精神沉郁,呈嗜睡状态,食欲减少或废绝,先呕吐后腹泻,或呕吐和腹泻几乎同时发生,多数病犬体温无明显变化。其腹泻初期为带黏液的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稀便,有臭味,严重的呈喷射状排出。重症病例在发病后2~3天,粪中带血,呈咖啡色或果酱样。2月龄以上单纯犬冠状病毒感染的病犬经及时治疗,症状可很快缓解或消失。在治愈的病犬中,有的在2~3周后再次复发。治疗无效而最终死亡的病犬多数是与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魏氏梭菌、沙门菌等病原混合感染,或由犬冠状病毒病引发肠套叠而造成。2月龄以下的幼犬一旦发病,病情则很严重,特别是出生不久的仔犬,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表现出严重的出血性肠炎,并常造成全窝死亡。
【病变】主要病变在小肠部分,部分小肠黏膜充血或出血,并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脱落。病变部位的小肠浆膜淤血、发紫,肠系膜血管呈树枝样淤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胃黏膜出血和脱落。另也常见小肠套叠现象。
【实验室诊断】犬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症状很不一致,很难与其他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肠炎区分。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1)电镜检查新鲜粪便中的病毒颗粒,可以尽快确定诊断。
(2)血清学诊断:粪中病毒血清凝集试验、血清-病毒中和试验和ELISA。如果感染犬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犬冠状病毒抗体滴度,也可确定犬冠状病毒感染。
二、防治要点
【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防疫注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一旦发现病犬应及时隔离治疗。
【预防接种】预防犬冠状病毒感染的根本措施是预防接种。目前市场上犬冠状病毒疫苗主要是弱毒苗,而国外多用灭活苗。不管是弱毒苗还是灭活苗都不能完全阻止犬冠状病毒的感染,因为犬冠状病毒感染局限于肠道表面的某些部位。
(1)免疫程序:通常是在断奶后开始免疫,间隔15~30天,连续免疫3次。
(2)紧急预防:对于受犬冠状病毒感染威胁或可能处于潜伏期的犬,应先注射高免血清做紧急预防,观察1周无异常时,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治疗】参照前述犬细小病毒感染。
三、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
犬冠状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可能与之相混淆的疾病有犬细小病毒感染、肠炎型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细菌性胃肠炎、中毒性胃肠炎等肠道病。在上述易混淆的疾病中,犬冠状病毒感染与犬细小病毒感染在症状上最为相似。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在流行病学上不同,犬冠状病毒感染虽然以2~4月龄发病率最高,但生后2~3日龄的仔犬也可发病,而细小病毒病2月龄以下很少发病,40日龄以下的几乎都不发病;其腹泻没有细小病毒病那种特殊的令人作呕的腥臭味,症状表现也不如细小病毒病迅速和猛烈;细小病毒病心跳数增加幅度更大;犬冠状病毒病感染常引发肠套叠,部分犬康复后2~3周再次复发。至于其他有呕吐和腹泻的疾病区别较明显,首先其他的相似疾病几乎不引起肠套叠,康复后2~3周不会再次复发;此外,肠炎型犬瘟热有明显的黏液脓性结膜炎,全身散发特殊异味,脚垫的粗糙和逐渐硬化等症状,而这些症状犬冠状病毒感染都没有。与传染性肝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犬冠状病毒感染在病初没有类似急性感冒症状,剑突处没有压痛,恢复期不出现“蓝眼”现象。该病与细菌性胃肠炎和中毒性胃肠炎的区别在于,后二者有其相应的病因,呕吐程度也都比较轻,发病没有年龄差别等。
四、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2004年8月的一天,潍坊某宠物医院接诊一条10千克左右的杂种宠物犬。畜主介绍,该犬3岁半左右,小时候曾注射过3次犬五联苗,3年来几乎没得过什么病。昨天早晨发现它没有精神,采食量不足平日的一半,平日人吃什么它吃什么,或喂给剩饭剩菜。昨天中午下班回家发现一堆褐色稀便、一堆呕吐物,即刻将人吃的半片PPA包在食物中给它。它不吃,单纯喂食也不吃,只好强行喂服PPA,但不久就把药吐出来了,再喂再吐,但饮水不吐。从昨天上午呕吐后没吃过东西,除喂药引起呕吐外,犬就呕吐过1次。发病到现在共排过3次稀便,最后一次带有很多黏液。检查结果是:体温39.3℃,腹软、腹部空虚,肠蠕动音微弱而频率低,结膜潮红,呼吸平稳,精神沉郁。由于没有检测条件,没有进行实验室诊断。根据上述情况接诊医生说:“两年多没注射疫苗了,所以得了犬冠状病毒感染,治愈后赶紧打疫苗吧。”治疗方案是:肌注高免血清、犬用抗多病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林格液、5%葡萄糖氯化钠,加入爱茂尔、维生素B6、维生素C、拜有利(恩诺沙星)等,每天2次,连续4次后痊愈。治疗期间没有发生过呕吐和腹泻。
【分析】根据畜主介绍和检查情况,该犬所患疾病应该是细菌性胃肠炎。因为时值8月,天气炎热,剩饭剩菜容易变质。另外,其症状表现也与变质食物引发的细菌性胃肠炎相吻合。该犬能够治愈,不是因为按照犬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而痊愈的。这两个病的治疗方法除了高免血清等特异疗法外,其他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症治疗。何况该犬诊治时发病一天多,在此期间该犬自然呕吐只有一次,其腹泻也较轻仅排过3次褐色稀便,最后一次所排带有黏液的稀便,说明胃肠腐败内容物基本排净,检查所见的腹部空虚而软就说明这个问题。此时即使不治疗,该犬也可能自然康复。反向论证也可排除犬的冠状病毒感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与犬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规律不符,该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发,其发病与气候突变、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条件骤变等应激因素有关,而该犬发病在8月,周围环境没有明显变化;犬冠状病毒感染的呕吐和腹泻都比较严重,腹泻初期为带黏液的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稀便,有臭味,严重的也可呈喷射状排出,甚至排出呈咖啡色或果酱样带血的稀便,而该犬不存在上述症状。
【案例二】2006年3月13日晚,孙某的90日龄左右博美犬突然呕吐,孙某刚清理完呕吐物,该犬又发生腹泻,于是孙某带着犬就到了附近的宠物医院。询问得知:其腹泻的粪便呈稀粥状、灰白色带有黏液,略有臭味,一个半月前在该医院注射过3针犬七联苗。值班医生简单地检查了病犬,检查结果是:体温39℃,腹部听诊肠蠕动音增强,眼结膜粉红色。检查中病犬又呕吐一次。值班医生给病犬皮下注射了爱茂尔、丁胺卡那霉素后,交代说:“回家后不要饲喂,可少量饮水,明天一早再详细检查和治疗吧。”3月14日早晨上班时,孙某如约带犬而至,并告知夜间病犬又呕吐一次,腹泻一次,不知道是否饮过水。医生对病犬进行了相关检查发现,结膜深红色,体温38.8℃,呼吸平稳,心跳123次/分钟,腹围较小,肠蠕动音弱。又询问得知,该犬平日以鸡肝和火腿肠为主食。针对检查结果和畜主的病犬介绍,该医生说,该犬注射过犬七联苗,不会是细小病毒病和冠状病毒病,肯定是吃了变质或腐败的鸡肝引发肉毒梭菌和沙门菌混合感染性胃肠炎。尽管孙某否认鸡肝变质、腐败,医生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给出的治疗方案是:皮下注射犬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10%葡萄糖和林格液,分别加入阿托品、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B6、维生素B1、小诺霉素,上午、下午重复用药2次后,病犬虽然呕吐和腹泻次数减少,但排出果酱样血便,病犬精神状况更加沉郁,几乎始终卧地,不愿站立。虽然不断调整处方,但全身状况不断恶化,于3月17日夜间死亡。虽然死前2天病犬基本停止腹泻,但饮水后3~4个小时就要呕吐。3月18日孙某带着死犬很不高兴地找到了宠物医院接诊医生,要求讨个说法,于是当场剖诊断。解剖结果是: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胃底黏膜出血;十二指肠第二弯曲、空肠前段肠黏膜出血,并有较严重的坏死脱落;肠腔内有紫色黏液,臭味很重;在空肠病变部位与非病变部位交界处有长约8厘米的肠套叠。于是该医生有了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该犬就是吃了变质或腐败食物引发了肉毒梭菌和沙门菌混合感染性胃肠炎,后来继发肠套叠造成治疗无效而死亡,这种情况无法预料,难以诊断。畜主走后,在另一位医生的建议下,取肠内容物检测了犬冠状病毒和细小病毒,结果是前者阳性、后者阴性。针对这个结果两位医生开始讨论,为什么注射了进口犬七联苗还会得犬冠状病毒感染呢?
【分析】
(1)该犬从病初至死亡的所有症状表现,几乎都与犬冠状病毒感染相吻合,死后解剖所见病变也符合该病特征,最后被实验室诊断所证实。问题是:既然注射了包含犬冠状病毒在内的犬七联苗,且在有效防疫期内,为什么还会得犬冠状病毒感染呢? 因为犬冠状病毒感染主要局限于肠道表面的某些部位,不管是弱毒苗还是灭活苗,都不能完全阻止犬冠状病毒的感染。关于这一点,已被大量实践所证明。接诊医生可能不了解这一点,认为该犬在自己的门诊注射过3针进口犬七联苗,不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2)接诊医生把该犬诊断为肉毒梭菌和沙门菌混合感染性胃肠炎。这里首先要说的是本病不存在,因为肉毒梭菌本身没有致病性,有致病性的是肉毒梭菌毒素,而且其毒性很强,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麻痹。沙门菌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主要症状是病犬发热、食欲下降,而后出现腹痛和水样腹泻,继而转至黏液性稀便,严重者粪便带有血迹,而该犬的症状与本病也没有多少吻合之处。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是否有沙门菌继发或混合感染的可能,因为该犬生前以鸡肝等为主食,鸡肝等肉类很容易被沙门菌污染,且该犬在诊治过程中和死后都没进行沙门菌的培养、鉴定。
(3)纯种博美幼犬本身抗病力比较差,患犬冠状病毒感染(或可能伴有沙门菌等病原的继发感染)后,没有准确诊断,更没有采取相应的特异性疗法,最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