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饲养方式
肉用犬可以采取小群圈养、栏养,或栓养、笼养。
小群圈、栏饲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饲养规模。犬圈为20米2面积时,可以养5~8条8月龄以下的犬;犬圈(围栏)为100米2面积时,可以养20~50条8月龄以下的犬。圈、栏内应设置供犬休息的棚舍,棚舍的面积要求达到每条犬占有1米2。圈舍要求冬暖夏凉,圈、栏周围要有高度在175厘米以上的砖墙或铁栅栏、铁丝网;地面要为水泥地板,以便于冲刷和消毒;圈栏内要有供水设备,以及供犬排便的沙(土)坑。
圈、栏饲养方式,适合于8月龄以下的肉用犬小群饲养,这种方式比较节省人力和场地。但是在建立犬群时应做好预防接种和驱虫工作。每群的只数不能太多,个体间的大、小差异不能太大;性情凶狠、争强好斗和性格懦弱的犬也应挑出,另行喂养;圈、栏内喂养的密度不能太大,否则不利于饲养管理和犬的生长发育。
8月龄以后的肉用犬,应分为更小的群(公、母分开),或改为栓养或笼养。栓养和笼养的场地周围也需设置围墙,场地内应根据情况搭建大棚以给犬遮风避雨。栓养犬,每只犬占地约2米2,用金属链把犬栓系于桩子或地脚铁环上。笼养犬,每只犬笼可以放养1~2只犬,犬笼的空间以犬能在笼中自由转身为度,不能过大或过小,笼底铺木板条(竹排),并垫离地面10~20厘米,既可以漏下粪便,又不至使犬踏空。
2. 饲养管理
8月龄以前应该尽量地促进犬的生长发育,以使犬在8月龄时基本接近或达到成年犬的体尺、体重水平。肉用犬在8月龄以后进入实质上的育肥阶段,10月龄时能达到屠宰要求。
8月龄以前的肉用犬因采用小群饲养的方式,增加了犬与犬之间互相接触的机会,容易发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因此,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这是养好肉用犬的首要保证。
群养时要注意将年龄、体重、采食力以及神经类型等方面相差不大的犬组成一群,这样能保证每一只犬都能吃到食。平时饲喂时,应将食盆放得分散一些,食盆的数量要足够,以2~3只犬使用一个盆为好。喂食时,饲养人员应在场监视,阻止吃食时那些争抢食盆和霸占食盆的犬逞凶,应把那些凶悍或采不上食的犬挑出另行喂养。如发现有采食无力、无食欲的病弱犬,应及时治疗或淘汰。场内要设置饮水盆(槽),饮水供给要充足,夏季更不能缺水。场内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否则,易引发疾病。
8月龄以后,为了使肉用犬的肌肉、脂肪良好生长,除了要加强喂养外,还要限制其活动,最好由群养改为栓养或者笼养。
进入育肥阶段后,每天饲喂2~3次,供食量以吃饱为度。饲料仍要求营养全面,比例平衡,但动物性饲料要相应提高,并加入3%~5%的动物性脂肪(牛油、猪脂等)。也可在饲料中加入2%~3%的玉米芯粉或米糠,以增加饲料中粗纤维的比例,达到刺激犬的胃肠蠕动,提高食欲的效果。10月龄左右的肉用犬即可出栏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