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六、犬血丝虫病
    来源:辈宠网

犬血丝虫病也称犬心丝虫病或犬恶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寄生于心脏的右心室及肺动脉而引起的,致使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本病原是犬恶丝虫,虫体为黄白色,呈细长粉丝状,雄虫长12~18cm,尾部数回盘旋。雌虫长25~30cm,尾部较直。幼虫叫微丝蚴,长220~360μm,在血液中做蛇形或环形运动。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犬血丝虫的微丝蚴在犬、猫的外周血液中出现,被中间宿主的蚊子或蚤等吸入体内后,经两次蜕皮变成感染性幼虫。犬、猫被带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叮咬后,幼虫侵入犬、猫的皮下组织,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而到达心脏和大血管,经8~9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犬体内可存活数年。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因此该病传染季节是夏季,一般是地方性流行。

[症状] 咳嗽、易疲劳、食欲减退、消瘦、背毛粗乱、贫血。血丝虫成虫可使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腹水、四肢浮肿、胸水和肺水肿。当虫体堵塞主要动脉血管时,会引起急性死亡。有的会出现瘙痒、脱毛等皮肤病症状。

[诊断] 根据外周血液内检查出微丝蚴来确诊。

(1)直接涂片法。采末梢血液1滴,置载玻片上,放上盖玻片镜检或直接血液涂片镜检。

(2) 毛细吸管法。以毛细血管吸血后离心,取血浆和血细胞交界处的样本镜检。

(3) 离心集虫法。采1ml血液与2%福尔马林10ml混合,1500r/min,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染色镜检或直接镜检。

由于多种原因,如用上述方法未检出微丝蚴,并不能说明未感染。因此,对疑似本病而又查不出微丝蚴的可以采用X线透视 (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扩张)、超声波或免疫方法来检查。

[治疗] 对于该病的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

①乙胺嗪 (海群生) 100mg/kg体重,口服,每日1次,连服1周。

②密砷胺2.5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2次。

③悌波芬0.5~5ml,连续多日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可杀灭微丝蚴。

④硫砷胺2.2mg/kg体重,间隔6~8小时,每日2次,连用2次。

⑤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0.05~0.1μg/kg体重,皮下注射,杀灭微丝蚴。

⑥米尔贝霉素 (Milbemy cin) 500ug/kg体重,口服,每月1次,连用12个月。

对于症状严重的犬,要进行对症治疗。

[预防]

①定期驱虫,特别在蚊子繁殖季节 (5~10月) 连日或隔日口服乙胺嗪 (海群生) 55mg/kg体重,或盐酸左旋咪唑0.5mg/kg体重,连服5日为1个疗程,间隔2个月后再服1个疗程。也可用伊维菌素、米尔贝霉素或二乙烯卡巴嗪 (DEC) 预防。

②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

③防止与野犬、猫或感染的犬、猫接触。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