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蠕虫病
    来源:辈宠网

1. 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的大肠和胃内引起的,主要危害幼犬,影响幼犬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也可导致病犬死亡。1~3个月的幼犬最易感染。

(1)病原及流行:犬蛔虫的虫体呈淡黄白色,雄虫长50~110毫米,尾端弯曲;雌虫长90~180毫米,尾端伸直。虫卵长圆形到椭圆形,大小为68~85微米×64~72微米,外膜厚并有明显的小泡状结构。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管和肠管连接部有小胃(图11)。

图11 犬蛔虫

犬蛔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约经5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后至肠内孵出幼虫,幼虫进入肠壁血管而随血行到肺,沿支气管、气管而到口腔,再次被咽下到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有一部分幼虫移行到肺以后,经毛细血管而入体循环,随血流被带到其他脏器和组织内形成包囊,并在其内生长,但不能发育至成熟期。如被其他肉食兽吞食,仍可发育成为成虫。犬蛔虫还可经胎盘感染给胎儿,幼虫存在于胎血内,当仔犬出生2日后,幼虫经肠壁血管钻入肠腔内,并发育成为成虫。

狮蛔虫虫体呈淡黄白色,体稍弯于背面。雄虫长35~6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狮蛔虫虫卵在适宜外界环境(30℃)经3日即可达到感染期,被宿主吞食后,幼虫钻入肠壁发育后又回到肠腔,经3~4周发育为成虫(图12)。

图12 狮蛔虫

蛔虫生活史简单,繁殖力强,虫卵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蛔虫病流行甚广。犬常因采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得病。

(2)症状:病犬渐进性消瘦,眼结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大,发育迟缓。

(3)诊断:幼犬感染蛔虫严重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排出蛔虫,即可确定该病。还可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确诊,常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集法。如感染强度大,用直接涂片就可发现虫卵(图13)。

图13 蛔虫卵

1.犬蛔虫卵 2.犬狮蛔虫卵

(4)治疗:对犬蛔虫病可用药物驱虫。驱蛔灵(枸橼酸哌哔嗪),剂量为10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对成虫有效;而按20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则可驱除1~2周龄幼犬体内的未成熟虫体。左旋咪唑,剂量为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噻苯咪唑,剂量为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丙硫苯咪唑(抗蠕敏),剂量为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一次,连服两天。

上述药品在投服前,一般先禁食8~10小时,投药后不再投服泻剂,必要时可在两周后重复用药。在投服驱虫药前应检查犬的肠蠕动,如果肠内蛔虫很多而肠处于麻痹状态时,投药后往往发生蛔虫性肠梗阻而导致病犬死亡。

广谱驱虫药尹维菌素,剂量0.2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驱虫率达到95%~100%。

(5)预防:犬舍粪便应每天清扫,犬笼应经常用火焰(喷灯)或开水浇烫,以杀死虫卵。定期检查与驱虫,幼犬每月检查一次。成年犬每3个月检查一次,一旦发现患病犬应立即进行驱虫。

2. 吸虫病

吸虫病是由吸虫纲所属的各种寄生性吸虫寄生于消化系统(胃、肠、肝、胆管、胰管)、门脉、肺脏、输卵管等处所引起的一类蠕虫病。由于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故危害也很普遍。我国临床上常发生的为肝吸虫病。肝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中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胆囊及胆管内。

(1)病原及流行:中华支睾吸虫呈扁平柳叶状(图14),透明,长10~25毫米,宽2~5毫米。

中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于犬的肝胆管内,所产虫卵随粪便排出入水,被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钉螺吞食后,毛蚴由卵内逸出,逐渐发育繁殖,经过胞蚴、雷蚴阶段,最终生成大量尾蚴。从钉螺吞食虫卵至发育为尾蚴,约需100天,尾蚴从钉螺逸出后,在水中游动,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淡水虾)吞食后,在鱼体各部(肌肉内最多)经20余天发育成椭圆形的囊蚴。犬吞食了这种含囊蚴的鱼虾之后,幼虫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并从胆总管经胆道进入肝胆管,也可穿过肠壁经血管到达胆管。在肝胆管约经一个月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产出虫卵。成虫寄生于胆道,引起胆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与增生,以致胆管纤维化,严重时可波及胆囊,并由于压迫性坏死而导致门脉周围性肝硬变。

图14 中华支睾吸虫

(2)症状:肝吸虫病的发展比较缓慢,轻症时几乎没有症状。重症时发生腹泻,全身无力,食欲不振,肝脏肿大,触诊时肝表面有结节。后期显著消瘦,出现黄疸、肝硬变,多继发腹水。

(3)诊断:在流行地区,如犬发生消化不良、腹泻、贫血和嗜酸性白细胞增加时,应进行粪检,发现虫卵即可确诊。检查方法可采用水洗沉淀法或乙醚蚁醛法。

(4)治疗:可用氯喹、呋喃丙胺、硫双二氯酚、碘化噻唑氰铵、六氯对二甲苯、吡喹酮或中药治疗该病。其中以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疗效较好,剂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3次,连服5天。但总剂量不得超过25克,以防药物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试用吡喹酮治疗,剂量为50~75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效果很好。丙硫苯咪唑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一次,连服12天。

(5)预防:在流行地区,对犬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在疫区,禁止以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喂养犬。鱼塘应改用牛粪为肥料。禁止在鱼塘边盖建猪舍或厕所。疫区应消灭淡水螺。

3. 绦虫病

绦虫病是犬的常见寄生虫病。寄生于犬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犬复孔绦虫,其他还有豆状带绦虫、多头绦虫、连节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中线绦虫、孟氏迭宫绦虫和阔节裂头绦虫等。犬复孔绦虫以犬蚤、人蚤和犬虱为中间宿主,人与犬可共患该病。阔节裂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鱼和多种低脊椎动物,可以传播给人。犬吃了中间宿主而被感染。绦虫寄生于肠管内,以小钩和吸盘损伤宿主的肠黏膜,引起炎症。

(1)病原及流行:绦虫是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带状虫体。绦虫为雌雄同体,个别有雌雄异体的(图15)。

图15 犬复孔绦虫

A. 头节 B.成熟节片 C. 虫卵

虫体由头节、颈节与许多体节连接而成。体节的数目因虫体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由几个到几千个不等。绦虫的长度也可由数毫米以至数米不等,头节细小,呈球形或梭形,其上有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固着器官,一般为三种类型,即吸盘型、吸槽型或吸叶型。颈节是在头节之后更细而短的不分节的部分,其内具有生发细胞。链体的节片即由此向后芽生出来,而后向虫体后部发育成长,以至形成整个链体。体节是颈部向后连续长出来的,一般呈四边形,由于种类不同,有的长大于宽,有的宽大于长。根据发育不同,分为三类:紧靠颈节部分的体节均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叫做未成熟体节;其后已形成两性生殖器官的,叫做成熟体节;最后部分的体节,子宫内已蓄积或充满虫卵,而生殖器官的其他部分都已萎缩或退化,这种节片叫做孕卵体节。成熟的孕卵体节自链体脱落或裂解,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孕卵体节破裂后,虫卵散出,被蚤类幼虫食入,则六钩蚴在肠内孵出,移行至血腔内发育。待蚤幼虫经蛹蜕化为成虫时,发育成为似囊尾蚴。一个蚤多达56个似囊尾蚴,此时蚤的活动迟缓,易为犬咬食而感染绦虫病。经3周后发育为成虫。犬栉首蚤和致痒蚤为主要中间宿主,其次为犬毛虱。泡状绦虫以各种大家畜(猪、牛、羊、鹿等)为中间宿主,其幼虫为细颈囊尾蚴,常寄生于猪、牛、羊的大网膜、肠系膜、肝脏、横膈膜等处,欲称“水铃铛”。犬吞食了含细颈囊尾蚴的患畜脏器后,即感染泡状绦虫病。

犬体内的各种绦虫,寄生寿命较长,可延续数年之久,同时其孕卵体节有自行爬出肛门的特性,以致极易散布虫卵,犬群之间能互相污染,还污染环境;当人们逗玩犬时,即有可能感染绦虫蚴。牧羊犬如有绦虫寄生时,则羊群极易感染某种绦虫蚴病,如多头蚴等,未加注意而用感染绦虫蚴病的牲畜脏器、含绦虫蚴的鱼类等喂犬后,常造成犬绦虫病的流行。绦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潮湿的地方可生活很长时间,只有在日光直射或热的苛性钠、石炭酸等的作用下才能被杀死。

(2)症状:严重感染时,会引起犬发生慢性肠炎、腹泻、呕吐、消化不良,有时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呈现贫血或高度衰弱。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或肠破裂等急腹症。轻度感染常不引起人的注意。

(3)诊断: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内的虫卵或卵囊(卵袋)。日常注意观察犬的体况,一般患绦虫病的犬在肛门口常夹着尚未落地的绦虫孕节或在排粪时排出较短的链体。链体呈白色,最小的如米粒,最大的链体节片长达9毫米左右。找到虫卵或发现绦虫孕节即可确诊。

(4)治疗:氯硝柳胺(见螺杀、灭绦灵)剂量154~20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服药前禁食12小时,该药具有高效杀虫作用;吡喹酮口服剂量5~10毫克/千克体重,亦可按2.5~5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丙硫苯咪唑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具有高效杀虫作用;盐酸丁萘脒15~5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口服,服药前禁食12小时,服药后3小时方可喂食,本品为一种广谱性抗绦虫药;氯硝柳胺哌嗪1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氢溴酸槟榔素患犬禁食16~20小时后,按1.5~2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夹在小块食物中喂服,为了防止呕吐,应预先(给药前15~20分钟)给予稀碘酊液(水10毫升,碘酊2滴)10毫升,然后投药。对有呕吐症状的犬,为防止服药后呕吐出来,可将上述内服药改为直肠内灌入,剂量稍增大一些,同样可达驱虫目的。

(5)预防:对犬一年应进行四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一次)。犬育种繁殖场,驱虫工作应在交配前3~4周内进行。不以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废弃物,特别是未经无害处理(高温煮熟)的不正常肉食品喂犬。在裂头绦虫病流行地区所捕捞的鱼虾不要给犬生食。应用倍硫磷药物杀灭犬舍和犬身体上的蚤和毛虱。大力防鼠灭鼠。严禁犬进出畜舍、饲料仓库、屠宰场及废料加工场所。在驱虫时,一定要把犬关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彻底消毁,防止散布病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