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诊断贫血比较容易,但要弄清楚贫血的原因、鉴别贫血的性质、判定贫血程度及发展则比较困难,所以在临床上诊断犬的贫血应逐级鉴别,才能确诊。
【诊断思路】贫血依据病因临床上常分为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诊断时,可依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鉴别诊断。
1.首先判定是不是贫血贫血的表现主要有可视黏膜苍白,不耐运动,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依此症状,可初步确定为贫血。
2.其次判定是哪种性质贫血 判定贫血的性质,一般从红细胞的大小和色素含量入手。先粗略地观察血涂片上红细胞的直径,若红细胞大小不均,且以直径变小者为多,可考虑缺铁性贫血;若红细胞直径增大,且色素含量正常或偏多,则应测定血中维生素B6和微量元素钴、铜的含量,进一步判定。若红细胞形态变化较小,但数量减少明显,则考虑失血过多所致。
3.探讨病因找到根本原因,是确定贫血的关键。常从可视黏膜色泽变化为出发点。
如果可视黏膜苍白且是急剧发生,要注意是单纯性苍白,还是伴发结膜黄染。黏膜急剧苍白无结膜黄染的,则考虑是失血,应立即检查体表有无大创伤或大血管破裂,如果没有,则应检查内脏破裂而出血的可能。
如果黏膜急剧苍白而有黏膜黄染的,可能是血管内溶血,注意有无血红蛋白症、血红蛋白尿和体温反应;出现血红蛋白症伴发有高热现象的,可能是感染性溶血性贫血;如果体温正常或偏低者,则可能是溶血毒物或抗原抗体反应引致的溶血性贫血。
如果可视黏膜是逐渐发生苍白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黏膜逐渐苍白,病势缓和或隐袭,病程缓长的,可能是营养性贫血或慢性失血性贫血;二是黏膜逐渐苍白同时又有结膜黄染的,可能是慢性溶血性疾病,如慢性铜中毒、慢性铅中毒等;三是结膜苍白,有出血倾向,且体质消瘦易反复感染的,则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临床上,犬发生贫血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可按病因把贫血分为几大类,逐一鉴别相关贫血性疾病。
(一)急性失血性疾病的鉴别
急性失血性贫血发病快,病程急,有明显的出血史。该种现象应早诊断、早止血,常见疾病鉴别:
1.创伤有受伤病史,开放性创伤,体表可见有创伤面,清洗创面,止血,可立即终止出血。非开放性创伤,注意创伤部位的皮下或肌间有无血肿,必要时要进行局部穿刺,判定积血情况。严重创伤可致失血性休克(参见皮肤异常)。
2.产后大出血发生于产仔过程或产后的一定时间内,常有难产发生。母犬在产仔时产道破裂或子宫损伤。产后出血不止,大出血时可连发贫血。应仔细检查产道,止血。
3.内出血 多有外伤史,如摔伤、撞伤等。发病突然,患犬全身肌肉震颤,体躯摇晃,不安或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可视黏膜苍白,四肢、耳、鼻发凉。如肝、脾或腹腔大血管破裂,穿刺腹腔可流出大量红色液体。
4.急性血尿突然出现红色或褐色尿,有血丝或血块。尿中有大量的红细胞、肾上皮细胞或膀胱上皮细胞。依据排尿过程中尿色的改变或尿沉渣的成分,确定出血部位。
5.细小病毒性肠炎腹泻明显,便血块,量大,常呈番茄酱状血便,呕吐,脱水快,心肌炎型,突然死亡(详参见腹泻)。
(二)慢性失血性贫血疾病的鉴别
本类型疾病共同表现持续少量出血、贫血、消瘦等。血液变化的特点是单位容积内红细胞减少,血色素降低,病程多隐性缓长,但每种疾病又各有特征。
1.胃出血多因食入异物刺激胃壁所致,胃炎、胃溃疡、胃穿孔等,主要是呕吐,呕吐物呈黑色或红色,大便发黑,逐渐消瘦,皮下水肿或有胸腹水。
2.出血性胃肠炎综合征大便出血,呈黑色、红色。病因不清,可反复出血(参见腹泻)。
3.犬蛔虫病因感染蛔虫而发病,贫血、消瘦,食欲正常或增加,后期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腹泻等(鉴别要点见消瘦)。
4.犬类圆线虫病是由小杆科类圆属的线虫寄生于犬的小肠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南。本病主要感染幼犬,幼犬食欲减退,脓性眼屎,咳嗽,有支气管肺炎症状。随后出现脱水,腹泻,贫血,消瘦。若腹泻不带血,则易康复,若伴有肠道出血,预后不良。
5.犬钩虫病饮食欲降低,呕吐,贫血,消瘦,排便带血或有黏液(见消瘦)。
6.犬绦虫病犬因食入绦虫感染的囊尾蚴而发病,主要症状是消瘦、贫血、呕吐、腹泻,在粪便中可检查出体节和虫卵,消化功能障碍(见消瘦)。
7.犬心丝虫病犬心丝虫病,是由丝虫科犬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而引起的线虫病,以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本病以蚊子为中间宿主,凡有蚊子生息的场所,都有发生本病的可能。所以,流行较为广泛。
鉴别症状:病初期,症状不甚明显,可能出现轻度的咳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严重感染或病后期,会出现心悸亢进,贫血,结膜苍白或发绀,食欲明显减退,呼吸困难,心脏有杂音。继而出现胸水、腹水,四肢浮肿,阵发性咳嗽。有的出现皮肤剧痒,形成丘疹、溃疡、被毛脱落等。
8.犬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是由分体科分体属的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犬、猪等动物和人的门静脉系统所致的疾病,又称为日本分体吸虫病。
鉴别症状:根据感染强度及犬的体质,可表现为急性经过和慢性经过。
(1) 急性经过的患犬,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剧烈腹泻、粪便恶臭,并混有血液、黏液和脱落的肠黏膜,患犬贫血、消瘦明显。急性经过不死的病例,有可能转为慢性。
(2) 慢性经过的表现,主要是间歇性、顽固性下痢,有时粪中带血。患犬衰弱明显,最后可能因肝硬化、肝腹水而导致死亡。
病理变化:可见肝脏、肠壁因虫卵堆积形成的黄色结节,其周围有炎性变化。肠黏膜有糜烂或溃疡。
9.犬球虫病主症血便,黏液便,脱水、发热、贫血、消瘦,食欲降低或废绝(详见腹泻)。
10.犬鞭虫病、黑热病、毛滴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都能引起出血性贫血现象(参见相关条目)。
11.丙酮苄羟香豆素中毒丙酮苄羟香豆素是常用灭鼠药物的敌鼠钠盐和杀鼠灵的主要成分,犬误食杀鼠药饵或鼠药而发生中毒,也见有二次中毒现象。皮肤吸收也能达到中毒量。
主要症状为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皮下、黏膜下出血,鼻孔、直肠等天然孔出血,大便带血,小便黄红色,严重者黏膜苍白,贫血,水肿,呼吸困难,后期可见痉挛和麻痹现象。病程长者,可表现黄疸,最急性者可能在未表现症状前而突然死亡。
(三)溶血性贫血疾病的鉴别
各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导致的贫血。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如犬梨形虫感染、犬钩端螺旋体病、血巴尔通体病、犬弓形虫病、犬埃利希体等;中毒性疾病,如铅中毒、铜中毒、TNT中毒及某些灭鼠药中毒等;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幼犬溶血性疾病、输血时血型不合等;其他因素,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葡萄糖- 6 -磷酸氢酶缺乏症等。
本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贫血,可视黏膜苍白,多数有黄染,体温升高或正常,往往排血红蛋白尿。红细胞形态和大小正常,但数量和压积容量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黄疸指数升高,尿中可见大量胆红素,粪便因胆红素代谢增强而变黄。但各类疾病又有各自特点,如溶血性贫血疾病中,体温升高者,主要考虑感染性溶血性贫血,体温正常或偏低时,应重点考虑中毒性或其他性。
1.犬梨形虫病即巴贝斯虫病,寄生于犬的巴贝斯虫主要有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呈梨形、环形等。中间传媒者为蜱,主要感染大型犬。
鉴别症状:初体温升高,39~ 40 ℃,持续升高或呈不规则回归热,贫血严重,尿由黄色转为暗褐色或呈酱油状,逐渐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营养不良。不耐运动或伴有黄染。本病主要发生于大型斗犬,多为隐性携带者,常常在咬架、配种、分娩、长途运输、训练过度等应激状态下突然发病,临床上易于鉴别。
2.犬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是由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或犬钩端螺旋体感染犬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患病犬主要表现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皮肤黏膜坏死,呕吐及出血性胃肠炎症状。属于地方疫源性传染病。
鉴别症状:本病潜伏期1~ 2周,犬感染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时,常呈急性经过,症状明显。初期体温升高(39.5~ 40.5 ℃),严重呕吐,呼吸加快,心律不齐。皮肤、黏膜出血、黄染,呕血、便血、鼻出血以及体内器官广泛性出血。精神极度沉郁,脱水,全身肌肉疼痛或震颤,体温下降,尿少,尿呈豆油或棕红色。有些犬感染钩端螺旋体时,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呕吐、腹泻、粪中带血,常有腹疼,饮欲增加,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或有出血斑点,有时可见溃疡。
有些犬临床症状轻微,后期表现明显肝衰竭症状,出现消瘦脱水、腹水、黄疸明显或出现肝性脑病。严重者昏迷死亡。
病理变化为黏膜、浆膜面上有出血点或斑,黏膜有黄疸样变化。口腔黏膜可见局灶性溃疡,扁桃体肿大;呼吸道有水肿,肺充血、淤血及出血,胸膜面可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慢性疾病可见肾脏萎缩、变硬。胃肠黏膜有出血性胃肠炎的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
3.犬血巴尔通体病本病是由血巴尔通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疾病。
鉴别症状:单纯性感染,呈隐性经过;严重时,精神沉郁、黏膜苍白、贫血、尿发黄或呈暗褐色,有时体温升高;在应激刺激或体质降低时,常表现明显或合并发病。血涂片检查可见红细胞表面有点状或链状的犬血巴尔通体。
4.犬埃利希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消瘦、出血性贫血、淋巴结肿大、贫血(详见发热)。
5.铅中毒有接触铅的病史,呕吐,腹泻,贫血、溶血,腹痛,有典型的神经症状(参见神经症状)。
6.洋葱中毒溶血性贫血,有采食大量洋葱的生活史,呕吐、腹泻及胆红素尿现象。
7.新生仔犬免疫溶血性贫血新生仔犬吮初乳数小时内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卧地不起,黏膜苍白黄染,尿黄。体温不高,多很快死亡。
8.血型不合输血有输血史,且在输血后立即发病,表现过敏性休克和溶血性贫血及黄疸症状。
9.毒蛇咬伤病理变化
(四)营养性贫血的鉴别
营养性贫血,主要原因是造血物质缺乏或丢失过多所致,如铁、铜、钴的不足。幼龄动物生长过快,需求量相对不足而致。多为慢性表现。
1.铁缺乏有摄铁不足的生活史,尤其是仔幼犬,乳源不足,补饲中缺乏铁源。主症为黏膜苍白,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液稀薄,不易凝固,红细胞大小不均,小细胞偏多,一般无体温反应或体温偏低。
2.铜缺乏有摄入铜不足的生活史。尤以发育快的青年犬易发,主要症状是贫血,消瘦、发育不良,有异嗜癖、运动障碍、关节肿大。
3.钴缺乏主症为异嗜,消化不良,贫血,消瘦,对维生素B12敏感。犬较少发生。
>4.维生素B6缺乏症 维生素B6又称为吡哆醇,在动植物含量较多,犬一般不易发生,在伴发某些消耗性疾病时,表现体重减轻,消化不良,贫血,有皮炎或脱毛现象。
5.胃肠道寄生虫病慢性胃肠道寄生虫病如线虫病、吸虫病、绦虫病等,常造成慢性营养障碍,造血物质不足而发生营养性贫血(参见消瘦、慢性失血性贫血)。
6.慢性胃肠道病及某些代谢病也可造成营养性贫血。
(五)再生障碍性及其他贫血
本类疾病的特点,病程较慢,主要原因是造血系统受到破坏,如强辐射、砷中毒、汞中毒、氯霉素中毒、磺胺中毒等。