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心脏衰竭)系指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排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1)病因:心脏一时负荷过重,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如运动量过大和不当,特别是长期休闲的犬,突然剧烈运动,使各组织器官需血量和静脉血液回流量急剧增多,容量负荷增大,这时心脏为了排出更多的血液,以便满足各组织器官的需要,必然加强收缩,这样就容易促进心肌储备量过多消耗,而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静脉输液过快或数量超过心脏的最大负荷量,尤其是注射对心肌有较强刺激性的药液,如钙制剂和砷制剂等,也易引起心力衰竭。
急性继发性心力衰竭,多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等)、某些内科疾病(如各种急性心脏疾病、胃肠炎等)、寄生虫病(如弓形体病)和各种中毒性疾病等,多因病原菌或毒素直接侵害心肌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多因长期重剧运动所造成;也常常继发或并发于心脏本身各种疾病,如心包炎、心肌炎和心肌变性、慢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某些慢性病,如慢性肺气肿和慢性肾炎等。
(2)症状:由于异常过度劳累而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多突然发生。表现高度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并常继发肺水肿;脉搏加快,静脉高度怒张,出汗,发病不久突然痉挛之下死亡(心脏麻痹);轻症病例仅见中度呼吸困难,疲劳和乏力,脉弱而快,黏膜呈蓝紫色。左心衰竭时,左心室和左心房淤血,肺静脉压升高;肺循环淤血,易发生肺水肿,患病犬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胸部听诊经常出现啰音。
对急性心力衰竭,可主要根据发病原因、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和心音、脉搏的变化,综合分析而确定诊断。临床上有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或原发病存在,并突然呈现心音减弱、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及其前收缩等心律失常、脉细数、结膜淤血,很快发生肺水肿以及昏迷的,都是急性心力衰竭的指征。
当肺部症状为主时,为左心衰竭;循环静脉血回流障碍时,为右心衰竭。
(3)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呼吸困难和增强心肌收缩力。
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应让病犬安静休息,饲喂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为了缓解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氧气吸入。
急性心力衰竭应选用速效、高效的强心剂,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常用的有洋地黄毒甙0.2~1毫克,溶于10毫升2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但对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为慎重起见,宜注射全量的1/2或1/3。如第一次注射无效,于24小时后再注射剩余量。否则,在36小时之后方可重复注射。毒毛旋花子甙K0.2~1毫克溶于10毫升25%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为慎重起见,最好将全量分2~3次注射。
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在发生肺水肿时,可用0.1%异丙肾上腺素0.2~0.4毫克,加入10毫升2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松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缓解肺淤血和改善血液循环,效果较好。
由于心力衰竭对钠的排出影响显著,所以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犬,钠的排出量仅是正常排出量的1/3。为此,可用利尿剂增加钠和水的排泄,如用汞茶碱注射液0.25~2毫升,肌肉注射。
2. 维生素缺乏症
犬机体因长期缺乏维生素可引起该病。
(1)病因:维生素A缺乏症的原因,外源性和内源性都有。外源性因素为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内源性多因机体吸收功能障碍,如患慢性肠炎时,因胆汁和胰液分泌障碍造成肠道不吸收。第三种原因可能是机体内存在维生素A的对抗物。
维生素B缺乏症往往因为饲料单纯、犬厌食、患有吸收功能低下的疾病,以及寄生虫感染、衰老等而发病。
犬的维生素C缺乏症极少见,因为日常饲料都含有充足的维生素C,而且犬的肝脏还能自行合成。但因饲养管理错误或肝脏合成维生素C的功能受阻,均可能引发该病。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E、K等)缺乏症,也都由于直接缺乏或吸收功能障碍而引起。
(2)症状:维生素A缺乏,患犬表现为生长停滞,精神不振,厌食,步态不稳,角膜干燥、混浊,视力减退以至失明。乳齿更换延迟,消化障碍(表现为腹泻),气管和支气管可能发炎。维生素B1缺乏,犬明显消瘦,厌食,全身无力,视力减退或丧失,时有步态不稳,颤抖,随后轻瘫、抽搐。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维生素B2缺乏,犬消瘦,厌食,全身无力,视力减退或丧失,此外还有脱毛现象。维生素B5缺乏,犬表现厌食,反应力减弱,流涎,牙床及口腔黏膜溃疡,舌苔增厚并呈灰黑色(黑舌),消化道功能破坏并多伴有带血的腹泻现象。胸腹部出现溃疡。臂部麻木或麻痹,出现神经症状。维生素B6缺乏,表现厌食,幼龄期生长停滞,贫血,淋巴球减少,颗粒白细胞增多,继而发展为白细胞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降低。四肢、鼻、尾出现红斑,尾尖坏死。有抽搐现象。维生素B12缺乏,生长减缓,逐渐贫血,拒食,消瘦,消化道功能破坏。维生素C缺乏,食欲减退,全身无力,口腔黏膜潮红、水肿,齿龈出血继而发生溃疡。可能鼻出血,粪尿带血。维生素D缺乏,症状与维生素B6缺乏症相似。维生素E缺乏,雄犬发生阳痿,因而不能交配。雌犬发生死胎和流产。维生素K缺乏,食欲减退,鼻出血,粪尿带血,伤口和溃疡面长期不愈合,血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
根据各种维生素缺乏的上述症状,并对日粮进行分析即可作出诊断。
(3)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每日让病犬在室外运步。口服鱼甘油或维生素A,每天400国际单位/千克体重,在日粮中保证足够的维生素A,特别是对孕犬、哺乳犬和幼犬更为重要。皮下或肌肉注射三联维生素(含维生素A、D3、E)0.5~1毫升;在饲料中每日加一滴三联维生素,连用3~4周。
维生素B1缺乏症,日粮中加生肉、肉骨粉、生猪肝、酵母。口服硫胺素片,10~100毫克,每日2~3次。该制剂也可肌肉注射0.001~0.01克,疗程5~7天,配成1%~6%溶液使用。发生酸中毒和心肌衰弱时,可用二磷酸硫胺辅酶,剂量为0.02~0.05克。
维生素B2缺乏症,给予富含维生素B2的饲料(乳清、肉、蛋清、鱼等)。口服核黄素10~20毫克。
维生素B5缺乏症,日粮中加生肉、肉骨粉、鱼粉、乳制品。给予烟酸,首次肌肉注射,随后每日内服的剂量为0.25克/千克体重,疗程8~12天。同时必须给予维生素B1、B2、B6、C。
维生素B6缺乏症,给予容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B6的饲料(乳、鱼粉、屠宰场废物)。口服维生素B6片剂或肌肉注射0.02~0.08克,疗程10~20天,与B族其他维生素配合使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维生素B12缺乏症,给予富含维生素B12的饲料(肉骨粉、鱼粉、屠宰场废物、乳),肌肉注射维生素B1230~100微克;或内服B12粉剂50~100微克,疗程10~14天。配合抗生素对症治疗。
维生素C缺乏症,给予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改进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C在烹调中的损失。内服维生素C20~100毫克。当患病犬胃肠道吸收不良时,可通过注射维生素C 20~100毫克,每日一次,一般疗程3周左右。症状明显好转时,可将维生素C拌食喂给,每日两次。
维生素E缺乏症,饲喂生乳、生肉。皮下或肌肉注射三联维生素0.5~1毫升。饲料中每日加一滴三联维生素。犬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E,每日5~10毫克,疗程10~20天。
维生素K缺乏症,改善营养或消除引起维生素K缺乏症的各种因素,如在日粮中加入鱼粉、青菜、肉。在有大量急性出血的病犬,为求速效,应立即输入新鲜血液,并补以凝血酶原,同时给予维生素K。一般以维生素K1效力最强,吸收快,于6~12小时即起作用,在体内代谢慢,作用时间长。维生素K1可每日静脉注射2~5毫克,持续多日,直至出血控制为止。在一般病例,可给予维生素K40.5~2毫克,内服,并与胆盐同时给予,以助吸收。
在患维生素缺乏症时,最好是多种维生素配合使用,这样可降低其中每种维生素的毒性并有利于机体吸收。
3. 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
佝偻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而使钙磷的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发生病变的一种疾病。
(1)病因:喂养不当,母乳不足或早期断乳,幼犬的饲料以淀粉类食物为主体,缺乏矿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生长迅速的犬,如德国牧羊犬、西藏獒犬需要维生素D多,相对地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舍饲犬由于运动场狭小、运动不足,缺乏阳光照射,尤其冬季出生的犬更易发病。怀孕母犬营养失调或缺乏阳光照射,运动不足,饲料中缺乏矿物质、维生素D和蛋白质,以致胎儿发育不好而发生先天性佝偻病。
(2)症状:先天性佝偻病,犬出生后体质较弱,肢体有异常弯曲,出生数天仍不能起立。后天性佝偻病,初期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逐渐消瘦,生长缓慢,X射线检查尚无典型改变。进行期的症状是,早期出现的各项症状更为明显,如患病犬发生异嗜,喜欢舔食墙壁和地板,喜食泥土、砖石,或喜食自己的粪便。表现为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障碍,随之骨骼出现畸形。但在骨骼变形之前,常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运步时四肢僵直,屈伸不灵活,出现跛行或卧地不能起立。
骨骼改变的特征是胸部畸形,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成钝圆形,呈串珠状。由于肋骨内陷,胸部凸出,成为鸡胸。膈肌牵引肋骨使肋骨凹陷,从而导致胸廓变小。四肢畸形常发生腕(跗)球关节的粗大。四肢负重时管骨逐渐变形,呈现各种异常姿势,如两膝和两腕分离者呈“O”形腿,分离方向相反者呈“X”形腿。骨盆部左右压扁而变狭小。脊柱畸形,因负重关系,而使脊柱向上凸起呈弓形弯曲。
佝偻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骨骼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影响。患病犬骨骼肌萎缩无力,关节松懈,腹部膨大,胃肠扩张。若患病犬血钙降低,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尖叫、痉挛和肌肉颤搐,其神经症状发作是短暂的,但可间歇性频繁发作。重症佝偻病,患病犬骨骼异常疏松,常引起四肢、骨盆和脊柱骨折,卧地不能起立。由于胸壁畸形影响肺扩张及肺循环,很容易合并肺炎和肺不张。因腹肌无力,常导致便秘、膀胱积尿或膀胱破裂。疾病常易成迁延性,以及危及犬生命。
(3)治疗:应重视早期治疗,发现佝偻病早期症状即应开始治疗。除应用维生素D制剂外,应特别重视合理饲养和使犬多进行运动,特别注意早晚的运动,要有适当的运动场,并使其能获得阳光照射。犬舍内冬季以紫外线灯照射。早期应用维生素D,每日1 000~3 000国际单位,进行期可适当增加用量,症状开始消失时即应减为预防量。
活动期的佝偻病犬可口服鱼肝油,口服有困难时可考虑肌肉注射维生素D310万~30万国际单位。在用维生素D前,对犬应补充钙盐和磷盐,如贝壳粉、骨粉、蛋壳粉等,每日4克,或静脉注射10%氯化钙5~1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5~10毫升,每日2~3次。用药2~3天后,再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以防出现低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